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β-烟酰胺单核苷酸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79131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药技术领域,提供了β‑烟酰胺单核苷酸的制备方法,包括A磷酸化反应:在pH 8~10的碱性水溶液中,反应体系温度为25~50℃条件下,将烟酰胺核糖盐与偏磷酸盐进行磷酸化反应2~5h,得到烟酰胺单核苷酸盐的中间产物;B酸化反应:向反应溶液中加酸,调节pH值至3~5,并降低反应体系温度,将烟酰胺单核苷酸盐的中间产物酸化形成β‑烟酰胺单核苷酸;C产物纯化,将步骤B后的反应溶液依次经蛋白膜过滤、高压脱盐膜浓缩、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纯化、浓缩结晶后得到β‑烟酰胺单核苷酸纯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β-烟酰胺单核苷酸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β-烟酰胺单核苷酸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NMN(烟酰胺单核苷酸)是一种有机分子,也是一种核苷酸,人类的不少营养来源均含有这种物质,也是世界上首个经由严谨科学验证可以显著逆转衰老、延长寿命的革命性突破。烟酰胺单核苷酸抑制衰老作用于2014年由哈佛大学的DavidSinclair实验室初步发现,并在2016-2018年间由哈佛医学院、华盛顿大学、日本应庆大学等世界顶尖科研机构分别从提升体能、抑制衰老引起的认知能力下降、逆转血管死亡、保护心脑血管功能等多角度全方位证实其抑制衰老,延长寿命的显著效果。目前,烟酰胺单核苷酸的大规模合成方法主要是通过酶促反应来实现的(Burgos,E.S等人,Biochemistry,47:11086(2008);Rozenberg,A等人,J.Org.Chem.,73:9314(2008))。但是酶促反应常常涉及到多种瓶颈,如酶法高昂的成本,反应条件苛刻,生产工艺不稳定,每个批次产品指标相差大,反应产能低等。前期有机合成化学家也做了一些努力,但是效果不理想,反应收率低,工艺复杂,成本高,用到一些有毒试剂,所有这些都严格限制了这些工艺的大规模应用(Jaemoon,L等人,Chem.Commun.,729–730(1999))。此外,发酵方法可能涉及到大家比较敏感的转基因技术,并且反应过程中可能会带来内毒素超标等问题,这给产品的最终应用带来很多隐患。因此,市场对于开发一种绿色、环保、高效、稳定的烟酰胺单核苷酸合成工艺有着迫切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β-烟酰胺单核苷酸的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制备工艺存在的工艺不稳定、产品安全存在隐患以及工艺复杂等问题。本专利技术中β-烟酰胺单核苷酸的制备工艺概括如下:先将烟酰胺核糖盐(II)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磷酸化反应得到烟酰胺单核苷酸盐(III),然后在酸性条件下酸化得到目标初产物(I),再经纯化步骤后得到目标产物纯品,反应式如下:该β-烟酰胺单核苷酸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A、磷酸化反应在pH8~10的碱性水溶液中,反应体系温度为25~50℃条件下,将具有式II结构的烟酰胺核糖盐与偏磷酸盐进行磷酸化反应2~5h,得到具有式III结构的中间产物;B、酸化反应向反应溶液中加酸,调节pH值至3~5,并降低反应体系温度,将具有式III结构的中间产物酸化形成具有式I结构的β-烟酰胺单核苷酸;C、产物纯化将步骤B后的反应溶液依次经蛋白膜过滤、高压脱盐膜浓缩、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纯化、浓缩结晶后得到β-烟酰胺单核苷酸纯品。优选的,在步骤A中,式(III)中的M为钠或钾元素,偏磷酸盐为偏磷酸钠或偏磷酸钾,偏磷酸盐中的三偏磷酸钠含量以P2O5计,含量大于68%,1%的水溶液pH值为6.2。所采用的碱性水溶液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锂、氢氧化钙以及氢氧化镁水溶液中的任意一种。反应体系pH值为9,反应温度优选为30℃,反应时长为4h,通过在线反应监测,反应4小时后,原料消耗殆尽。优选的,在步骤B中,所添加的酸为无机酸或有机酸:无机酸包括盐酸、氢溴酸、氢碘酸、硫酸或磷酸;有机酸包括对甲苯磺酸、甲磺酸、苯磺酸、草酸、对溴苯磺酸、碳酸、琥珀酸、柠檬酸、苯甲酸、乙酸、马来酸、酒石酸、脂肪酸或长链脂肪酸。反应体系温度为10℃,加酸调节后,反应溶液的pH值为3.5。将反应体系温度设定为10℃的原因在于,步骤A中为碱性环境,步骤B中要求酸性反应环境,进行酸调节过程中,酸碱反应放热量较大,若不先降温容易对中间产物结构造成损害。优选的,步骤C中,所采用的蛋白膜分子量为30000-50000,高压脱盐膜为8040纳滤膜。在脱盐前,先将反应溶液加水稀释四倍,采用8040纳滤膜将其浓缩八倍;然后向浓缩中加水至第一次脱盐前体积,并采用8040纳滤膜将其浓缩八倍,而后重复该脱盐步骤至少一次。在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纯化过程中,所采用的阴离子交换树脂为201*7型阴离子树脂,样品上柱后,先用清水淋洗一遍,然后用两倍清水体积的0.003M的氯化氢水溶液洗脱产品,洗脱速度控制在1-1.5L/h,并收集产品。在浓缩结晶过程中,所采用的结晶溶液为甲醇,乙醇,异丙醇以及丙酮任意两种混合液。