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种COI基因的七种蓝舌病毒媒介库蠓鉴定方法,它含有七种蓝舌病毒媒介库蠓COI基因的扩增引物及其基因组DNA,通过提取待测库蠓基因组DNA,采用上述引物进行PCR扩增,再根据扩增产物大小鉴定出相应的库蠓物种。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扩增七种库蠓物种COI基因的特异性扩增引物及其鉴定方法,有利于实现媒介库蠓的快速、准确鉴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物种COI基因的七种蓝舌病毒媒介库蠓物种鉴定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蓝舌病毒主要传播媒介库蠓物种鉴定领域。
技术介绍
库蠓属Culicoides昆虫隶属于双翅目Diptera、长角亚目Nematocera、蠓科Ceratopogonidae,是吸血蠓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一类昆虫。目前全世界已发现1400多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迄今,我国已发现340余种。库蠓体型微小,可直接侵袭人和动物,造成过敏反应,或者间接传播人畜共患传染病。当吸血蠓吸食到受病毒感染的宿主血液后,通过其唾液将病原体带至其他宿主体内,可传播包括蓝舌病毒(BTV)、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DV)、Schmallenberg病毒(SBV)等在内的多种病原,其中蓝舌病毒所引发的蓝舌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和流行,已在欧洲等地爆发给当地畜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对农业的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目前,世界范围内已经明确的蓝舌病传播媒介包括不显库蠓复组obsoletuscomplex(Culicoidesobsoletus,Culicoidesscoticus,Culicoidesdewulfi和Culicoideschiopterus)、灰黑库蠓种团pulicarisgroup(Culicoidespulicaris和Culicoidespunctatus)和残肢库蠓Culicoidesimicola等,这些库蠓作为蓝舌病毒的重要载体,与医疗卫生和兽医等领域息息相关。因此,库蠓在医学研究及疾病传播领域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媒介库蠓的准确鉴定是流行病传播环节中控制媒介的重要基础,是蠓传疾病监测、防治的关键。目前,鉴定库蠓物种的方法主要是传统形态分类和分子鉴定方法。传统形态分类通过对库蠓形态特征进行检索鉴定,但由于库蠓体型微小,形态鉴定步骤繁琐以及近似物种特征难以界定等,尤其是复组(complex)或种团(group)内的物种。同时,形态鉴定是建立在完整成体的基础上,对肢体残缺或幼期虫态的个体鉴定困难。此外,鉴定人员需具备非常专业的鉴定知识和足够丰富的鉴定经验,才能有效的鉴定库蠓物种。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分子鉴定技术已逐渐成为物种鉴定的常用方法。分子鉴定技术通过对特定基因扩增、测序以及与GenBank等公共数据库进行序列比对来鉴定物种,但此方法需要测序,对于大样本量进行鉴定时经济成本较高。因此,亟需寻求一种快速、简便、准确且成本较低的方法,以弥补常规鉴定方法的不足。COI基因是线粒体基因组中编码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的基因,是目前分子研究领域较为常用的分子标记。该基因与线粒体其他基因相比,具有较为保守的结构和大小,包含大量的遗传信息,并且在同一物种不同个体之间只有2%以下差异,COI基因已用于多种生物类群的分子鉴定。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蓝舌病毒7种主要的媒介库蠓(Culicoidesobsoletus,Culicoidesscoticus,Culicoidesdewulfi,Culicoideschiopterus,Culicoidespulicaris,Culicoidespunctatus和Culicoidesimicola)的COI基因特异性引物及其物种鉴定方法,有利于实现上述七种库蠓的快速、准确鉴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基于物种COI基因序列的七种蓝舌病毒媒介库蠓物种鉴定方法。通过提取待鉴定蠓组织基因组DNA,利用不同库蠓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其COI基因,再比对PCR产物条带大小,实现七种蓝舌病毒媒介库蠓的快速、准确鉴定。