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动盘的毂体的归正运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0225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动盘的毂体的归正运送装置,包括:框架;胀紧装置,其具有胀紧毂体的第一状态以及释放毂体的第二状态;第一驱动机构,其借由驱动胀紧装置而使毂体绕其轴线自转;突变结构,其形成在毂体的外周上;距离传感器,其装设于框架上,并位于突变结构的径向上的一侧,距离传感器借由毂体转动以获得突变结构所带来的突变信号;控制器,其根据突变信号以确定毂体的基准水平姿态,并通过与预设水平姿态比较而获得一比较结果,根据比较结果而控制第一驱动机构以使毂体从基准水平姿态转动至预设水平姿态;第二驱动机构,其用于驱动毂体水平直线运动以将毂体运送至用于与制动盘的盘体结合的目标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制动盘的毂体的归正运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生产或装配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识别毂体型号的装置。
技术介绍
公知地,用于移动车辆的制动盘,例如,高速列车,通常至少包括盘体和毂体,盘体与毂体上均开设有相同数量且均布的通孔,使得盘体与毂体通过穿设两者的螺栓装配在一起。在装配线上,利用螺栓装配盘体与毂体一般会经过两道工序:第一道工序是:将盘体与毂体以叠置与套接相结合的方式的放置在一起,而在该工序中,需通过调整两者中的其中一个相对于另一个的水平姿态,以使得盘体与毂体的通孔对正(或称同轴),然后,将处于该状态的两者运送至第二道工序。第二道工序是:向盘体与毂体的对正的通孔穿设螺栓,然后,利用人工或者旋拧自动设备向螺栓套设螺母并旋紧螺母,以完成两个工件的装配。现有技术中的第一道工序只进行了将盘体与毂体的相对水平姿态调整至使通孔对正的角度状态的操作,而两者的绝对水平姿态并没有进行调整,这导致:在第二道工序中,旋拧设备的作业杆通常不能与螺栓对正,进而导致需要在旋钮前调整旋拧设备的水平姿态,方能够使作业杆与螺栓对正才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制动盘的毂体的归正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框架;/n胀紧装置,其具有胀紧所述毂体的第一状态以及释放所述毂体的第二状态;/n第一驱动机构,其借由驱动所述胀紧装置而使所述毂体绕其轴线自转;/n突变结构,其形成在所述毂体的外周上;/n距离传感器,其装设于所述框架上,并位于所述突变结构的径向上的一侧,所述距离传感器借由所述毂体转动以获得所述突变结构所带来的突变信号;/n控制器,其根据所述突变信号以确定所述毂体的基准水平姿态,并通过与预设水平姿态比较而获得一比较结果,根据所述比较结果而控制第一驱动机构以使所述毂体从基准水平姿态转动至预设水平姿态;/n第二驱动机构,其用于驱动所述毂体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制动盘的毂体的归正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
胀紧装置,其具有胀紧所述毂体的第一状态以及释放所述毂体的第二状态;
第一驱动机构,其借由驱动所述胀紧装置而使所述毂体绕其轴线自转;
突变结构,其形成在所述毂体的外周上;
距离传感器,其装设于所述框架上,并位于所述突变结构的径向上的一侧,所述距离传感器借由所述毂体转动以获得所述突变结构所带来的突变信号;
控制器,其根据所述突变信号以确定所述毂体的基准水平姿态,并通过与预设水平姿态比较而获得一比较结果,根据所述比较结果而控制第一驱动机构以使所述毂体从基准水平姿态转动至预设水平姿态;
第二驱动机构,其用于驱动所述毂体水平直线运动以将所述毂体运送至用于与制动盘的盘体结合的目标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动盘的毂体的归正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变结构包括沉槽,所述沉槽具有两个相对的槽壁以及与所述槽壁垂直的槽底,所述毂体转动使得所述沉槽的两个槽壁先后经过所述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借由所检测到的所述沉槽的槽底与沉槽以外的区域的距离差获得所述突变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制动盘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宏超王开幸毕克用潘军
申请(专利权)人:廊坊金润奥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廊坊金润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