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于冶炼设备,适用于冶炼铁合金。由于大功率整流技术的发展和直流电炉自身的优越性,使直流电弧炉在近十年内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大有取代交流电炉的趋势,直流电弧炉技术的发展或是取代交流电弧炉的程度,其技术关键主要取决于炉底电极。到目前为止,国外依材质与冷却方式的不同,炉底电极可归纳为三种,即棒式水冷,触针式风冷以及导电耐火材料风冷电极,三种形式底电极结构均不受电炉容量大小的限制。国内直流电炉底电极主要有两种形式,即棒式水冷和触针式风冷底电极。上述国内外直流电炉底电极结构形式对直流矿热炉均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们主要是用于炼钢,铁合金矿热炉的功能、设备及工艺操作完全不同于炼钢,矿热炉炉底都是砌筑碳砖的固定炉底,而炼钢电炉是用镁质或镁碳质砌筑的倾动炉底。据此我们于1989年设计了单电极直流小型矿热炉,导电炉底采用石墨引入底电极,该直流矿热炉的炉底结构采用石墨砖块引入电极将电力从炉壳两侧引入到炉底,炉壳是固定的。该底电极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寿命长,热损失少,但缺点是由于石墨底电极电阻较大而且易于氧化,一般来说,比较适合于小型电极结构的矿热电炉。因为小型矿热电炉电流小,使 ...
【技术保护点】
直流矿热电炉炉底电极,包括金属引入电极、金属底板、竖立放置的金属板,其特征在于:将二根金属棒或者两端部为金属棒中间嵌入碳砖的棒体作为炉底电极的引入电极固定在园形金属底板的直径上;所述金属底板是由四块金属板组成,并分别与引入电极金属棒焊接在一起;在金属底板上沿引入电极的垂直方向焊接一定数量竖立放置的金属板。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伯群,郑天河,武文斌,谢树材,杨志忠,宗丕功,么群,
申请(专利权)人: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宣化四方台铁合金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