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姚灿国专利>正文

一种瑜伽锻炼用健身器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9293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瑜伽锻炼用健身器材,涉及健身器材领域,包括瑜伽垫,瑜伽垫的一侧面设置有有布条,且布条的长度比瑜伽垫的长度长3‑5cm,其中布条的一端设置在瑜伽垫的一端,布条的另一端长于瑜伽垫的另一端,瑜伽垫上且与布条连接的一端安装有卷绕机构,卷绕机构包含有第一限位套环和第二限位套环,其中第一限位套环的内侧开设有限位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在瑜伽垫的一侧设置有卷绕机构,卷绕机构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套环和第二限位套环,从而可以将瑜伽垫缠绕到卷绕机构上,并通过两个限位套环对其两侧进行固定,同时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可对卷绕好的瑜伽垫进行固定,从而防止其松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瑜伽锻炼用健身器材
本技术涉及健身器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瑜伽锻炼用健身器材。
技术介绍
瑜伽源于古印度,是古印度六大哲学派别中的一系,探寻“梵我合一”的道理与方法。而现代人所称的瑜伽则主要是一系列的修身养心方法。大约在公元前300年,印度的大圣哲瑜伽之祖帕坦伽利(创作了《瑜伽经》,印度瑜伽在其基础上才真正成形,瑜伽行法被正式订为完整的八支体系。瑜伽是一个通过提升意识,帮助人类充分发挥潜能的体系。瑜伽姿势运用古老而易于掌握的技巧,改善人们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面的能力,是一种达到身体、心灵与精神和谐统一的运动方式,包括调身的体位法、调息的呼吸法、调心的冥想法等,以达至身心的合一。但是由于传统的瑜伽锻炼用瑜伽垫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传统的瑜伽垫一般没有相应的收缩装置,用户使用过后,一般需要手动卷绕起来,然后放置到相应的存放筒内,然后通过携带存放筒带其移动,但是这样的方式费时费力,给用户携带困难,且卷绕的时候,容易散落,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瑜伽锻炼用健身器材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瑜伽锻炼用健身器材,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瑜伽锻炼用健身器材,包括瑜伽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瑜伽垫的一侧面设置有有布条,且布条的长度比瑜伽垫的长度长3-5cm,其中布条的一端设置在瑜伽垫的一端,布条的另一端长于瑜伽垫的另一端,所述瑜伽垫上且与布条连接的一端安装有卷绕机构;所述卷绕机构包含有第一限位套环和第二限位套环,其中第一限位套环的内侧开设有限位孔,第二限位套环的内侧设置有防护套,且防护套的一端设置有与限位孔配合连接的钩子,所述防护套的长度与瑜伽垫的宽度相等。优选的,所述卷绕机构包含有第一限位套环、限位轴和第二限位套环,所述限位轴设置在瑜伽垫的一端底部,其中限位轴的内部两侧分别通过弹簧连接有两个滑动块,且两个滑动块的一侧分别通过驱动轴连接有第一限位套环和第二限位套环。优选的,所述布条长与瑜伽垫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魔术贴,且布条的中间偏下位置处设置有第二魔术贴,且第二魔术贴的长度为3-8cm。优选的,所述限位孔设置有多个,钩子也设置有多个,其中限位孔与钩子的数量相等,且限位孔与钩子的位置一一对应。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套环与第二限位套环的外侧均设置有把手。优选的,所述限位轴的长度与瑜伽垫的宽度相等。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套环与第二限位套环的内侧均矩形阵列式设置有多个弹性垫。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首先,通过在瑜伽垫的一侧设置有卷绕机构,卷绕机构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套环和第二限位套环,从而可以将瑜伽垫缠绕到卷绕机构上,并通过两个限位套环对其两侧进行固定,同时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可对卷绕好的瑜伽垫进行固定,从而防止其松散,其次,在通过拉动防护套,然后通过防护套上的钩子固定到限位孔内,从而能够对瑜伽垫存放到防滑套内,无需将其放置到专门的存放筒内,便于其后期的移动和存放,且瑜伽垫底部的赃物也不会沾到用户的衣物上,给用户提供了便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瑜伽锻炼用健身器材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瑜伽锻炼用健身器材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限位轴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防护套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限位套环的侧面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限位套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卷绕机构;2、第一限位套环;3、驱动轴;4、限位轴;5、第二限位套环;6、瑜伽垫;7、布条;8、第一魔术贴;9、第二魔术贴;10、限位孔;11、滑动块;12、弹簧;13、钩子;14、防护套;15、弹性垫。