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电磁式真空电磁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74751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性电磁式真空电磁阀,包括阀体、通气盖以及电磁组件,通气盖上设有进气管和出气管,电磁组件设置在阀体内,通气盖内设有进气管和出气管相通的通气道,在出气管的内端口位置设有过滤机构,进气管内端口位置设有封板,封板连接在一复位弹性机构上抵接在进气管的内端口上,电磁组件通电产生磁力控制复位弹性机构对封板的运动。这样便实现了结构可靠以及具备过滤功能的技术效果,从而可避免杂质进入发动机中,而且结构严密可靠耐用。

Linear electromagnetic vacuum solenoid val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性电磁式真空电磁阀
本技术涉及一种滚筒式模切机上的废纸清理结构,具体涉及一种线性电磁式真空电磁阀。
技术介绍
在带有废气再循环系统的汽车发动机中,需要一个控制EGR系统真空度的真空电磁阀,该真空电磁阀通常要安装到汽车发动机舱内部,而真空调节过程中并没有对空气过滤,导致真空中的杂质进入发动机中,影响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并且现有的真空电磁阀的结构不够可靠存在真空泄露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可靠以及具备过滤功能的线性电磁式真空电磁阀。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性电磁式真空电磁阀,包括阀体、通气盖以及电磁组件,所述的通气盖上设有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的电磁组件设置在所述的阀体内,所述的通气盖内设有进气管和出气管相通的通气道,在所述出气管的内端口位置设有过滤机构,所述的进气管内端口位置设有封板,所述的封板连接在一复位弹性机构上抵接在所述进气管的内端口上,所述电磁组件通电产生磁力控制所述复位弹性机构对所述封板的运动。在所述的通气盖内设有隔绝盖,所述的进气管内端延伸至所述隔绝盖的内腔,隔绝盖上设有通过孔,该隔绝盖的外壁和所述的通气盖端口之间连接有隔绝橡胶环,所述的隔绝盖上端架有撑开弹簧,使通气盖外壁、隔绝橡胶环以及通气盖内壁之间形成间隔,该间隔与所述通过孔以及隔绝盖内腔形成所述的通气道。所述的复位弹性机构包括与所述封板连接的阀口开闭盖、导磁座、铁块、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阀口开闭盖的内腔和所述导磁座的外壁之间设有所述的第一弹簧,所述的铁块包裹有橡胶置于所述的导磁座的内腔中,所述铁块和所述导磁座的内壁之间设置所述第二弹簧,在所述的导磁座开口位置设有缓冲垫片,该缓冲垫片与所述导磁座的开口端和铁块连接。所述的缓冲垫片呈方框形,该缓冲垫片的四个边分别朝内侧延伸出连接部,该连接部呈向上倾斜设置。所述的电磁组件包括线圈架,在该线圈架上套接有线圈。所述的过滤机构包括一呈圆锥形的过滤网,所述的所述出气管的内端口设有与过滤网相匹配的凹槽,所述过滤网设置在该凹槽中。本技术的这种结构,相比现有的真空阀具有可过滤的结构,同时电磁组件没有通电的情况下进气管的端口由封板通过复位弹性机构的力堵塞住,电磁组件通电后产生磁力,克服复位弹性机构的弹力,使封板下移打开进气管的端口,使进出气管相通,这样便实现了结构可靠以及具备过滤功能的技术效果,从而可避免杂质进入发动机中,而且结构可靠耐用。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剖切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内部结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通气盖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隔绝盖的立体视图;图6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缓冲垫片的立体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具体的描述。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线性电磁式真空电磁阀,包括阀体1、通气盖2以及电磁组件3,通气盖2上设有进气管21和出气管22,电磁组件3设置在阀体1内,通气盖2内设有进气管21和出气管22相通的通气道4,在出气管22的内端口位置设有过滤机构5,进气管21内端口位置设有橡胶材质的封板6,封板6连接在一复位弹性机构7上后受力抵接在进气管21的内端口上,电磁组件3通电产生磁力控制复位弹性机构7对封板6的运动使之开启出气管22的端口,使得进出管通气。