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盘机组合机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0230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盘机组合机床,包括机体、旋转装置、倒角装置和打孔装置,旋转装置包括电机一、旋转盘一和工装夹具,机体内开设有空腔一,打孔装置包括支座一、电机二、螺纹杆一、螺纹块一、电机三、螺纹杆二、螺纹块二、电机四和电机五,支座一的侧壁上开设有螺纹槽一,螺纹杆一设置于螺纹槽一内,螺纹块一远离螺纹杆一一端的侧壁上固定有固定板一,固定板一开设有螺纹槽二,螺纹块二远离螺纹杆二的一端固定有固定板二,固定板二内开设有空腔二,空腔二内设置有锥齿轮一与锥齿轮二,空腔二内设置有转杆一,固定板二设置有与固定板二旋转配合的旋转块一,旋转块一的下方设置有钻头夹具一,解决手动调节角度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盘机组合机床
本技术涉及组合机床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转盘机组合机床。
技术介绍
组合机床是指以系列化、标准化的通用部件为基础,配以少量的专用部件组成的专用机床,它适宜于在大批、大量生产中。传统的组合机在对工件加工时,传统的组合机需要手动调整钻孔的角度,导致员工的工作负担增大,出品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盘机组合机床,解决手动调节角度对工件进行打孔和倒角的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转盘机组合机床,包括机体、旋转装置、倒角装置和打孔装置,所述旋转装置设置于机体的上端面,且所述旋转装置于机体旋转配合,所述倒角装置和打孔装置均固定于机体的上端面,所述旋转装置包括电机一、旋转盘一和工装夹具,所述旋转盘一设置于机体的上端面,且所述旋转盘一与机体的上端面旋转配合,所述机体内开设有空腔一,所述电机一固定于空腔一的内壁上,且所述电机一的输出轴贯穿空腔一的内壁与旋转盘一固定配合,所述工装夹具固定于旋转盘一的上端面,所述打孔装置包括支座一、电机二、螺纹杆一、螺纹块一、电机三、螺纹杆二、螺纹块二、电机四和电机五,所述支座一固定于机体的上端面,所述支座一的侧壁上开设有螺纹槽一,所述螺纹杆一设置于螺纹槽一内,所述电机二设置于支座一的上端面,且所述电机二的输出轴贯穿支座一的上端面与螺纹杆一固定配合,所述螺纹块一设置于螺纹杆一的侧壁上,且所述螺纹块一与螺纹杆一螺纹配合,所述螺纹块一远离螺纹杆一一端的侧壁上固定有固定板一,所述固定板一开设有螺纹槽二,所述螺纹杆二设置于螺纹槽二内,所述电机三固定于固定板一一端的侧壁上,且所述电机三的输出轴贯穿固定板一的侧壁与螺纹杆二固定配合,所述螺纹块二设置于螺纹杆二的侧壁上,且所述螺纹块二与螺纹杆二螺纹配合,所述螺纹块二远离螺纹杆二的一端固定有固定板二,所述固定板二内开设有空腔二,所述空腔二内设置有齿轮配合的锥齿轮一与锥齿轮二,所述空腔二内设置有转杆一,且所述锥齿轮二固定于转杆一的侧壁上,所述电机四固定于固定板二的上端面,且所述电机四的输出轴贯穿固定板二的上端面与锥齿轮一固定配合,所述固定板二远离螺纹块二的一端设置有与固定板二旋转配合的旋转块一,所述旋转块一的下方设置有钻头夹具一,所述电机五固定于旋转盘一的上端面,且所述电机五的输出轴贯穿旋转盘一的上端面与钻头夹具一固定配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件需要加工时,将工件放置到工装夹具上固定,电机一启动,由于电机一的输出轴贯穿空腔一的内壁与旋转盘一固定配合,从而电机一的输出轴转动带动旋转盘一转动,工装夹具固定于旋转盘一的上端面,从而旋转盘一转动带动工装夹具转动,实现工装夹具带动工件移动需要的位置,当工件移动到需要的位置时,电机一停止,电机二启动,由于电机二的输出轴贯穿支座一的上端面与螺纹杆一固定配合,从而电机二的输出轴转动带动螺纹杆一转动,螺纹块一设置于螺纹杆一的侧壁上,且螺纹块一与螺纹杆一螺纹配合,从而螺纹杆一转动带动螺纹块一移动,固定板一固定于螺纹块一远离螺纹杆一一端的侧壁上,从而螺纹块一移动带动固定板一移动,实现螺纹块一带动固定板一上下移动,将钻头放置到钻头夹具一上夹紧,电机五启动,由于电机五的输出轴贯穿旋转块一的上端面与钻头夹具一固定配合,从而电机五的输出轴转动带动钻头夹具一转动,实现钻头夹具一带动钻头转动,当固定板二上下移动时,实现钻头对工件的上端面进行打孔,当工件的上端面打孔完成时,固定板一移动到需要的位置时,电机