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替代燃料的分布式能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773714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6: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替代燃料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包括进气道、排气道、一号燃气喷射阀、二号燃气喷射阀、氢气干燥器、进气门、排气门、活塞、光热太阳能组件、金属氧化物催化装置、氢气收集装置、进气歧管、烟气‑热水型溴化锂机组、烟气‑热水型换热器、排烟管道、内燃机发电机组、气缸和烟气管道;利用太阳能光伏光热阵列和催化剂使水在高温下分解产生氢气,以氢气和天然气作为内燃发电机组的燃料,在进气歧管喷射氢气,氢气经过干燥后进入进气道,利用替代燃料提高分布式能源的经济性。内燃发电机组的排烟首先通过烟气‑热水型溴化锂机组,做功后的烟气再通过烟气‑热水型型换热器之后排向大气,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

A distributed energy system using alternative fue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替代燃料的分布式能源系统
本技术涉及分布式能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替代燃料的分布式能源系统。
技术介绍
分布式能源越来越受到重视,如公告号为CN108870802A,公开日为2018年11月23日的中国专利申请,分布式供能的倡议天然气热电联产作为其中一种有效的节能环保的供能方式因而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广泛重视和应用。内燃机燃用替代燃料的难点在于,首先需要对内燃机的结构进行适当的改造,并控制原燃料与替代燃料的比例是燃用替代燃料的难点所在,控制若有偏差将导致发动机负荷不准,本文,采用多模式调速控制,精确控制燃料的喷射量,并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提高分布式能源的经济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应用替代燃料的分布式能源系统,解决分布式能源系统燃料价格较贵,整体运行经济性较差的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替代燃料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其特征是,包括进气道、排气道、一号燃气喷射阀、二号燃气喷射阀、氢气干燥器、进气门、排气门、活塞、光热太阳能组件、金属氧化物催化装置、氢气收集装置、进气歧管、烟气-热水型溴化锂机组、烟气-热水型换热器、排烟管道、内燃机发电机组、气缸和烟气管道;所述光热太阳能组件、金属氧化物催化装置、氢气收集装置依次连接,所述进气歧管上安装有二号燃气喷射阀,所述氢气收集装置与二号燃气喷射阀连接,所述进气歧管上安装有氢气干燥器,所述进气歧管与进气道连通,所述进气道上安装有一号燃气喷射阀和进气门,且进气道与排气道连通,所述排气道上安装有排气门,所述排气道与烟气管道连通,所述烟气管道与烟气-热水型溴化锂机组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烟气-热水型溴化锂机组的排气口通过排烟管道与烟气-热水型换热器连通,所述进气道通过活塞与内燃机发电机组的气缸连通,所述内燃机发电机组的缸套水出口与烟气-热水型溴化锂机组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烟气-热水型溴化锂机组的出水口通过烟气-热水型换热器与内燃机发电机组的缸套水进口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内燃机发电机组的缸套水出口设置有循环水泵。进一步的,所述烟气-热水型换热器的排气口设置有消音器连接。对原内燃机进行改装,在进气歧管处加装二号燃气喷射阀,通过进气歧管喷射氢气替代燃料,氢气通过氢气干燥器之后与天然气混合后进入气缸。过程如下:光热太阳能组件与金属氧化物催化装置使水在高温下分解产生的氢气利用氢气收集装置进行收集,氢气通过二号燃气喷射阀喷入进气歧管并通过氢气干燥器进入进气道,天然气通过一号燃气喷射阀进入进气道与氢气混合,之后通过进气门进入气缸,排出的烟气通过烟气管道进入烟气-热水型溴化锂机组,做功后的烟气通过烟气-热水型换热器加热缸套水后通过消音器排向大气,内燃机发电机组的缸套水通过循环水泵进入烟气-热水型溴化锂机组作为烟气-热水型溴化锂机组的一路热源。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技术利用太阳能光伏光热阵列和催化剂使水在高温下分解产生氢气,以氢气和天然气作为内燃发电机组的燃料,在进气歧管喷射氢气,氢气经过干燥后进入进气道,利用替代燃料提高分布式能源的经济性。