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导流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89300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1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尽量抑制车辆前进行驶时产生的行驶风与前轮接触的前导流板(30)。前导流板(30)具备:朝车辆前方开口且用于在车辆前进行驶时向前导流板(30)的内部空间(凹部(32e))引入空气的空气引入口(32g);将从空气引入口(32g)引入上述内部空间的空气在该内部空间内向车辆后侧且车宽方向外侧定向的引导部(立壁部(32h));以及从上述车辆的正面观察在与前轮重叠的位置朝车辆后方开口,将上述内部空间的空气朝车辆后侧向车宽方向外侧斜向排出的空气排出口(32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前导流板
本专利技术属于涉及车辆的比前轮靠近前方的下表面地设置的前导流板的

技术介绍
以往,以改善车辆的燃料消耗率为目的而对由前轮引起的气流的紊乱进行抑制。该气流的紊乱是因车辆前进行驶时通过车辆前部的地板下面到达前轮的行驶风被前轮的旋转搅乱而产生。例如专利文献1中,在车辆的比前轮轮罩靠近前方的下表面安装前导流板以使车辆(汽车)前进行驶时产生的行驶风尽可能地不接触前轮。该前导流板具有以从车辆的比前轮轮罩靠近前方的下表面向下侧突出的形式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壁部,使行驶风与该壁部接触。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7784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人等针对进一步改善空气动力特性而进行了深入分析。其结果是,明确了即使将上述专利文献1那样的前导流板设置在前轮的前侧,也会因为前轮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面通常位于比沿前导流板的上下方向延伸的壁部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一端靠近车宽方向外侧,从而使相对该前导流板的壁部通过车宽方向外侧的行驶风与前轮的车宽方向外侧部分接触。因此,可考虑在前导流板的下表面设置向下侧突出且将行驶风向车宽方向外侧引导的翅片部。该翅片部例如能通过使上述专利文献1的前导流板的壁部的车辆前侧的端面以越向车宽方向外侧越位于车辆后侧的形式倾斜从而构成。藉由这样的翅片部,使与翅片部的车辆前侧的端面接触的行驶风向车宽方向外侧偏转,从而使该被偏转的行驶风与相对于翅片部通过车宽方向外侧的行驶风一起相对于前轮通过车宽方向外侧。然而,即使在前导流板上设置上述那样的翅片部,也会因前轮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面与前导流板的翅片部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一端的位置关系,而存在被翅片部偏转的行驶风接触前轮的情况,为进一步降低车辆的空气阻力仍有改进的余地。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尽可能地抑制车辆前进行驶时产生的行驶风接触前轮的前导流板。解决问题的手段: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中以设置于车辆的比前轮靠近前方的下表面的前导流板为对象,构成为具备:空气引入口,所述空气引入口朝车辆前方开口,用于在上述车辆前进行驶时向上述前导流板的内部空间引入空气;引导部,所述引导部将从上述空气引入口引入上述内部空间的空气在该内部空间内向车辆后侧且车宽方向外侧定向;以及空气排出口,所述空气排出口从上述车辆的正面观察在与前轮重叠的位置朝车辆后方开口,将上述内部空间的空气朝车辆后侧向车宽方向外侧斜向排出。根据上述结构,从空气引入口向前导流板的内部空间引入空气,在该内部空间内利用引导部将空气向车辆后侧且车宽方向外侧定向,该被定向的空气从空气排出口朝车辆后侧向车宽方向外侧斜向排出。从空气排出口排出的空气(行驶风)能通过被引导部定向的方向而不接触前轮。又,从空气排出口排出的行驶风将相对于前导流板通过车宽方向外侧的行驶风以不与前轮接触的形式压向车宽方向外侧。因此,能尽可能地抑制行驶风与前轮接触。优选地,上述前导流板中,在上述前导流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向下侧突出且通过车辆前侧的端面将上述车辆前进行驶时产生的行驶风向车宽方向外侧引导的翅片部;上述空气排出口在上述翅片部的车辆后侧的端面开口。由此,能通过翅片部来使与翅片部的车辆前侧的端面接触的行驶风向车宽方向外侧偏转,被该翅片部偏转的行驶风将相对于前导流板通过车宽方向外侧的行驶风压向车宽方向外侧。此处,在前导流板不具备空气引入口、引导部以及空气排出口的结构中,被翅片部偏转的行驶风有时会接触前轮。