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中医用穴位埋线针具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新型中医用穴位埋线针具。
技术介绍
穴位埋线时,需要将已消毒的医用线体,放置在针管的前端,后接针芯,左手拇、食指绷紧或提起进针部位皮肤,右手持针,刺入到所需深度,当出现针感后,边推针芯,边退针管,将羊肠线埋填在穴位的皮下组织或肌层内,但是,普通的埋线针具在埋线时的针管刺入角度和深度难以控制,如此需要使用者具有熟练的操作经验,并且在出现针感后,需要边推针芯,边退针管,从而使得针芯将医用线体推出针管,使得线体留在穴位内,其要求针芯尽量保持平衡,而普通针具在使用时,难免会产生手抖,造成针管移动时将针芯推动过大,使得线体一次性被推出针管,造成线体堆积在穴位一处,造成硬结,不利于线体吸收且给患者带来不适感,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中医用穴位埋线针具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中医用穴位埋线针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中医用穴位埋线针具,包括埋线针,所述埋线针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中医用穴位埋线针具,包括埋线针(1),其特征在于:所述埋线针(1)包括针柄(13),所述针柄(13)的一端固定连接针管(12)的一端,所述针柄(13)内滑动套接针芯(14),所述针芯(14)的一端滑动伸入针管(12)的内腔中,所述针管(12)远离针柄(13)的一端内腔中放置有医用线体(11),所述针芯(14)的另一端贯穿针柄(13)并固定安装连接盘(17),所述连接盘(17)和针柄(13)间的针芯(14)上滑动套接弹簧(15),所述弹簧(15)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针柄(13)和连接盘(17),所述连接盘(17)靠近针芯(14)的一端外壁上固定安装两个弹性卡块(1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中医用穴位埋线针具,包括埋线针(1),其特征在于:所述埋线针(1)包括针柄(13),所述针柄(13)的一端固定连接针管(12)的一端,所述针柄(13)内滑动套接针芯(14),所述针芯(14)的一端滑动伸入针管(12)的内腔中,所述针管(12)远离针柄(13)的一端内腔中放置有医用线体(11),所述针芯(14)的另一端贯穿针柄(13)并固定安装连接盘(17),所述连接盘(17)和针柄(13)间的针芯(14)上滑动套接弹簧(15),所述弹簧(15)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针柄(13)和连接盘(17),所述连接盘(17)靠近针芯(14)的一端外壁上固定安装两个弹性卡块(16),所述弹性卡块(16)位于弹簧(15)的外侧,所述针柄(13)的外壁卡接在针座(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中医用穴位埋线针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15)的内径等于针芯(14)的直径,两个所述弹性卡块(16)为弧形结构,且弹性卡块(16)的轴线和针芯(14)的轴线重合,所述弹簧(15)的外径小于弹性卡块(16)的内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中医用穴位埋线针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柄(13)靠近连接盘(17)的一端端面开有连接孔(6),所述弹簧(15)的端面固定连接连接孔(6)的内端面,所述连接孔(6)的内壁上开有两个卡槽(7),所述弹性卡块(16)靠近连接孔(6)的一端外壁上固定安装与卡槽(7)形状相同的卡勾,弹性卡块(16)与卡槽(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建锋,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俞建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