在通气盖2内设有隔绝盖8,进气管21内端延伸至隔绝盖8的内腔,隔绝盖8上设有通过孔81,该隔绝盖8的外壁和通气盖2端口之间连接有隔绝橡胶环10,隔绝盖8上端架有撑开弹簧9,使通气盖2外壁、隔绝橡胶环10以及通气盖2内壁之间形成间隔,该间隔与通过孔81以及隔绝盖8内腔形成通气道4。这样的结构可使隔绝盖8和通气盖2之间所形成的通气道4结构更加紧密,提高结构的可靠性。复位弹性机构7包括与封板6连接的阀口开闭盖71、导磁座72、铁块73、第一弹簧74和第二弹簧75,阀口开闭盖71的内腔和导磁座72的外壁之间设有第一弹簧74,铁块73包裹有橡胶置于导磁座的内腔中,铁块73和导磁座72的内壁之间设置第二弹簧75,在导磁座72开口位置设有缓冲垫片76,该缓冲垫片76与导磁座72的开口端和铁块73连接。通过这样的结构可使电磁组件3在通电时需要克服第一弹簧74和第二弹簧75的弹力将铁块73以及导磁座72以及阀口开闭盖71一同吸附压缩,使得进气管21的端口打开,打通通气道4,电磁组件3不通电时,在第一弹簧74和第二弹簧75的力将封板6推压在进气管21的端口上,使通气道4关闭,该结构可靠断电后及时复位关闭通气道4,从而提高结构的可靠性。缓冲垫片76呈方框形,该缓冲垫片76的四个边分别朝内侧延伸出连接部761,连接部761与铁块之间通过卡嵌配合连接,该连接部761呈向上倾斜设置。该缓冲垫片76可使铁块73保持在导磁座72的内腔中,同时连接部的倾斜设置具有缓冲和复位功能,可降低部件磨损和辅助复位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整体结构的可靠性。电磁组件3包括线圈架31,在该线圈架31上套接有线圈。线圈架包括中间绕接柱311以及对称两侧的限位侧板312,该结构可使线圈绕接更加可靠稳定。过滤机构5包括一呈圆锥形的过滤网5,出气管22的内端口设有与过滤网相匹配的凹槽221,过滤网设置在该凹槽221中。通过该结构可使空气中的杂质集中在锥形的过滤网5中,从而避免杂质进入发动机中,提高发动机工作的安全性。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的真空阀具有可过滤的结构,同时电磁组件3没有通电的情况下进气管21的端口由封板6通过复位弹性机构7的力堵塞住,电磁组件3通电后产生磁力,克服复位弹性机构7的弹力,使封板6下移打开进气管21的端口,使进出气管22相通,这样便实现了结构可靠以及具备过滤功能的技术效果,从而可避免杂质进入发动机中,而且结构严密可靠耐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性电磁式真空电磁阀,包括阀体、通气盖以及电磁组件,所述的通气盖上设有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的电磁组件设置在所述的阀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气盖内设有进气管和出气管相通的通气道,在所述出气管的内端口位置设有过滤机构,所述的进气管内端口位置设有封板,所述的封板连接在一复位弹性机构上抵接在所述进气管的内端口上,所述电磁组件通电产生磁力控制所述复位弹性机构对所述封板的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性电磁式真空电磁阀,包括阀体、通气盖以及电磁组件,所述的通气盖上设有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的电磁组件设置在所述的阀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气盖内设有进气管和出气管相通的通气道,在所述出气管的内端口位置设有过滤机构,所述的进气管内端口位置设有封板,所述的封板连接在一复位弹性机构上抵接在所述进气管的内端口上,所述电磁组件通电产生磁力控制所述复位弹性机构对所述封板的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电磁式真空电磁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通气盖内设有隔绝盖,所述的进气管内端延伸至所述隔绝盖的内腔,隔绝盖上设有通过孔,该隔绝盖的外壁和所述的通气盖端口之间连接有隔绝橡胶环,所述的隔绝盖上端架有撑开弹簧,使通气盖外壁、隔绝橡胶环以及通气盖内壁之间形成间隔,该间隔与所述通过孔以及隔绝盖内腔形成所述的通气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电磁式真空电磁阀,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锦考陈慈周宇翔张晓峰徐良首
申请(专利权)人:瑞安市阳宇机动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