但是,本专利技术中,从空气排出口排出的空气(行驶风)将被翅片部偏转的行驶风以不与前轮接触的形式压向车宽方向外侧。藉此,相对于前导流板通过车宽方向外侧的行驶风也以不与前轮接触的形式被压向车宽方向外侧。又,空气排出口在翅片部的车辆后侧的端面开口,由此使空气排出口的开口面积变大,从而能增加来自空气排出口的空气的排出量。藉此,被翅片部偏转的行驶风更加难以接触前轮。优选地,上述前导流板中,上述空气排出口位于比上述空气引入口靠近车宽方向外侧处。由此,被引导部向车辆后侧且车宽方向外侧定向的空气顺畅且有力地从空气排出口朝后侧向车宽方向外侧斜向排出,能有效地抑制从空气排出口排出的行驶风与前轮接触。又,从空气排出口排出的行驶风能将相对于前导流板通过车宽方向外侧的行驶风良好地压向车宽方向外侧。上述前导流板的一实施形态中,上述前导流板由上侧构件与下侧构件上下两构件构成;上述下侧构件在其周缘部固定于上述上侧构件,并在该周缘部以外的部分上具有钩挂于上述上侧构件的钩挂部。即,前导流板的下侧构件通常由合成橡胶等那样的软质合成树脂构成,因此下侧构件的周缘部以外的部分(尤其是中央部及其邻近部分)容易向下侧位移。因此,在下侧构件的周缘部以外的部分上设置钩挂部并将该钩挂部钩挂于上侧构件,由此能防止下侧构件的周缘部以外的部分向下侧位移。优选地,上述一实施形态中,上述引导部由在上述下侧构件上竖立设置的立壁部构成;上述钩挂部设置于上述立壁部的上端面。由此,能通过钩挂部来防止下侧构件的周缘部以外的部分向下侧位移,还能防止引导部(立壁部)的变形,并切实地将空气向车辆后侧且车宽方向外侧定向。专利技术效果:如以上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前导流板,能尽可能地抑制车辆前进行驶时产生的行驶风接触前轮。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设置有本专利技术实施形态的前导流板的车辆的前部的一部分(左前侧部分)的立体图;图2是上述车辆的左前侧部分的主视图;图3是上述车辆的左前侧部分的仰视图;图4是从车辆后侧观察前导流板以及挡泥板的车辆前侧部分的下部的图;图5是示出前导流板的上侧构件、下侧构件及夹扣(clip)的立体分解图;图6是示出前导流板的下侧构件的立体图;图7A是示出将与本实施形态的前导流板相同的前导流板设置于车辆的比前轮靠近前方的下表面并测量前轮的前侧部分的压力而得到的结果和行驶风的流动的图;图7B是示出代替图7A的前导流板地将不具备空气引入口、立壁部及空气排出口的前导流板(形状与图7A的前导流板相同)设置于与图7A相同车辆的相同位置并测量前轮的前侧部分的压力而得到的结果和行驶风的流动的图;符号说明:1 车辆;3 前轮;8 前轮轮罩(frontwheelhouse);30 前导流板(frontdeflector);31 上侧构件;32 下侧构件;32c 钩挂部;32e 凹部(内部空间);32f 翅片部;32g 空气引入口;32h 立壁部(引导部);32i 空气排出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态。图1~图3示出了设置有本专利技术实施形态的前导流板30的车辆1(本实施形态中为汽车)的前部2的一部分(左前侧部分)。以下,将对车辆1而言的前、后、左、右、上以及下分别简称为前、后、左、右、上以及下。又,以下说明中左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导流板,其特征在于,/n是设置于车辆的比前轮靠近前方的下表面的前导流板,/n具备:/n空气引入口,所述空气引入口朝车辆前方开口,用于在所述车辆前进行驶时向所述前导流板的内部空间引入空气;/n引导部,所述引导部将从所述空气引入口引入所述内部空间的空气在该内部空间内向车辆后侧且车宽方向外侧定向;以及/n空气排出口,所述空气排出口从所述车辆的正面观察在与前轮重叠的位置朝车辆后方开口,将所述内部空间的空气朝车辆后侧向车宽方向外侧斜向排出。/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226 JP 2018-2428581.一种前导流板,其特征在于,
是设置于车辆的比前轮靠近前方的下表面的前导流板,
具备:
空气引入口,所述空气引入口朝车辆前方开口,用于在所述车辆前进行驶时向所述前导流板的内部空间引入空气;
引导部,所述引导部将从所述空气引入口引入所述内部空间的空气在该内部空间内向车辆后侧且车宽方向外侧定向;以及
空气排出口,所述空气排出口从所述车辆的正面观察在与前轮重叠的位置朝车辆后方开口,将所述内部空间的空气朝车辆后侧向车宽方向外侧斜向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导流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前导流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向下侧突出且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田章博别所正昭野村健太郎和泉洋平渡边贵史
申请(专利权)人: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