为实现上述目标,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1、一种基于物种COI基因的七种蓝舌病毒媒介库蠓鉴定方法,含有七种库蠓的COI基因特异性扩增引物,引物序列及产物大小如下:a、C.obsoletusCOI基因的特异性扩增引物,上游引物:5’GCCCCCGATATAGCCTTTCC3;下游引物:5’TCGGTCGGTTAAGAGCATGG3’;扩增片段长度为:375bp;b、C.scoticusCOI基因的特异性扩增引物,上游引物:5’CCTTTAATACTAGGTGCCCCAGA3’;下游引物:5’CCTGCATGGGAGACATTTGC3’;扩增片段长度为:170bp;c、C.imicolaCOI基因的特异性扩增引物,上游引物:5’CCCTCCTGCTGGGTCAAAAA3’;下游引物:5’GTCACCCGGGTTCTTTAATTGG3’;扩增片段长度为:551bp;d、C.dewulfiCOI基因的特异性扩增引物上游引物:5’GCCGGAACAGGTTGAACAGT3’;下游引物:5’AATTGCCAGGTCTACCGAGG3’;扩增片段长度为:78bp;e、C.punctatusOI基因的特异性扩增引物,上游引物:COI5’TAGGGGCCCCAGACATAGC3’;下游引物:5’AAAATAGGGTCTCCGCCTCC3’;扩增片段长度为:430bp;f、C.chiopterusCOI基因的特异性扩增引物,上游引物:5’TTTGGAGTATGGGCCGGAAT3’;下游引物:5’ACAGTTCATCCAGTCCCTGC3’;扩增片段长度为:320bp;g、C.pulicarisCOI基因的特异性扩增引物,上游引物:5’CATGCCGGAGCATCCGTAG3’;下游引物:5’CTCCTCCAGCAGGGTCAAAA3’;扩增片段长度为:260bp;含有上述七种库蠓的基因组DNA,作为检测过程中的阳性对照;所述鉴定库蠓物种的方法如下:步骤1:提取待鉴定蠓种的基因组DNA,同时准备作为阳性对照的七种库蠓基因组DNA和阴性、空白对照DNA;步骤2:以上述DNA为模板,配制PCR反应体系,即将步骤1中各种基因组DNA加入到PCR反应体系中,在待鉴定蠓种管中分别加入七种不同库蠓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步骤3:取5-10μLPCR扩增产物,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分离,凝胶成像仪照相分析,其中空白和阴性对照若未出现条带,说明检测过程无实验偏差;最后,将待测样品目的条带与阳性对照或DNAMarker电泳条带进行比对判断出扩增条带的大小,即可判断出该待测样本属于相应阳性对照的库蠓物种。PCR反应体系如下:2×ESTaqMasterMix4.5μL引物p1(100pmol/L)0.2μL引物p2(100pmol/L)0.2μL模板DNA1μLddH2O6.6μL总体积12.5μL。PCR反应条件如下:95℃预变性15min,1个循环;94℃变性30sec,60℃退火30sec,72℃延伸30sec,35个循环;72℃延伸10min,1个循环;最后16℃,保存。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采用分子技术的方法,对库蠓DNA进行PCR鉴定,由于引物的特异性,可确保鉴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2、本专利技术操作简单,有效缩短物种鉴定时间,重复性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物种COI基因的七种蓝舌病毒媒介库蠓鉴定方法,含有七种库蠓的COI基因特异性扩增引物,引物序列及产物大小如下:/na、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种COI基因的七种蓝舌病毒媒介库蠓鉴定方法,含有七种库蠓的COI基因特异性扩增引物,引物序列及产物大小如下:
a、C.obsoletus的COI基因的特异性扩增引物,上游引物:5’GCCCCCGATATAGCCTTTCC3;下游引物:5’TCGGTCGGTTAAGAGCATGG3’;扩增片段长度为:375bp;
b、C.scoticus的COI基因的特异性扩增引物,上游引物:5’CCTTTAATACTAGGTGCCCCAGA3’;下游引物:5’CCTGCATGGGAGACATTTGC3’;扩增片段长度为:170bp;
C、C.imicola的COI基因的特异性扩增引物,上游引物:5’CCCTCCTGCTGGGTCAAAAA3’;下游引物:5’GTCACCCGGGTTCTTTAATTGG3’;扩增片段长度为:551bp;
d、C.dewulfi的COI基因的特异性扩增引物上游引物:5’GCCGGAACAGGTTGAACAGT3’;下游引物:5’AATTGCCAGGTCTACCGAGG3’;扩增片段长度为:78bp;
e、C.punctatus的COI基因的特异性扩增引物,上游引物:COI5’TAGGGGCCCCAGACATAGC3’;下游引物:5’AAAATAGGGTCTCCGCCTCC3’;扩增片段长度为:430bp;
f、C.chiopterus的COI基因的特异性扩增引物,上游引物:5’TTTGGAGTATGGGCCGGAAT3’;下游引物:5’ACAGTTCATCCAGTCCCTGC3’;扩增片段长度为:320bp;
g、C.pulicaris的COI基因的特异性扩增引物,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晓晖,卢雪,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