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的生长装置及生长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9344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晶体的生长装置及生长方法。该生长装置包括:外壳,限定出腔体,且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保温层,设置在外壳的内壁;坩埚,被保温层环绕且用于盛熔汤;加热器,设置在坩埚与保温层之间;冷却套,设置在第一开口的下方;热屏,设置在冷却套的下方且由多个平行排列的钼片组成;第一微加热器,设置在热屏的下方且沿水平方向延伸。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地阻挡晶体表面的热能散失,提高晶体轴向温度梯度,还能降低晶体径向温度梯度,同时也提高12寸及以上大尺寸晶体的成晶率,也使得在1300‑1400℃范围内维持较佳的时间,充分地把缺陷排出晶体之外,进而生长出近似完美的晶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晶体的生长装置及生长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晶体的生长设备
,具体地涉及晶体的生长装置及生长方法。
技术介绍
为适用现有半导体器件线宽逐渐减小的需求,最好生长出无缺陷晶体。为高产率产出无缺陷晶体,需要控制固液界面处轴向温度梯度G及径向温度梯度G(r)。因晶体的生长设备内热场分布直接影响到固液界面处G及G(r),但随着晶体直径增加,控制G(r)变得非常困难,特别是12英寸及以上大尺寸的晶体。此外,大尺寸的晶体在拉晶过程中,需要提高固液界面处轴向温度梯度,才能保证顺利地拉制单晶体。现有技术在拉晶过程中晶体内的热量总是通过其表面的往外散失,会引起轴向中心温度梯度Gc小于边缘温度梯度Ge,根据V/G理论,晶体的端部形成空位缺陷比较多的V-rich区域、尾部形成间隙缺陷比较多的I-rich区域,具体参考图6所示,其中完美晶体区域(Pv、Pi)很窄。其中,Pv代表完美晶体区域内存在极少量的晶体缺陷,该缺陷以空位缺陷为主,Pi代表完美晶体区域内存在极少量的晶体缺陷,该缺陷以间隙缺陷为主。因此,为生长出晶体的品质接近完美晶体,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晶体的生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壳,所述外壳限定出腔体,且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其中,所述第一开口用于晶体的放取,所述第二开口用于坩埚的升降;/n保温层,所述保温层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壁;/n所述坩埚,所述坩埚被所述保温层环绕,且用于盛放熔汤;/n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设置在所述坩埚与所述保温层之间;/n冷却套,所述冷却套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的下方;/n热屏,所述热屏设置在所述冷却套的下方且在所述熔汤的液面上方,且由多个平行排列的钼片组成;/n第一微加热器,所述第一微加热器设置在所述热屏的下方,并环绕所述晶体,且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微加热器用于固液界面三相点处提供热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晶体的生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限定出腔体,且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其中,所述第一开口用于晶体的放取,所述第二开口用于坩埚的升降;
保温层,所述保温层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壁;
所述坩埚,所述坩埚被所述保温层环绕,且用于盛放熔汤;
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设置在所述坩埚与所述保温层之间;
冷却套,所述冷却套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的下方;
热屏,所述热屏设置在所述冷却套的下方且在所述熔汤的液面上方,且由多个平行排列的钼片组成;
第一微加热器,所述第一微加热器设置在所述热屏的下方,并环绕所述晶体,且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微加热器用于固液界面三相点处提供热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钼片沿水平方向排列或沿垂直方向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长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第二微加热器,所述第二微加热器设置在所述冷却套的下方,并位于所述晶体和所述热屏之间,且沿轴向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屏与所述熔汤的液面的距离为30mm~60mm,所述热屏与所述晶体的距离为40~7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长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哲玮黄末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鑫晶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