二关闭,电机四启动,由于电机四的输出轴贯穿支撑板二的上端面与锥齿轮一固定配合,从而电机一的输出轴转动带动锥齿轮一转动,锥齿轮一与锥齿轮二齿轮配合,从而锥齿轮一转动带动锥齿轮二转动,锥齿轮二固定于转杆一的侧壁上,从而锥齿轮二转动带动转杆二转动,转杆二的一端贯穿空腔二的内壁与旋转块一固定配合,从而转杆二转动带动旋转块一转动,实现旋转块一移动到需要的位置,当旋转块一移动到需要的位置时,电机三启动,由于电机三的输出轴贯穿固定板一的侧壁与螺纹杆二固定配合,从而电机三的输出轴转动带动螺纹杆二转动,螺纹块二与螺纹杆二螺纹配合,从而螺纹杆二转动带动螺纹块二移动,固定板二固定于螺纹块二的一端,从而螺纹块二移动带动固定板二移动,实现固定板二左右移动,当固定板二左右移动时,此时电机五处于运行状态,从而电机五的输出轴转动带动钻头夹具一转动,钻头夹具一转动带动钻头钻动,实现钻头对工件的作用端面进行加工。作为优选,所述倒角装置包括气缸一、气缸二、支座二、转杆二、电机六、电机七、旋转块二和钻头夹具二,所述支座二固定于机体的上端面,所述支座二的侧壁上开设有滑槽一,所述滑槽一内设置有与滑槽一滑动配合的滑块一,所述气缸一固定于支座一的上端面,且所述气缸一的输出轴贯穿支座二的上端面与滑块一固定配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件打孔完成时,电机一启动,电机一带动旋转盘一旋转,旋转盘一转动带动工装夹具转动,工装夹具转动带动工件转动,实现工件转动到需要的位置,当工件旋转到需要的位置时,气缸一启动,气缸一的伸缩管贯穿支座二的上端面与滑块一固定配合,从而气缸一的伸缩杆伸缩带动滑块一伸缩,实现滑块一移动到需要的位置。作为优选,所述滑块一的侧壁上固定有支撑板一,所述支撑板一的侧壁上开设有滑槽二,所述滑槽二的侧壁设置有与滑槽二滑动配合的滑块二,所述气缸二固定于支撑板一的一端侧壁上,且所述气缸二的伸缩杆贯穿支撑板一的侧壁与滑块二固定配合,所述滑块二的侧壁上固定有支撑板二。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滑块一移动到需要的位置时,由于支撑板一固定于滑块一的侧壁上,从而滑块一移动带动支撑板一移动,实现支撑板一上下移动,滑块二的侧壁上固定有支撑板二,当支撑板一完成上下移动时,气缸二启动,气缸二的伸缩杆贯穿支撑板一的侧壁与滑块二固定配合,从而气缸二的伸缩杆伸缩带动滑块二移动,当滑块二移动时,由于支撑板二固定于滑块二的侧壁上,从而滑块二移动带动支撑板二移动,实现支撑板二左右移动。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板二内开设有空腔三,且所述空腔三内设置有齿轮配合的锥齿轮三与锥齿轮四,所述空腔三内设置有与空腔三旋转配合的转杆二,所述锥齿轮四固定于转杆二的侧壁上,所述电机六固定于支撑板二的上端面,且所述电机六的输出轴贯穿支撑板二的上端面与锥齿轮三固定配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工件的侧孔进行倒角时,电机六启动,电机六的输出轴贯穿支撑板二的上端面与锥齿轮三固定配合,从而电机六的输出轴转动带动锥齿轮三转动,锥齿轮三与锥齿轮四齿轮配合,从而锥齿轮三转动带动锥齿轮四转动,锥齿轮四固定于转杆二的侧壁上,从而锥齿轮四转动带动转杆二转动,实现转杆二在空腔三的转动。作为优选,所述旋转块二设置于支撑板二的一端,且所述转杆二的一端贯穿空腔三的内壁与旋转块二固定配合,所述钻头夹具二设置于旋转块二的下方,所述电机七固定于支撑板二的上端面,且所述电机七的输出轴贯穿旋转块二的上端面与钻头夹具二固定配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转杆二转动时,由于转杆二的输出轴贯穿空腔三的内壁与旋转块二固定配合,从而转杆二转动带动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盘机组合机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旋转装置(2)、倒角装置(3)和打孔装置(4),所述旋转装置(2)设置于机体(1)的上端面,且所述旋转装置(2)于机体(1)旋转配合,所述倒角装置(3)和打孔装置(4)均固定于机体(1)的上端面,所述旋转装置(2)包括电机一(5)、旋转盘一(6)和工装夹具(7),所述旋转盘一(6)设置于机体(1)的上端面,且所述旋转盘一(6)与机体(1)的上端面旋转配合,所述机体(1)内开设有空腔一(8),所述电机一(5)固定于空腔一(8)的内壁上,且所述电机一(5)的输出轴贯穿空腔一(8)的内壁与旋转盘一(6)固定配合,所述工装夹具(7)固定于旋转盘一(6)的上端面,所述打孔装