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夏重力专利>正文

铁磁料电热回转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9122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铁磁料电热回转炉,其硅碳棒(7)均匀地分布于炉体中心轴线的周围,吹风机(5)和热电偶(4)设置在炉体左端体壁上,炉体左端面中央设置有进气管(6),炉体右端体壁的中央设有人孔(17),人孔(17)的中央设有溢气管(15)和导电滑环(6),耐火砖炉衬(3)内表面构成的炉膛表面为起伏波浪状或凸起多球面状。该炉的炉体可连续旋转,物料加热均匀,温度易检测调节,制出的铁磁料具有高磁性能,可满足制造高品级永磁材料的需要,不产生污染。(*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制造铁磁材料的装置,具体为一种铁磁料电热回转炉。铁磁料是制造永磁材料的基料,国外是采用氧化铁经回转炉烧结而获得,我国是采用轧钢厂的付产品铁鳞经回转炉氧化成氧化铁,再连续经另一回转炉烧结而获得。而目前所使用的生产铁磁料的回转炉是由煤气或者重油燃烧为热源,其燃烧过程不易控制,炉膛内的温度也不易检测和调节,而制出的铁磁料的磁性能不佳(磁能积只达25KJ/m3),远远满足不了制造高磁能积永磁材料的需要,同时回转炉在烧结过程中燃烧煤气或重油时还会产生烟气污染和粉尘污染。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铁磁料电热回转炉,该电热回转炉的炉膛内的溢度易检测和调节,制出的铁磁料具有较高磁性能,可满足制备高品级永磁材料的需要,电热回转炉在烧结时不会产生烟气污染和粉尘污染。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由圆筒状的金属炉壳、炉壳内的耐火砖炉衬构成的具有炉膛的圆筒状的炉体,置于与传动装置相连接、固定于基板上的两个主动托轮上和固定于基板上的两个被动托轮上,炉膛内设置水平放置的热元件硅碳棒,炉体上并设置有向炉膛内供给氧气的吹风机和测温用的热电偶,其硅碳棒均匀地分布于炉体中心轴线的周围,供给氧气的吹风机和热电偶设置在炉体的左端,炉体左端面的中央置有与进气孔相连通的进气管,炉体的右端体壁的中央置有人孔,人孔端面的中央置有与人孔中央的溢气孔相连通的溢气管和置有与硅碳棒用导线连接的导电滑环,耐火砖炉衬的内表面呈有规则的起伏波浪状或呈有规则的凸起多球面状。本技术具有的效果和优点是1、该回转炉的炉体在传动装置与主被动托轮的作用下,可连续绕炉体中心轴线旋转,炉内的物料连续不断地充分翻动,搅拌效果好,热元件硅碳棒均匀置于炉膛内,可使炉内物料均匀地加热,加热温度易控制,并通过置于炉体左端体壁上的进气孔和进气管,向炉内提供氧气,可加大炉内物料氧化的强度,使物料氧化的充分和完全,可以使制出的铁氧体预烧料具有高磁性能,磁能积可达35KJ/m3;2、该回转炉的耐火砖炉衬内表面构成的炉膛表面为起伏波浪状或凸起多球面状,可防止物料在炉膛表面上滑动,使翻烧搅拌效果更加充分,物料在起伏的炉膛表面上移动,可防止料坯结块,从而可提高产品质量;3、该回转炉采用导电滑环供电,操作方便安全,保证了回转炉的连续运转;4、炉内的温度可自动检测和自动调节,因采用电加热,不产生烟气污染和粉尘污染,保证炉内烧结气氛良好。以下结合附图并以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以详细叙述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的左视示意图图3图1中A-A向剖面图图4图1中A-A向剖面图的另一种形式图5本技术的烧结曲线图图中1、炉壳;2、托圈;3、耐火砖炉衬;4、热电偶;5、吹风机;6、进气管;7、硅碳棒;8、炉门;9、炉门轨道;10、主动托轮;11、基板;12、支座;13、传动装置;14、基板手柄;15、溢气管;16、导电滑环;17、人孔;18、抗氧化涂层;19、被动托轮。本技术是将由金属炉壳1及炉壳1内衬有耐火砖炉衬3构成的具有筒状炉膛的圆筒状的炉体,通过炉壳1上固定的两个托圈2,置于与传动装置13相连接、固定于基板11上的两个主动托轮10上及固定于基板11上的两个被动托轮19上,炉膛内设置有水平放置的并穿过炉壁的热元件硅碳棒7,炉体上并设置有向炉膛内供氧的吹风机5和测温用的热电偶4,其特征在于其硅碳棒7均匀地分布于炉体中心轴线的周围,吹风机5和热电偶4设置在炉体的左端体壁上,炉体左端面的中央,置有与炉体体壁中央设置的进气孔相连通的进气管6,炉体右端体壁的中央设置有人孔17,人孔17端面的中央,置有与人孔17中央的溢气孔相连通的溢气管15和置有与硅碳棒7用电缆导线连接的、与导电电刷摩擦接触的导电滑环16,耐火砖炉衬3的内表面构成的炉膛表面呈有规则的起伏波浪状或呈有规则的凸起多球面状。