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菌剂生产用混合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9487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菌剂生产用混合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筒和底座,搅拌筒安装在底座上,搅拌筒顶部安装有有顶盖,顶盖中部安装有搅拌主轴,顶盖圆周均布有多个进料口,进料口上安装有进料漏斗,搅拌主轴一端与电机相连另一端伸入搅拌筒内部,电机安装在顶盖上,搅拌主轴中部横向设置有多个搅拌杆,搅拌杆纵向安装有多个搅拌拨片,搅拌杆的波段通过O型锁扣锁紧,搅拌杆设置有多层,搅拌主轴的底端设置有搅拌叶片,搅拌筒底部设置成漏斗状并在最底端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的一侧通过铰链连接有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复合菌剂混合搅拌的效率并且在出料时不会在侧壁附着菌剂,从而不会对下次搅拌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菌剂生产用混合搅拌装置
本技术涉及菌剂生产
,具体为一种菌剂生产用混合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微生物菌剂是指目标微生物(有效菌)经过工业化生产扩繁后加工之后制成的活菌制剂,它具有直接或间接改良土壤、恢复地理、维持线标微生物区系平衡、降解有毒害物质等作用,应用于农业生产,通过其含有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增加植物养分的供应量或促进织物生长、改善农产品品质及农业生态环境,微生物菌剂的生产工艺有固态法和液态法两种。固态法生产适用于丝状真菌,如米曲霉、黑曲霉、绿色木霉、米根霉、白地霉等,优点是产孢量高,便于干燥和分离提纯,缺点是自动化程度低,劳动强度高,占用场地大;液态法生产适用于细菌、酵母菌等单细胞微生物,优点是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低,占用场地少,便于提高产能扩大规模,缺点是生产条件要求严格,配套设备多,投资资金大。无论固态法生产还是液态法生产,为了提供散生物最适生长条件,保证制品质量和便于生产管理,一般都是采用单一菌种纯培养方式生产,再根据产品目的效果和质量要求,将多种菌剂进行加以复配,制成商品微生物菌剂,如秸秆腐熟剂、生物有机肥等。现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菌剂生产用混合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筒(1)和底座(2),所述搅拌筒(1)安装在底座(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筒(1)顶部安装有有顶盖(3),所述顶盖(3)中部安装有搅拌主轴(4),所述顶盖(3)圆周均布有多个进料口(301),所述进料口(301)上安装有进料漏斗(5),所述搅拌主轴(4)一端与电机(9)相连另一端伸入搅拌筒(1)内部,所述电机(9)安装在顶盖(3)上,所述搅拌主轴(4)中部横向设置有多个搅拌杆(41),所述搅拌杆(41)纵向安装有多个搅拌拨片(42),所述搅拌杆(41)的末端通过O型锁扣(43)锁紧,所述搅拌杆(41)设置有多层,所述搅拌主轴(4)的底端设置有搅拌叶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菌剂生产用混合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筒(1)和底座(2),所述搅拌筒(1)安装在底座(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筒(1)顶部安装有有顶盖(3),所述顶盖(3)中部安装有搅拌主轴(4),所述顶盖(3)圆周均布有多个进料口(301),所述进料口(301)上安装有进料漏斗(5),所述搅拌主轴(4)一端与电机(9)相连另一端伸入搅拌筒(1)内部,所述电机(9)安装在顶盖(3)上,所述搅拌主轴(4)中部横向设置有多个搅拌杆(41),所述搅拌杆(41)纵向安装有多个搅拌拨片(42),所述搅拌杆(41)的末端通过O型锁扣(43)锁紧,所述搅拌杆(41)设置有多层,所述搅拌主轴(4)的底端设置有搅拌叶片(44),所述搅拌筒(1)底部设置成漏斗状并在最底端设置有出料口(101),所述出料口(101)的一侧通过铰链(6)连接有挡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剂生产用混合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锐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金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