置(4)包括支座一(9)、电机二(10)、螺纹杆一(11)、螺纹块一(12)、电机三(13)、螺纹杆二(14)、螺纹块二(15)、电机四(16)和电机五(17),所述支座一(9)固定于机体(1)的上端面,所述支座一(9)的侧壁上开设有螺纹槽一(18),所述螺纹杆一(11)设置于螺纹槽一(18)内,所述电机二(10)设置于支座一(9)的上端面,且所述电机二(10)的输出轴贯穿支座一(9)的上端面与螺纹杆一(11)固定配合,所述螺纹块一(12)设置于螺纹杆一(11)的侧壁上,且所述螺纹块一(12)与螺纹杆一(11)螺纹配合,所述螺纹块一(12)远离螺纹杆一(11)一端的侧壁上固定有固定板一(19),所述固定板一(19)开设有螺纹槽二(20),所述螺纹杆二(14)设置于螺纹槽二(20)内,所述电机三(13)固定于固定板一(19)一端的侧壁上,且所述电机三(13)的输出轴贯穿固定板一(19)的侧壁与螺纹杆二(14)固定配合,所述螺纹块二(15)设置于螺纹杆二(14)的侧壁上,且所述螺纹块二(15)与螺纹杆二(14)螺纹配合,所述螺纹块二(15)远离螺纹杆二(14)的一端固定有固定板二(21),所述固定板二(21)内开设有空腔二(22),所述空腔二(22)内设置有齿轮配合的锥齿轮一(23)与锥齿轮二(24),所述空腔二(22)内设置有转杆一(25),且所述锥齿轮二(24)固定于转杆一(25)的侧壁上,所述电机四(16)固定于固定板二(21)的上端面,且所述电机四(16)的输出轴贯穿固定板二(21)的上端面与锥齿轮一(23)固定配合,所述固定板二(21)远离螺纹块二(15)的一端设置有与固定板二(21)旋转配合的旋转块一(26),所述旋转块一(26)的下方设置有钻头夹具一(27),所述电机五(17)固定于旋转盘一(6)的上端面,且所述电机五(17)的输出轴贯穿旋转盘一(6)的上端面与钻头夹具一(27)固定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盘机组合机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旋转装置(2)、倒角装置(3)和打孔装置(4),所述旋转装置(2)设置于机体(1)的上端面,且所述旋转装置(2)于机体(1)旋转配合,所述倒角装置(3)和打孔装置(4)均固定于机体(1)的上端面,所述旋转装置(2)包括电机一(5)、旋转盘一(6)和工装夹具(7),所述旋转盘一(6)设置于机体(1)的上端面,且所述旋转盘一(6)与机体(1)的上端面旋转配合,所述机体(1)内开设有空腔一(8),所述电机一(5)固定于空腔一(8)的内壁上,且所述电机一(5)的输出轴贯穿空腔一(8)的内壁与旋转盘一(6)固定配合,所述工装夹具(7)固定于旋转盘一(6)的上端面,所述打孔装置(4)包括支座一(9)、电机二(10)、螺纹杆一(11)、螺纹块一(12)、电机三(13)、螺纹杆二(14)、螺纹块二(15)、电机四(16)和电机五(17),所述支座一(9)固定于机体(1)的上端面,所述支座一(9)的侧壁上开设有螺纹槽一(18),所述螺纹杆一(11)设置于螺纹槽一(18)内,所述电机二(10)设置于支座一(9)的上端面,且所述电机二(10)的输出轴贯穿支座一(9)的上端面与螺纹杆一(11)固定配合,所述螺纹块一(12)设置于螺纹杆一(11)的侧壁上,且所述螺纹块一(12)与螺纹杆一(11)螺纹配合,所述螺纹块一(12)远离螺纹杆一(11)一端的侧壁上固定有固定板一(19),所述固定板一(19)开设有螺纹槽二(20),所述螺纹杆二(14)设置于螺纹槽二(20)内,所述电机三(13)固定于固定板一(19)一端的侧壁上,且所述电机三(13)的输出轴贯穿固定板一(19)的侧壁与螺纹杆二(14)固定配合,所述螺纹块二(15)设置于螺纹杆二(14)的侧壁上,且所述螺纹块二(15)与螺纹杆二(14)螺纹配合,所述螺纹块二(15)远离螺纹杆二(14)的一端固定有固定板二(21),所述固定板二(21)内开设有空腔二(22),所述空腔二(22)内设置有齿轮配合的锥齿轮一(23)与锥齿轮二(24),所述空腔二(22)内设置有转杆一(25),且所述锥齿轮二(24)固定于转杆一(25)的侧壁上,所述电机四(16)固定于固定板二(21)的上端面,且所述电机四(16)的输出轴贯穿固定板二(21)的上端面与锥齿轮一(23)固定配合,所述固定板二(21)远离螺纹块二(15)的一端设置有与固定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林忠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锴铭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