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用于烘干电器等的涡流烘干炉,是由炉门和炉体构成,炉体是由内钢板层、保温层、保温层外的导电绕组线及外绝缘层构成,炉门内有铁板保温层,炉门经转轴套装在炉体口部,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加热均匀效果好,成本低,寿命长,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涉及一种烘干电器设备用的涡流烘干炉。烘干炉是生产电机、变压器、电抗器、电磁铁等电器产品必备之设备,主要用于排除绕组中的水份,使之达到较好的绝缘效果,也有用于医药、木材加工等除去水份之用。目前烘干炉多是采用红外线加热板、加热管、电炉丝等装在箱体(炉体)内构成,在使用中温度不均匀,容易将绕组烘老化或出现事故,如火灾,效率低,浪费电严重,而且电炉丝在封闭状态或真空状态下工作,容易烧断,维修麻烦,费用高,因此,其使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涡流烘干炉,以解决生产电器所需烘干设备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在炉体内装一内层钢板,其外有保温层,保温层上有绕组线,绕组线外有绝缘层,炉体前部有炉门。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热效率高,安全可靠,节约能源,使用寿命长,成本低,是对现有加热炉的创造性改进,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面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面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绕组线部分结构图。由图1所示,本技术是由炉门和炉体构成,炉门经炉门转套6装在炉体口部上,炉体下部有支座13,炉体是由内层5、内层5外的保温层4、保温层4外绕的导电绕组线3及其外部的绝缘层2构成。为使用方便,炉体外绝缘层2上经螺钉14装有电源接线盒10;炉门由炉门板7、炉门密封条1、炉门拉手9、锁紧螺钉8、内铁皮12和保温层11构成,拉手9装在炉门板7外面,内铁皮12装在炉门板7内面,炉门板7内有保温层11,锁紧螺钉8用于锁紧炉门,炉门密封条1用于封严炉门板7和内层5;绝缘层2由绝缘板做成,内层5由钢板焊接而成,保温层4、保温层11由保温材料构成,如石棉等。本技术可根据需要做成大小规格不同的产品,导电绕组线的匝数多少、视炉子大小而定,如ZWH-1.2型为390匝。由图4所示,本技术是在炉体的保温层4上绕有绕组3,当在绕组3上通以50-600HZ的交流电时,炉体5便有很强的磁通产生,由于炉体的内层5是用6-12mm的钢板焊接而成的,较强的磁通产生(磁力线)便在钢板中产生涡流,很快发热,由于炉体内层全是由钢板焊接而成,所以使炉内温度很快上升,达到烘干之目的。由上述可见,本技术具有1、由于采用新型加热结构,克服了旧式炉内温度不均匀的问题,炉内温度均匀,加热效果好;2、炉体内没有可见热源或局部加热元件,无明火产生,安全可靠,不会出现着火现象。3、采用交流中频电源涡流加热,节约电能在40%以上,成本低;4、炉体加热部分不需要经常维修,使用寿命长,是较理想的加热烘干用设备,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权利要求1.涡流烘干炉,是由炉门和炉体构成,炉门经炉门转套(6)装在炉体口部上,炉体下部有支座(13),其特征在于炉体是由内层(5)、内层(5)外的保温层(4)、保温层(4)外绕的导电绕组线(3)及其外部的绝缘层(2)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流烘干炉,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炉体外绝缘层(2)上经螺钉(14)装有电源接线盒(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流烘干炉,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炉门是由炉门板(7),炉门密封条(1)、炉门拉手(9)、锁紧螺钉(8)、内铁皮(12)和保温层(11)构成,拉手(9)装在炉门板(7)外面,内铁皮(12)装在炉门板(7)内面,炉门板(7)内有保温层(11)。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用于烘干电器等的涡流烘干炉,是由炉门和炉体构成,炉体是由内钢板层、保温层、保温层外的导电绕组线及外绝缘层构成,炉门内有铁板保温层,炉门经转轴套装在炉体口部,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加热均匀效果好,成本低,寿命长,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文档编号F27B3/08GK2341102SQ98242228公开日1999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1998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1998年11月6日专利技术者毛根善 申请人:毛根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涡流烘干炉,是由炉门和炉体构成,炉门经炉门转套(6)装在炉体口部上,炉体下部有支座(13),其特征在于炉体是由内层(5)、内层(5)外的保温层(4)、保温层(4)外绕的导电绕组线(3)及其外部的绝缘层(2)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根善,
申请(专利权)人:毛根善,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