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苷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466716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4: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说涉及黄芩苷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黄芩苷衍生物的分子式为:C

Baicalin derivatives and their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黄芩苷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
,具体说涉及黄芩苷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中药黄芩为唇形科草本植物黄芩(ScutellariabaicalensisGeorgi)的干燥根,性寒,味苦,归肺、胆、胃、大肠等,是一味常用的传统中药,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并将其归为上品类植物药,具有清上焦湿热,凉血安胎,解毒等功效。中医临床常用于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黄芩苷(BA)作为黄芩中含量最高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抑菌抗炎、清热解毒、螫合金属离子、镇静、降压、神经保护作用、抗变态反应、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等药理作用,而且还具有很好的抗肿瘤作用。大量的研究表明黄芩苷口服给药后被肠道菌丛水解作用生成苷元黄芩素,从而被吸收;但大鼠口服给予黄芩素后,血中几乎检测不到黄芩素的原形,而迅速出现黄芩素7位羟基葡萄糖醛酸结合物-黄芩苷。由此可见黄芩苷在体内存在着广泛的生物转化。但是黄芩苷酯水分配系数低,机体不容易吸收,在体内容易被酶代谢,抗肿瘤活性较低是制约其作为新型抗肿瘤药物应用的主要因素,为了进一步提高黄芩苷的药理活性,通过绿色化学所合成黄芩苷的新型衍生物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科学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针对肺癌、肝癌、乳腺癌的抗肿瘤活性优于黄芩苷的黄芩苷衍生物。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该黄芩苷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专利技术所述黄芩苷衍生物BAD,分子式为:C31H29NO12,结构式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黄芩苷衍生物BAD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按黄芩苷︰1-羟基苯并三氮唑︰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D-苯基丙氨酸甲酯盐酸盐=0.2~0.8︰0.3~0.9︰0.6~1.2︰1.2~1.8的摩尔比秤取该四种物质,将黄芩苷、1-羟基苯并三氮唑、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放入容器中,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溶解,得浓度为0.2~3mmol/ml的溶液,将该溶液在20~30℃下搅拌4~8h得溶液M。步骤二、将D-苯基丙氨酸甲酯盐酸盐用N,N-二甲基甲酰胺溶解,得浓度为0.6~1.8mmol/ml的溶液N,用三乙胺调节溶液N的PH值至6.5~7.5,将溶液N加入溶液M中,并在8~12分钟内升温至45~55℃进行合成反应,自加入溶液N时开始计时,合成反应进行至45~53小时时终止合成反应,得反应液G。步骤三、向反应液G中加入二氯甲烷,反应液G与二氯甲烷的体积比为1︰4~6,然后加入PH=2.5~3.5的盐酸溶液洗2~3次,再加入pH=7.8~8.8的碳酸氢钠溶液洗2~3次,最后用pH=2.5~3.5的盐酸溶液还原,取二氯甲烷层和水层中间的黄色沉淀,离心水洗,过滤,25~35℃干燥得黄芩苷衍生物BAD粗品。步骤四、将黄芩苷衍生物BAD粗品用N,N-二甲基甲酰胺溶解,采用薄层分离技术分离提纯,用乙醇洗脱,离心,上清液旋转蒸发挥干,得黄芩苷衍生物BAD纯品,纯度大于95%。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黄芩苷衍生物BAD在制备治疗肺癌、肝癌、乳腺癌药物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所述黄芩苷衍生物BAL,分子式为:C31H29NO12,结构式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黄芩苷衍生物BAL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按黄芩苷︰1-羟基苯并三氮唑︰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L-苯基丙氨酸甲酯盐酸盐=0.2~0.8︰0.3~0.9︰0.6~1.2︰1.2~1.8的摩尔比秤取该四种物质,将黄芩苷、1-羟基苯并三氮唑、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放入容器中,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溶解,得浓度为0.2~3mmol/ml的溶液,将该溶液在20~30℃下搅拌4~8h得溶液M。