内燃发电机组的排烟首先通过烟气-热水型溴化锂机组,做功后的烟气再通过烟气-热水型型换热器之后排向大气,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进气道1、排气道2、一号燃气喷射阀3、二号燃气喷射阀4、氢气干燥器5、进气门6、排气门7、活塞8、循环水泵9、光热太阳能组件10、金属氧化物催化装置11、氢气收集装置12、进气歧管13、烟气-热水型溴化锂机组14、烟气-热水型换热器15、排烟管道16、消音器17、内燃机发电机组18、气缸19、烟气管道2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的应用替代燃料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包括进气道1、排气道2、一号燃气喷射阀3、二号燃气喷射阀4、氢气干燥器5、进气门6、排气门7、活塞8、光热太阳能组件10、金属氧化物催化装置11、氢气收集装置12、进气歧管13、烟气-热水型溴化锂机组14、烟气-热水型换热器15、排烟管道16、内燃机发电机组18、气缸19和烟气管道20;光热太阳能组件10、金属氧化物催化装置11、氢气收集装置12依次连接,进气歧管13上安装有二号燃气喷射阀4,氢气收集装置12与二号燃气喷射阀4连接,进气歧管13上安装有氢气干燥器5,进气歧管13与进气道1连通,进气道1上安装有一号燃气喷射阀3和进气门6,且进气道1与排气道2连通,排气道2上安装有排气门7,排气道2与烟气管道20连通,烟气管道20与烟气-热水型溴化锂机组14的进气口连接,烟气-热水型溴化锂机组14的排气口通过排烟管道16与烟气-热水型换热器15连通,烟气-热水型换热器15的排气口设置有消音器17连接,进气道1通过活塞8与内燃机发电机组18的气缸19连通,内燃机发电机组18的缸套水出口与烟气-热水型溴化锂机组14的进水口连通,且在内燃机发电机组18的缸套水出口设置有循环水泵9,烟气-热水型溴化锂机组14的出水口通过烟气-热水型换热器15与内燃机发电机组18的缸套水进口连通。对原内燃机进行改装,在进气歧管13处加装二号燃气喷射阀4,通过进气歧管13喷射氢气替代燃料,氢气通过氢气干燥器5之后与天然气混合后进入气缸19。工作过程如下:光热太阳能组件10与金属氧化物催化装置11使水在高温下分解产生的氢气利用氢气收集装置12进行收集,氢气通过二号燃气喷射阀4喷入进气歧管13并通过氢气干燥器5进入进气道1,天然气通过一号燃气喷射阀3进入进气道1与氢气混合,之后通过进气门6进入气缸19,排出的烟气通过烟气管道20进入烟气-热水型溴化锂机组14,做功后的烟气通过烟气-热水型换热器15加热缸套水后通过消音器17排向大气,内燃机发电机组18的缸套水通过循环水泵9进入烟气-热水型溴化锂机组14作为烟气-热水型溴化锂机组14的一路热源。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一号”、“二号”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一号”、“二号”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虽然本技术已以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任何熟悉该项技术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替代燃料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其特征是,包括进气道(1)、排气道(2)、一号燃气喷射阀(3)、二号燃气喷射阀(4)、氢气干燥器(5)、进气门(6)、排气门(7)、活塞(8)、光热太阳能组件(10)、金属氧化物催化装置(11)、氢气收集装置(12)、进气歧管(13)、烟气-热水型溴化锂机组(14)、烟气-热水型换热器(15)、排烟管道(16)、内燃机发电机组(18)、气缸(19)和烟气管道(20);所述光热太阳能组件(10)、金属氧化物催化装置(11)、氢气收集装置(12)依次连接,所述进气歧管(13)上安装有二号燃气喷射阀(4),所述氢气收集装置(12)与二号燃气喷射阀(4)连接,所述进气歧管(13)上安装有氢气干燥器(5),所述进气歧管(13)与进气道(1)连通,所述进气道(1)上安装有一号燃气喷射阀(3)和进气门(6),且进气道(1)与排气道(2)连通,所述排气道(2)上安装有排气门(7),所述排气道(2)与烟气管道(20)连通,所述烟气管道(20)与烟气-热水型溴化锂机组(14)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烟气-热水型溴化锂机组(14)的排气口通过排烟管道(16)与烟气-热水型换热器(15)连通,所述进气道(1)通过活塞(8)与内燃机发电机组(18)的气缸(19)连通,所述内燃机发电机组(18)的缸套水出口与烟气-热水型溴化锂机组(14)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烟气-热水型溴化锂机组(14)的出水口通过烟气-热水型换热器(15)与内燃机发电机组(18)的缸套水进口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替代燃料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其特征是,包括进气道(1)、排气道(2)、一号燃气喷射阀(3)、二号燃气喷射阀(4)、氢气干燥器(5)、进气门(6)、排气门(7)、活塞(8)、光热太阳能组件(10)、金属氧化物催化装置(11)、氢气收集装置(12)、进气歧管(13)、烟气-热水型溴化锂机组(14)、烟气-热水型换热器(15)、排烟管道(16)、内燃机发电机组(18)、气缸(19)和烟气管道(20);所述光热太阳能组件(10)、金属氧化物催化装置(11)、氢气收集装置(12)依次连接,所述进气歧管(13)上安装有二号燃气喷射阀(4),所述氢气收集装置(12)与二号燃气喷射阀(4)连接,所述进气歧管(13)上安装有氢气干燥器(5),所述进气歧管(13)与进气道(1)连通,所述进气道(1)上安装有一号燃气喷射阀(3)和进气门(6),且进气道(1)与排气道(2)连通,所述排气道(2)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慧锋周宇昊王勇郭敏张钟平刘心喜贾小伟
申请(专利权)人: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