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烧结用混合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9418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烧结用混合机,由筒体、支撑筒体的胶轮和传动机构组成,其特征是:在筒体上设置有大齿轮(1),与大齿轮的齿圈(2)相啮合的传动齿轮(6)安装在一个箱体(8)内,在箱体内还装有两组支撑轮(5),支撑轮悬挂在齿圈(2)上;箱体(8)通过拉压杆(4)铰接在底座(3)上,箱体下面有一个弹性支撑(7)。(*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钢铁企业烧结厂用的混合设备。
技术介绍
混合机是烧结厂的一种主要设备,生产适合用于烧结的原料。装载原料的筒体,是一个直径有3m多大,长约15m左右的钢铁筒体,它需用两排18个胶轮支撑其旋转。现有胶轮混合机的结构形式是一半胶轮起支撑作用,另一半胶轮除支撑外,还要通过电机、减速机、联轴器的作用,驱动筒体运转。这种形式,存在传动侧胶轮磨损快,联轴器安装、拆卸不方便,筒体易开裂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有独立传动机构的烧结用混合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在筒体上设置有大齿轮,与大齿轮相啮合的传动齿轮安装在一个箱体内,在箱体内还装有两组支撑轮,支撑轮悬挂在大齿轮的齿圈上。箱体通过拉压杆铰接在底座上,箱体下面有一个弹性支撑。本技术的胶轮只起对筒体的支撑作用,不承担传动载荷,大大延长了胶轮使用寿命,降低了运行、维护成本。筒体依靠悬挂的柔性齿轮传动,胶轮的磨损,不影响大齿圈与传动齿轮的啮合;避免了原来使用胶轮传动易引起筒体的开裂现象。弹性支撑构件,对冲击载荷具有缓冲作用,能减小啮合传动中的刚性冲击,吸收振动,使运行更平稳。本技术的大齿轮与传动齿轮中心距可调,还可降低齿厚精度。本技术只在基础上安装支撑构件和传动部分,没有大转矩承力构件,基础受载小且结构简单,基建投资相对减少。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大齿轮,2、齿圈,3、底座,4、拉压杆,5、支撑轮,6、传动齿轮,7、弹性支撑,8、箱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介绍本技术。参照附图,在筒体外焊接一个齿圈架,通过螺栓将大齿轮1固定在齿圈架上。与大齿轮的齿圈2相啮合的传动齿轮6,安装在箱体8内。在箱体内的传动齿轮6上方两侧,大齿轮内侧两边各装有2个支撑轮5,支撑轮悬挂在大齿轮的齿圈2上。箱体8连接着拉压杆4一端,拉压杆另一端铰接在底座3上,箱体下面设有一个弹性支撑7。权利要求1.一种烧结用混合机,由筒体、支撑筒体的胶轮和传动机构组成,其特征是在筒体上设置有大齿轮(1),与大齿轮的齿圈(2)相啮合的传动齿轮(6)安装在一个箱体(8)内,在箱体内还装有两组支撑轮(5),支撑轮悬挂在齿圈(2)上;箱体(8)通过拉压杆(4)铰接在底座(3)上,箱体下面有一个弹性支撑(7)。专利摘要一种烧结用混合机,在筒体上设置有大齿轮,与大齿轮相啮合的传动齿轮安装在一个箱体内,在箱体内还装有两组支撑轮,支撑轮悬挂在大齿圈上。箱体通过拉压杆铰接在底座上,箱体下面有一个弹性支撑。本技术的胶轮只对筒体起支撑作用,不承担传动载荷,大大延长了胶轮使用寿命。筒体依靠悬挂的柔性齿轮传动,胶轮的磨损,不影响大齿圈与传动齿轮的啮合;避免了原来使用胶轮传动易引起筒体的开裂现象。弹性支撑构件,对冲击载荷具有缓冲作用,使运行更平稳。大齿轮与传动齿轮中心距可调,可降低齿厚精度。本技术只在基础上安装支撑构件和传动部分,没有大转矩承力构件,基础受载小且结构简单,基建投资相对减少。文档编号F27B21/00GK2694199SQ20032011429公开日2005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8日专利技术者段志钧 申请人: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志钧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