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网络RTK中长基线模糊度固定方法和平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卫星导航
,尤其涉及一种网络RTK中长基线模糊度固定方法和平台。
技术介绍
网络载波相位差分技术(RealTimeKinematic,RTK)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均匀建立多个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GPS)基准站,实现对区域的网状覆盖。在定位时,以基准站的一个或多个为作为参照基准,实时计算定位数据的改正项信息,最后通过通信链路向用户实时连续发布计算得到的改正项信息,从而使得用户端可以获得高精度的实时定位结果。而在网络RTK中,对各基准站间基线上的模糊度值进行解算是非常关键的步骤,其直接决定改正项信息的可靠性。目前,在中长基线模式下,一般采用双差伪距和载波相位(Melbourne-Wubbena,MW)组合,以及通过多历元平滑的方法来获取各基准站间基线上的模糊度值。但是,上述方法需要多个历元的平滑才能得到一个较稳定的浮点值,若接收机采集的原始数据质量较差,即使通过多个历元平滑也很难得到一个稳定的浮点值,从而导致基准站间基线上的模糊度值固定率差,可靠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网络RTK中长基线模糊度固定方法和平台,以提高中长基线模糊度的固定率和可靠性。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RTK中长基线模糊度固定方法,包括:获取基准站所发送的双频伪距观测值和双频载波相位观测数据;根据所述双频伪距观测值和双频载波相位观测数据获取双差宽巷组合模糊度的浮点解;<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网络RTK中长基线模糊度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基准站所发送的双频伪距观测值和双频载波相位观测数据;/n根据所述双频伪距观测值和双频载波相位观测数据获取双差宽巷组合模糊度的浮点解;/n根据数据优化算法获取所述双差宽巷组合模糊度的浮点解对应的固定解;/n根据所述双差宽巷组合模糊度的浮点解对应的固定解获取单频模糊度的浮点解对应的固定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络RTK中长基线模糊度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基准站所发送的双频伪距观测值和双频载波相位观测数据;
根据所述双频伪距观测值和双频载波相位观测数据获取双差宽巷组合模糊度的浮点解;
根据数据优化算法获取所述双差宽巷组合模糊度的浮点解对应的固定解;
根据所述双差宽巷组合模糊度的浮点解对应的固定解获取单频模糊度的浮点解对应的固定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基准站所发送的双频伪距观测值和双频载波相位观测数据之前,还包括:
根据双频载波相位观测量数据得到所述双频载波相位观测量数据的特征参数,所述特征参数包括:信号仰角、载噪比、观测噪声;
将不在预设阈值范围内的特征参数所对应的双频载波相位观测量数据剔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双频伪距观测值和双频载波相位观测数据获取双差宽巷组合模糊度的浮点解,包括:
根据所述双频伪距观测值和双频载波相位观测数据,构建双差宽巷组合模糊度的解算方程;
采用滤波算法,对所述双差宽巷组合模糊度的解算方程进行求解,得到双差宽巷组合模糊度的浮点解。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双差宽巷组合模糊度的浮点解对应的固定解获取单频模糊度的浮点解对应的固定解,包括:
根据所述双差宽巷组合模糊度的浮点解对应的固定解和单频模糊度的解算方程,获取所述单频模糊度的浮点解;
获取各个单频模糊度的浮点解对应的电离层站间单差残差值;
判断所述电离层站间单差残差值是否在预设的约束范围内,若否,则剔除对应的单频模糊度的浮点解;若是,根据优化算法获取所述单频模糊度的浮点解对应的固定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双差宽巷组合模糊度的浮点解对应的固定解和单频模糊度的解算方程,获取所述单频模糊度的浮点解,包括:
以矩阵形式表征所述单频模糊度的解算方程;
根据滤波算法对以矩阵形式表征所述单频模糊度的解算方程进行求解;
其中,对于单频模糊度的解算方程中的对称矩阵,存储对称矩阵中上三角的矩阵元素,以便快速存取所述单频模糊度的解算方式。
6.一种网络RTK中长基线模糊度固定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获取基准站所发送的双频伪距观测值和双频载波相位观测数据;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双频伪距观测值和双频载波相位观测数据获取双差宽巷组合模糊度的浮点解;根据数据优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宗凯,陈猛,张金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六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