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浮动珩磨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03640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精度浮动珩磨头,包括相对设置的侧板,固定在所述侧板上的芯轴;套设在所述芯轴上中心环,所述中心环的内径大于所述芯轴的外径,所述中心环的周向外侧设置有多个连接孔;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侧板上的第一槽钢和与中心环间隙配合的驱动叉,所述驱动叉的一端具有两个叉杆,另一端为叉柄,所述第一槽钢和所述叉杆沿所述芯轴的圆周方向间隔排布;所述第一槽钢通过部分的所述连接孔与所述中心环间隙配合,所述叉杆通过剩余的所述连接孔与所述中心环间隙配合,以使所述叉柄能随所述中心环浮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精度浮动珩磨头
本技术涉及了珩磨机,尤其涉及一种高精度浮动珩磨头。
技术介绍
珩磨机包括珩磨杆和珩磨头,珩磨头通过连接杆安装在珩磨杆上,珩磨头对工件进行珩磨加工。珩磨杆、珩磨头和工件三者的中心需要对准。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珩磨头会产生偏移,无法与工件的中心对准,从而导致内孔加工的精度不高,误差较大。然而在现有技术中,珩磨杆与珩磨头为固定连接,珩磨杆与珩磨头之间无法相对浮动,难以实现珩磨杆、珩磨头与工件三者之间的中心对准。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精度浮动珩磨头,包括相对设置的侧板;芯轴,所述芯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侧板上;中心环,所述中心环套设在所述芯轴上,所述中心环的内径大于所述芯轴的外径,所述中心环的周向外侧设置有多个连接孔;第一槽钢,所述第一槽钢固定设置在所述侧板上;驱动叉,所述驱动叉的一端具有两个叉杆,另一端为叉柄,所述第一槽钢和所述叉杆沿所述芯轴的圆周方向间隔排布;所述第一槽钢通过部分的所述连接孔与所述中心环间隙配合,所述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精度浮动珩磨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侧板;/n芯轴,所述芯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侧板上;/n中心环,所述中心环套设在所述芯轴上,所述中心环的内径大于所述芯轴的外径,所述中心环的周向外侧设置有多个连接孔;/n第一槽钢,所述第一槽钢固定设置在所述侧板上;/n驱动叉,所述驱动叉的一端具有两个叉杆,另一端为叉柄,所述第一槽钢和所述叉杆沿所述芯轴的圆周方向间隔排布;/n所述第一槽钢通过部分的所述连接孔与所述中心环间隙配合,所述叉杆通过剩余的所述连接孔与所述中心环间隙配合,以使所述叉柄能随所述中心环浮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精度浮动珩磨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侧板;
芯轴,所述芯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侧板上;
中心环,所述中心环套设在所述芯轴上,所述中心环的内径大于所述芯轴的外径,所述中心环的周向外侧设置有多个连接孔;
第一槽钢,所述第一槽钢固定设置在所述侧板上;
驱动叉,所述驱动叉的一端具有两个叉杆,另一端为叉柄,所述第一槽钢和所述叉杆沿所述芯轴的圆周方向间隔排布;
所述第一槽钢通过部分的所述连接孔与所述中心环间隙配合,所述叉杆通过剩余的所述连接孔与所述中心环间隙配合,以使所述叉柄能随所述中心环浮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浮动珩磨头,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侧板由中心向四周辐射分别设置有多个安装槽,所述芯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安装槽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精度浮动珩磨头,其特征在于,相对设置的所述侧板之间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安装槽内,并能限定在所述安装槽的任一位置,以调节所述支撑杆至所述芯轴的距离,并且所述支撑杆垂直于所述侧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精度浮动珩磨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杆,每个所述支撑杆上开设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的位置与所述安装孔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顶杆穿过所述贯穿孔和所述安装孔伸入所述芯轴内。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朋夏前永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红业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