在结晶前,先采用低温蒸发或纳滤膜浓缩的方式浓缩收集的产品溶液,然后加入至结晶溶液中搅拌,并干燥析出的固体,得到β-烟酰胺单核苷酸纯品。专利技术的作用与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β-烟酰胺单核苷酸的制备方法,以烟酰胺核糖盐为反应初原料,仅涉及烟酰胺核糖盐磷酸化反应,以及烟酰胺单核苷酸盐的酸化反应两个主要反应步骤,所涉及的原料主要为碱液或酸液,反应过程中既无需酶进行催化,也用不到有毒试剂,更不涉及发酵方法中的转基因技术。因此,本专利技术中的β-烟酰胺单核苷酸的制备方法与酶促反应相比,原料成本低,工艺条件温和、稳定、易控,导致不同批次产品指标接近,有助于提高反应产能;与化学合成方法和发酵方法对比,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得到的产品安全性高,提高了产品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制备的β-烟酰胺单核苷酸的核磁氢谱;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制备的β-烟酰胺单核苷酸的13C核磁谱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下列实施例不应看作对本专利技术范围的限制。实施例1步骤A:制备烟酰胺单核苷酸钠盐:在2000mL的三口烧瓶中加入烟酰胺核糖氯化物(100g,0.344mol),加入1000mLpH=9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控温30℃至稳定后,加入三偏磷酸钠(STMP)(110.48g,0.361mol)反应4小时。高效液相色谱监控反应进程,HPLC显示85%的起始原料在4小时后消耗,产品烟酰胺单核苷酸的含量占比为83%。步骤B:制备烟酰胺单核苷酸将反应体系降温至10℃,加入1M盐酸,调节反应体系pH值至3.5,对烟酰胺单核苷酸钠盐进行酸化,变成具有结构I的内盐形式。步骤C:烟酰胺单核苷酸纯化加入3L水稀释反应液浓度后,先采用分子量为30000~50000的蛋白膜过滤;而后用8040纳滤膜高压脱盐浓缩至500mL后,再加水3L稀释后,继续用高压脱盐膜浓缩至500mL,重复3次后,体系残留的盐基本除尽。加水3L稀释后,加1M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pH值为8,用201*7型阴离子树脂10Kg,进行纯化分离。样品上柱后,用3L清水淋洗一遍,然后用6L0.003M的氯化氢水溶液洗脱产品,洗脱速度控制在1-1.5L/h,收集含有产品的部分1.8L。用纳滤膜浓缩至300mL后,加入甲醇/异丙醇=1:1体积比的混合液300mL后,搅拌10分钟,析出白色固体。过滤烘干后得到白色固体78g,收率68%,纯度99.5%。将得到的产品进行核磁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β-烟酰胺单核苷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A、磷酸化反应/n在pH 8~10的碱性水溶液中,反应体系温度为25~50℃条件下,将具有式II结构的烟酰胺核糖盐与偏磷酸盐进行磷酸化反应2~5h,得到具有式III结构的中间产物,反应过程如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β-烟酰胺单核苷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磷酸化反应
在pH8~10的碱性水溶液中,反应体系温度为25~50℃条件下,将具有式II结构的烟酰胺核糖盐与偏磷酸盐进行磷酸化反应2~5h,得到具有式III结构的中间产物,反应过程如下:



B、酸化反应
向反应溶液中加酸,调节pH值至3~5,并降低反应体系温度,将具有式III结构的中间产物酸化形成具有式I结构的β-烟酰胺单核苷酸:



C、产物纯化
将步骤B后的反应溶液依次经蛋白膜过滤、高压脱盐膜浓缩、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纯化、浓缩结晶后得到β-烟酰胺单核苷酸纯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β-烟酰胺单核苷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步骤A中,M为钠或钾元素,偏磷酸盐为偏磷酸钠或偏磷酸钾,
所述碱性水溶液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锂、氢氧化钙以及氢氧化镁水溶液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β-烟酰胺单核苷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步骤A中,反应体系pH值为9,反应温度为30℃,反应时长为4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β-烟酰胺单核苷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步骤A中,所述偏磷酸盐中的三偏磷酸钠含量以P2O5计,含量大于68%,1%的水溶液pH值为6.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β-烟酰胺单核苷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步骤B中,所添加的酸为无机酸或有机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钦源余建军胡健
申请(专利权)人:音芙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