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集成模块,特别是一种用于车辆热管理系统的集成模块。
技术介绍
1、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巨大,而车辆热管理系统是新能源汽车中的核心之一。为了实现高效、低成本、高可靠性,车辆热管理系统正朝着模块化、集成化方向发展,这也是未来趋势。
2、车辆热管理系统都包括冷凝器和储液干燥器。传统地,冷凝器通过钎焊焊接而装配,储液干燥器也通过钎焊焊接而装配且储液干燥器通常为圆形结构,然后再通过管路将冷凝器和储液干燥器连接或者通过螺钉、密封圈等直接连接。这样的布置方式占用空间大、装配流程复杂、零部件成本和装配工艺成本高、可靠性低且泄露风险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热管理系统的集成模块。所述集成模块包括:冷凝器,所述冷凝器包括彼此相对的顶壁和底壁,在所述冷凝器的顶壁中形成有制冷剂入口、制冷剂出口以及第一制冷剂连通口和第二制冷剂连通口,所述制冷剂入口经由设置在所述冷凝器内的热交换管路与所述第一制冷剂连通口流体连通以用于将制冷剂从所述制冷剂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车辆热管理系统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模块(10)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干燥器(2)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干燥器(2)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连接至所述周向侧壁(21)并覆盖所述储液干燥器主体的所述底部,在所述底板中设置有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所述第一穿孔与所述第一制冷剂连通口(13)对准且流体连通,并且所述第二穿孔与所述第二制冷剂连通口(14)对准且流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侧壁(21)固定至所述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辆热管理系统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模块(10)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干燥器(2)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干燥器(2)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连接至所述周向侧壁(21)并覆盖所述储液干燥器主体的所述底部,在所述底板中设置有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所述第一穿孔与所述第一制冷剂连通口(13)对准且流体连通,并且所述第二穿孔与所述第二制冷剂连通口(14)对准且流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侧壁(21)固定至所述冷凝器(1)的所述顶壁(1a),使得所述储液干燥器主体的所述底部被所述冷凝器(1)的所述顶壁(1a)覆盖。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侧壁(21)为连续带状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干燥器(2)为半圆柱形结构,所述半圆柱形结构包括彼此相对且彼此连接的弧形顶侧和矩形底侧以及彼此相对且彼此平行的两个半圆形横向侧。
7.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侧壁(21)由依次相连的多个平面侧壁构成,所述多个平面侧壁中的相邻的平面侧壁的连接部通过圆角过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侧壁(21)由依次相连的四个平面侧壁构成,所述四个平面侧壁中的不相邻的两个平面侧壁彼此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干燥器(2)还包括至少一个隔板(23),至少一个所述隔板(23)固定在所述储液干燥器(2)内以将所述储液干燥器(2)的所述内部空间(s)分隔成多个子空间,所述隔板(23)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h1)以使相邻的所述子空间彼此连通,所述第一制冷剂连通口(13)和所述第二制冷剂连通口(14)分别设置在不同的所述子空间处。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干燥器(2)还包括至少一个隔板(23),至少一个所述隔板(23)固定在所述储液干燥器(2)内以将所述储液干燥器(2)的所述内部空间(s)分隔成多个子空间,所述隔板(23)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h1)以使相邻的所述子空间彼此连通,所述第一制冷剂连通口(13)和所述第二制冷剂连通口(14)分别设置在不同的所述子空间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3)的所述通孔(h1)邻近于所述顶壁(1a)。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基奥·基隆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索菲玛汽车滤清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