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0362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其包括:电池壳体,电池壳体形成有内腔;电池单元,位于内腔中;第一吸湿部,位于内腔中;第一吸湿部配置有用于吸收内腔中水分的第一吸湿材料;第二吸湿部,位于内腔中;第二吸湿部配置有用于吸收内腔中水分的第二吸湿材料;第一吸湿材料的初始吸湿速率大于第二吸湿材料的初始吸湿速率,且第一吸湿材料的吸湿率小于第二吸湿材料的吸湿率。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电池壳体内部配置初始吸湿速度不同、吸湿率不同的吸湿部,以同时满足电池内部长期吸湿和避免出现冷凝水的紧急吸湿的要求,保证了电池的工作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
技术介绍
电动汽车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由电机驱动车轮行驶,因对环境影响较小,是目前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发展方向。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能量来源,其性能的稳定对电动汽车在市场上的被接受程度起到重要的作用。电池通常包括电池壳体和安装在电池壳体内部的多个电池单元。为保证电池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电池壳体通常采用密封结构并能够达到例如IP65的防护等级,有效防止水和粉尘、灰尘等进入密封电池。但是,在电池的生产过程中,可能就将含有水分的气体封装在电池壳体内;或者,电池在工作过程中,密封的电池壳体内部可能会产生一些水分。这些水分一方面会腐蚀电池壳体内部的电子元件,水分另一方面也容易因参与电池内部的反应而产生大量气体,致使电池膨胀,导致电池性能下降。为去除电池壳体内部的水分,相关技术在电池壳体内部固定设置了吸湿装置,吸湿装置配置有用于吸收电池内部水分的吸湿材料,吸湿材料具备大吸湿率的优点,能够在电池壳体内长期吸湿。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电池壳体内部温度会比较高,部分水分会蒸发出来,使得电池壳体内部的湿度突然增大,若不及时除湿,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n电池壳体(1),电池壳体(1)形成有内腔(10);/n电池单元(2),位于所述内腔(10)中;/n第一吸湿部(3),位于所述内腔(10)中;所述第一吸湿部(3)配置有用于吸收所述内腔(10)中水分的第一吸湿材料;/n第二吸湿部(4),位于所述内腔(10)中;所述第二吸湿部(4)配置有用于吸收所述内腔(10)中水分的第二吸湿材料;/n所述第一吸湿材料的初始吸湿速率大于所述第二吸湿材料的初始吸湿速率,且所述第一吸湿材料的吸湿率小于所述第二吸湿材料的吸湿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壳体(1),电池壳体(1)形成有内腔(10);
电池单元(2),位于所述内腔(10)中;
第一吸湿部(3),位于所述内腔(10)中;所述第一吸湿部(3)配置有用于吸收所述内腔(10)中水分的第一吸湿材料;
第二吸湿部(4),位于所述内腔(10)中;所述第二吸湿部(4)配置有用于吸收所述内腔(10)中水分的第二吸湿材料;
所述第一吸湿材料的初始吸湿速率大于所述第二吸湿材料的初始吸湿速率,且所述第一吸湿材料的吸湿率小于所述第二吸湿材料的吸湿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湿材料的表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吸湿材料的表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湿材料为折叠片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片状结构具有锯齿形的截面轮廓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湿材料的体积大于所述第一吸湿材料的体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湿材料的初始吸湿速率不小于2.5mg/(g*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湿材料的吸湿率不小于100%。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湿材料采用无机矿物质材料;所述第二吸湿材料采用有机高分子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基奥·基隆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索菲玛汽车滤清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