硅碳棒7的表面涂有0.2mm厚的碳化硅基的抗氧化涂层18。当将传动装置13接通电源时,传动装置13就带动两个主动托轮10按一定方向转动,主动托轮10又带动炉体接着主动托轮转动的相反方向不停地绕炉体中心轴线旋转。固定在基板11上的两个被动托轮19不仅起着炉体的支承作用,同时也按主动托轮10的转动方向不停地转动。当使用本技术的铁磁料电热回转炉制备铁磁料时,使回转炉体以0.2-2转/分的转速缓慢旋转,并按图5给出的烧结曲线进行温度控制。新开炉时,当第一炉的炉温达800℃时,搬动基板手柄14,使之向下倾斜15°角,炉体的左端向上倾斜,将原料的加料溜槽对准进气管,将铁鳞球料一次加入炉中,搬动基板手柄14,使之恢复水平状态,炉体也恢复水平状态,再接通加热电源,使炉膛内升温,开动吹风机,通过进气管和进气孔以1-2立方米/分流量向炉内送风。炉料经2小时的氧化,炉料温度升至900℃,再经2小时由900℃升至1300℃,恒温3小时,此间为烧结阶段,要停止向炉内送风,恒温3小时后,搬动基板手柄14,使之炉体左端向下倾斜,打开炉门,出料。然后再进行第二炉的连续操作。本技术的铁磁料电热回转炉,其炉膛长2000mm,直径900mm,每炉投料400kg,日产1.2-1.5吨,年产量为360-450吨,适合中等规模生产高品级的铁磁料。权利要求1.一种铁磁料电热回转炉,是将由金属炉壳及炉壳内衬有耐火砖炉衬构成的具有筒状炉膛的圆筒状炉体,通过炉壳上固定的两个托圈,置于与传动装置相连接、固定于基板上的两个主动托轮上及固定于基板上的两个被动托轮上,炉膛内设置有水平放置的、并穿过炉壁的热元件硅碳棒,炉体上设置有向炉膛内供氧的吹风机和测温用的热电偶,其特征在于其硅碳棒(7)均匀地分布于炉体中心轴线的周围,吹风机(5)和热电偶(4)设置在炉体的左端炉体壁上,炉体左端面的中央,置有与炉体壁中央设置的进气孔相连通的进气管(6),炉体右端体壁的中央设置有人孔(17),人孔(17)端面的中央,置有与人孔(17)中央的溢气孔相连通的溢气管(15)和置有与硅碳棒(7)用电缆导线连接的、与导电电刷摩擦接触的导电滑环(16),耐火砖炉衬(3)的内表面构成的炉膛表面呈有规则的起伏波浪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磁料电热回转炉,其特征在于耐火砖炉衬(3)的内表面构成的炉膛表面呈有规则的凸起多球面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磁料电热回转炉,其特征在于硅碳棒(7)的表面涂有碳化硅基的抗氧化涂层(18)。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铁磁料电热回转炉,其硅碳棒(7)均匀地分布于炉体中心轴线的周围,吹风机(5)和热电偶(4)设置在炉体左端体壁上,炉体左端面中央设置有进气管(6),炉体右端体壁的中央设有人孔(17),人孔(17)的中央设有溢气管(15)和导电滑环(6),耐火砖炉衬(3)内表面构成的炉膛表面为起伏波浪状或凸起多球面状。该炉的炉体可连续旋转,物料加热均匀,温度易检测调节,制出的铁磁料具有高磁性能,可满足制造高品级永磁材料的需要,不产生污染。文档编号F27B7/00GK2295179SQ9721271公开日1998年10月21日 申请日期1997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1997年3月17日专利技术者夏重力 申请人:夏重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铁磁料电热回转炉,是将由金属炉壳及炉壳内衬有耐火砖炉衬构成的具有筒状炉膛的圆筒状炉体,通过炉壳上固定的两个托圈,置于与传动装置相连接、固定于基板上的两个主动托轮上及固定于基板上的两个被动托轮上,炉膛内设置有水平放置的、并穿过炉壁的热元件硅碳棒,炉体上设置有向炉膛内供氧的吹风机和测温用的热电偶,其特征在于:其硅碳棒(7)均匀地分布于炉体中心轴线的周围,吹风机(5)和热电偶(4)设置在炉体的左端炉体壁上,炉体左端面的中央,置有与炉体壁中央设置的进气孔相连通的进气管(6),炉体右端体壁的中央设置有人孔(17),人孔(17)端面的中央,置有与入孔(17)中央的溢气孔相连通的溢气管(15)和置有与硅碳棒(7)用电缆导线连接的、与导电电刷摩擦接触的导电滑环(16),耐火砖炉衬(3)的内表面构成的炉膛表面呈有规则的起伏波浪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重力
申请(专利权)人:夏重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