动力电池包壳体结构与动力电池包及电动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0363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包壳体结构与动力电池包及电动汽车,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壳体结构,包括构造有容置腔的底壳及构成与底壳间的连接盖体,于容置腔内至少设有以安放电池模组的模组放置区和管线通道,于模组放置区内设有并排布置的多道隔断,各隔断的两端分别与容置腔的两相对侧内壁相接,且隔断于模组放置区内分隔出若干模组放置单元,并于底壳或盖体上设有构成线束与冷却管路与外界连接的连通口。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壳体结构,可作为车架横梁使用,而可省去现有技术中横梁的设置,从而可有利于实现车辆的轻量化设计;另外,通过设置并排布置的多道隔断,能够提高车架的结构强度,并可使得车架具有较好的侧碰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力电池包壳体结构与动力电池包及电动汽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动力电池包
,特别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包壳体结构。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该动力电池包壳体结构的动力电池包,以及具有该动力电池包的电动汽车。
技术介绍
随着环境污染及能源短缺问题的日益严重,电动汽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动力电池包作为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其在电动汽车的使用中具有重要作用。现有的动力电池包一般固定在车架横梁上,对车架无结构加强作用,同时也导致车架整体重量较大,不符合轻量化设计理念,且也会造成能耗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动力电池包壳体结构,其可装设于车架纵梁上,并可作为车架横梁,而利于车架轻量化设计,并可提高车架的结构强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动力电池包壳体结构,包括构造有容置腔的底壳,及构成与所述底壳间的连接、以封盖所述容置腔的盖体,于所述容置腔内至少设有以安放电池模组的模组放置区,和布置与所述电池模组相连的线束及冷却管路的管线通道,于所述模组放置区内设有并排布置的多道隔断,各所述隔断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容置腔的两相对侧内壁相接,且所述隔断于所述模组放置区内分隔出若干固定所述电池模组的模组放置单元,并于所述底壳或所述盖体上设有构成所述线束与冷却管路与外界连接的连通口。进一步的,于所述底壳上,环所述底壳的边沿设有构成所述底壳于外部载体上固定的若干固定部。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为形成于所述底壳上的固定孔,且靠近于所述模组放置区布置的各所述固定孔分别为对应于所述隔断的端部布置。进一步的,所述模组放置区位于所述容置腔的中部,于所述模组放置区两侧的所述容置腔内设有安放模组控制模块与冷却控制模块的模块放置区;所述线束与冷却管路分别与所述模组控制模块和所述冷却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模组控制模块和所述冷却控制模块由所述连通口与外界连接。进一步的,于所述模组放置单元内设有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隔断上的模组固定机构,所述模组固定机构具有贴靠于所述隔断布置、并由连接件固定于所述隔断顶部的固定板,且于所述固定板的顶部构造有以抵压固定所述电池模组的抵压端。进一步的,所述管线通道包括支撑固定于所述隔断顶部的具有容纳槽的通道底板,以及沿所述通道底板延伸方向间隔布置的若干管线固定座,且所述管线固定座通过构造于自身底部的固定支腿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隔断上。进一步的,于所述隔断的顶部可拆卸的固定有若干连接支架,所述盖体由穿设该盖体设置的固定件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连接支架上,且于所述盖体和所述底壳之间设有密封垫。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势: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壳体结构,其应用于电动汽车上时,可装设于车架纵梁上,并作为车架横梁使用,而可省去现有技术中横梁的设置,从而可有利于实现车辆的轻量化设计;另外,通过设置并排布置的多道隔断,能够提高车架的结构强度,并可使得车架具有较好的侧碰安全性,进而使得本动力电池包壳体结构可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动力电池包,所述动力电池包具有如上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壳体结构,安放固定于各所述模组放置单元内的电池模组,以及与各电池模组内的电源端及冷却单元连接的线束和冷却管路,所述线束和冷却管路由所述连通口与外界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动力电池包还具有安放于容置腔内的模组控制模块与冷却控制模块,所述线束和冷却管路分别与所述模组控制模块及冷却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模组控制模块和所述冷却控制模块由位于所述盖体上的所述连通口与外界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动力电池包,通过采用上述的动力电池包壳体结构,可使该动力电池包起到车架横梁的作用,从而可提高其利用率。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电动汽车,于所述电动汽车上装设有上所述的动力电池包,且所述容置腔内的各所述隔断沿所述电动汽车的宽度方向布置。本专利技术的电动汽车,通过采用上述的动力电池包,并使得隔断沿电动汽车的宽度方向布置,可提高该电动汽车的横向强度和刚度,从而可使其具有较好的侧碰安全性。