步骤二、将L-苯基丙氨酸甲酯盐酸盐用N,N-二甲基甲酰胺溶解,得浓度为0.6~1.8mmol/ml的溶液N,用三乙胺调节溶液N的PH值至6.5~7.5,将溶液N加入溶液M中,并在8~12分钟内升温至45~55℃进行合成反应,自加入溶液N时开始计时,合成反应进行至45~53小时时终止合成反应,得反应液G。步骤三、向反应液G中加入二氯甲烷,反应液G与二氯甲烷的体积比为1︰4~6,然后加入PH=2.5~3.5的盐酸溶液洗2~3次,再加入pH=7.8~8.8的碳酸氢钠溶液洗2~3次,最后用pH=2.5~3.5的盐酸溶液还原,取二氯甲烷层和水层中间的黄色沉淀,离心水洗,过滤,25~35℃干燥得黄芩苷衍生物BAL粗品。步骤四、将黄芩苷衍生物BAL粗品用N,N-二甲基甲酰胺溶解,采用薄层分离技术分离提纯,用乙醇洗脱,离心,上清液旋转蒸发挥干,得黄芩苷衍生物BAL纯品,纯度大于95%。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黄芩苷衍生物BAL在制备治疗肺癌、肝癌、乳腺癌药物中的应用。黄芩苷衍生物BAD的表征高效液相检测:色谱条件:色谱柱为InertsilODS-SPC18柱(4.6mm×250mm),保护柱为PhenomenexC18(4.0mm×3.0m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65︰35,流速为1ml/min,柱温30℃,进样量20μl,UV检测波长为280nm。由图1可以看出,黄芩苷衍生物BAD的出峰时间为11.13min,与黄芩苷(BA)的出峰时间为5.70min相比,出峰时间明显延长,表明黄芩苷衍生物BAD的极性小于黄芩苷(BA),这与通过合成后羧基变为酰胺键的预计相同。质谱:ESI-MS(正离子模式):m/z608.40[M+H]+,分子量:MW=607.40,分子式为C31H29NO12,核磁共振氢谱数据为:1HNMR(400MHz,DMSO)δ8.18(s,1H),8.14(d,J=7.1Hz,1H),7.65–7.55(m,2H),7.28(t,J=7.2Hz,2H),7.24–7.20(m,1H),7.20–7.15(m,4H),7.07(dd,J=10.0,4.7Hz,2H),5.05(d,J=7.6Hz,1H),4.55(dd,J=14.0,7.3Hz,1H),4.05(d,J=9.7Hz,1H),3.65(dd,J=13.4,6.7Hz,3H),3.53–3.46(m,3H),3.44(d,J=9.1Hz,1H),3.39–3.31(m,2H),3.03(d,J=7.6Hz,1H),1.19(d,J=31.7Hz,3H)。通过以上合成数据,表明所制备的化合物为黄芩苷衍生物BAD,纯度高于95%。黄芩苷衍生物BAL的表征高效液相检测: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InertsilODS-SPC18柱(4.6mm×250mm),保护柱为PhenomenexC18(4.0mm×3.0m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65︰35。流速为1ml/min,柱温30℃,进样量20μl,UV检测波长为280nm。由图2可以看出,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黄芩苷衍生物BAD,其特征在于,分子式为:C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黄芩苷衍生物BAD,其特征在于,分子式为:C31H29NO12,结构式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黄芩苷衍生物BAD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黄芩苷︰1-羟基苯并三氮唑︰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D-苯基丙氨酸甲酯盐酸盐=0.2~0.8︰0.3~0.9︰0.6~1.2︰1.2~1.8的摩尔比秤取该四种物质,将黄芩苷、1-羟基苯并三氮唑、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放入容器中,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溶解,得浓度为0.2~3mmol/ml的溶液,将该溶液在20~30℃下搅拌4~8h得溶液M;
步骤二、将D-苯基丙氨酸甲酯盐酸盐用N,N-二甲基甲酰胺溶解,得浓度为0.6~1.8mmol/ml的溶液N,用三乙胺调节溶液N的PH值至6.5~7.5,将溶液N加入溶液M中,并在8~12分钟内升温至45~55℃进行合成反应,自加入溶液N时开始计时,合成反应进行至45~53小时时终止合成反应,得反应液G;
步骤三、向反应液G中加入二氯甲烷,反应液G与二氯甲烷的体积比为1︰4~6,然后加入PH=2.5~3.5的盐酸溶液洗2~3次,再加入pH=7.8~8.8的碳酸氢钠溶液洗2~3次,最后用pH=2.5~3.5的盐酸溶液还原,取二氯甲烷层和水层中间的黄色沉淀,离心水洗,过滤,25~35℃干燥得黄芩苷衍生物BAD粗品;
步骤四、将黄芩苷衍生物BAD粗品用N,N-二甲基甲酰胺溶解,采用薄层分离技术分离提纯,用乙醇洗脱,离心,上清液旋转蒸发挥干,得黄芩苷衍生物BAD纯品,纯度大于9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芩苷衍生物BAD,其特征在于:该黄芩苷衍生物BAD在制备治疗肺癌、肝癌、乳腺癌药物中的应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领魏郁梦皮超黄玉侯益冯先虎王元园傅少志杨红茹左英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