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6所示,一种瑜伽锻炼用健身器材,包括瑜伽垫6,瑜伽垫6的一侧面设置有有布条7,且布条7的长度比瑜伽垫6的长度长3-5cm,其中布条7的一端设置在瑜伽垫6的一端,布条7的另一端长于瑜伽垫6的另一端,瑜伽垫6上且与布条7连接的一端安装有卷绕机构1;卷绕机构1包含有第一限位套环2和第二限位套环5,其中第一限位套环2的内侧开设有限位孔10,第二限位套环5的内侧设置有防护套14,且防护套14的一端设置有与限位孔10配合连接的钩子13,防护套14的长度与瑜伽垫6的宽度相等。卷绕机构1包含有第一限位套环2、限位轴4和第二限位套环5,限位轴4设置在瑜伽垫6的一端底部,其中限位轴4的内部两侧分别通过弹簧12连接有两个滑动块11,且两个滑动块11的一侧分别通过驱动轴3连接有第一限位套环2和第二限位套环5。布条7长与瑜伽垫6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魔术贴8,且布条7的中间偏下位置处设置有第二魔术贴9,且第二魔术贴9的长度为3-8cm。限位孔10设置有多个,钩子13也设置有多个,其中限位孔10与钩子13的数量相等,且限位孔10与钩子13的位置一一对应。第一限位套环2与第二限位套环5的外侧均设置有把手。限位轴4的长度与瑜伽垫6的宽度相等。第一限位套环2与第二限位套环5的内侧均矩形阵列式设置有多个弹性垫15。使用时,当需要将瑜伽垫6收缩的时候,首先将瑜伽垫6卷绕到卷绕机构1上的限位轴4外侧,然后通过布条7外侧的第一魔术贴8余第二魔术贴9将其进行固定,然后将第一限位套环2与第二限位套环5往外拉,然后将收缩好的瑜伽垫6的两端收到第一限位套环2与第二限位套环5的内侧,并通过其内侧的弹性垫15对其进行固定,然后用户将第一限位套环5内的防护套14往第一限位套环2的位置处拉动,并通过钩子13勾住限位孔10,从而对防护套14进行固定,即可完成瑜伽垫6的收缩。实施例2如图1-6所示,一种瑜伽锻炼用健身器材,包括瑜伽垫6,瑜伽垫6的一侧面设置有有布条7,且布条7的长度比瑜伽垫6的长度长3-5cm,其中布条7的一端设置在瑜伽垫6的一端,布条7的另一端长于瑜伽垫6的另一端,瑜伽垫6上且与布条7连接的一端安装有卷绕机构1;卷绕机构1包含有第一限位套环2和第二限位套环5,其中第一限位套环2的内侧开设有限位孔10,第二限位套环5的内侧设置有防护套14,且防护套14的一端设置有与限位孔10配合连接的钩子13,防护套14的长度与瑜伽垫6的宽度相等。卷绕机构1包含有第一限位套环2、限位轴4和第二限位套环5,限位轴4设置在瑜伽垫6的一端底部,其中限位轴4的内部两侧分别通过弹簧12连接有两个滑动块11,且两个滑动块11的一侧分别通过驱动轴3连接有第一限位套环2和第二限位套环5。布条7长与瑜伽垫6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瑜伽锻炼用健身器材,包括瑜伽垫(6),其特征在于:/n所述瑜伽垫(6)的一侧面设置有有布条(7),且布条(7)的长度比瑜伽垫(6)的长度长3-5cm,其中布条(7)的一端设置在瑜伽垫(6)的一端,布条(7)的另一端长于瑜伽垫(6)的另一端,所述瑜伽垫(6)上且与布条(7)连接的一端安装有卷绕机构(1);/n所述卷绕机构(1)包含有第一限位套环(2)和第二限位套环(5),其中第一限位套环(2)的内侧开设有限位孔(10),第二限位套环(5)的内侧设置有防护套(14),且防护套(14)的一端设置有与限位孔(10)配合连接的钩子(13),所述防护套(14)的长度与瑜伽垫(6)的宽度相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瑜伽锻炼用健身器材,包括瑜伽垫(6),其特征在于:
所述瑜伽垫(6)的一侧面设置有有布条(7),且布条(7)的长度比瑜伽垫(6)的长度长3-5cm,其中布条(7)的一端设置在瑜伽垫(6)的一端,布条(7)的另一端长于瑜伽垫(6)的另一端,所述瑜伽垫(6)上且与布条(7)连接的一端安装有卷绕机构(1);
所述卷绕机构(1)包含有第一限位套环(2)和第二限位套环(5),其中第一限位套环(2)的内侧开设有限位孔(10),第二限位套环(5)的内侧设置有防护套(14),且防护套(14)的一端设置有与限位孔(10)配合连接的钩子(13),所述防护套(14)的长度与瑜伽垫(6)的宽度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瑜伽锻炼用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机构(1)包含有第一限位套环(2)、限位轴(4)和第二限位套环(5),所述限位轴(4)设置在瑜伽垫(6)的一端底部,其中限位轴(4)的内部两侧分别通过弹簧(12)连接有两个滑动块(11),且两个滑动块(11)的一侧分别通过驱动轴(3)连接有第一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灿国
申请(专利权)人:姚灿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