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壳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底壳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底壳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模组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I部分的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管线固定座与固定支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盖体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3中Ⅱ部分的放大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连接支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动力电池包壳体结构;11-底壳,111-模组放置单元,112-隔断,113-管线通道,114-管线固定座,115-固定孔;116-模组固定机构,1161-固定板,1162-翻边,1163-连接耳;117-电池模组,118-线束,119-固定支腿,1110-连接支架,11101-主体,11102-第三螺纹孔;12-盖体,121-安装孔,122-缺口。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包壳体结构,由图1中所示,在其整体结构上,主要包括构造有容置腔的底壳11,以及构成与底壳11间的连接、以封盖容置腔的盖体12,并于底壳11或盖体12上设有与外界连通的连通口。其中,本实施例的底壳11的结构结合图2和图3中所示,于容置腔内设有安装电池模组117的模组放置区,并于容置腔内还设有以布置与电池模组117相连的线束118及冷却管路的管线通道113,且线束118及冷却管路经由上述的连通口与外界连接。为了提高动力电池包的使用性能,上述的模组放置区被设于容置腔的中部,另外,于模组放置区两侧设有安装模组控制模块和冷却控制模块的模块放置区。上述的线束118与冷却管路分别与模组控制模块和冷却控制模块连接,且模组控制模块和冷却控制模块也由上述的连通口与外界连接。本实施例的底壳优选可采用高强度铝材制成。此外,基于电池模组117通常为沿动力电池包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的多个,如图2中所示,本实施例中,于模组放置区内设有并排布置的多道隔断112,由此使得模组放置区被隔断112分隔出了若干固定电池模组117的模组放置单元111。且各隔断112的两端分别与容置腔的两相对侧内壁相接,如此设置,可在该动力电池包壳体结构1装设于两车架纵梁之间时,可使各隔断112起到车架横梁的作用,从而可提高车架的横向强度和刚度,进而可使车辆具有较好的侧碰安全性。由图3中所示,为了提高电池模组117于模组放置单元111内的放置稳定性,于模组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电池包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构造有容置腔的底壳(11),及构成与所述底壳(11)间的连接、以封盖所述容置腔的盖体(12),于所述容置腔内至少设有以安放电池模组(117)的模组放置区,和布置与所述电池模组(117)相连的线束(118)及冷却管路的管线通道(113),于所述模组放置区内设有并排布置的多道隔断(112),各所述隔断(11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容置腔的两相对侧内壁相接,且所述隔断(112)于所述模组放置区内分隔出若干固定所述电池模组(117)的模组放置单元(111),并于所述底壳(11)或所述盖体(12)上设有构成所述线束(118)与冷却管路与外界连接的连通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包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构造有容置腔的底壳(11),及构成与所述底壳(11)间的连接、以封盖所述容置腔的盖体(12),于所述容置腔内至少设有以安放电池模组(117)的模组放置区,和布置与所述电池模组(117)相连的线束(118)及冷却管路的管线通道(113),于所述模组放置区内设有并排布置的多道隔断(112),各所述隔断(11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容置腔的两相对侧内壁相接,且所述隔断(112)于所述模组放置区内分隔出若干固定所述电池模组(117)的模组放置单元(111),并于所述底壳(11)或所述盖体(12)上设有构成所述线束(118)与冷却管路与外界连接的连通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底壳(11)上,环所述底壳(11)的边沿设有构成所述底壳(11)于外部载体上固定的若干固定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为形成于所述底壳(11)上的固定孔(115),且靠近于所述模组放置区布置的各所述固定孔(115)分别为对应于所述隔断(112)的端部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放置区位于所述容置腔的中部,于所述模组放置区两侧的所述容置腔内设有安放模组控制模块与冷却控制模块的模块放置区;所述线束(118)与冷却管路分别与所述模组控制模块和所述冷却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模组控制模块和所述冷却控制模块由所述连通口与外界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壳体结构(1),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模组放置单元(111)内设有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隔断(112)上的模组固定机构(116),所述模组固定机构(116)具有贴靠于所述隔断(112)布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路任荣彬张海建唐丽娟马腾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