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汪志友专利>正文

一种磨推式内燃发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02117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磨推式内燃引擎装置,属于内燃发动机领域,其机电结构包括(1)气缸;(2)与气缸连接的防回火燃料及氧化剂进气、点火、排气、过滤和净化;(3)固定在气缸的中心轴;(4)上磨盘,圆形,圆心与中心轴滑动贴合、侧面与气缸内壁滑动贴合,其下盘面具有沟槽状构造并伸入到气缸内,上盘面与挡板连接、且位于气缸外、并与转轴同步运动,含运动控制机构;(5)下磨盘,圆形,侧面滑动贴合在气缸内壁、上盘面具有沟槽状构造且通过套环套在转轴上并通过弹性装置与上磨盘连接;其显著特征是内燃机连续做功、输出功率为线性,很好地解决了现有转子发动机面临的技术难题。

A kind of grinding and push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磨推式内燃发动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燃发动机,具体涉及的是一种磨推式内燃发动机。
技术介绍
内燃发动机或内燃机,是一种动力机械,它是通过使燃料在机器内部燃烧,即将还原性气体(燃料)与氧化性气体(空气或压缩空气)混合并使之在机器内部燃烧,从而将其放出的热能直接转换为动力的热力发动设备。内燃机不仅包括往复活塞式内燃机、旋转活塞式发动机和自由活塞式发动机,也包括旋转叶轮式的喷气式发动机,但大体可分为活塞式和转子式。活塞式内燃机,以往复活塞式最为普遍,是依靠曲轴连杆机构带动活塞在气缸内作往复运动的机制,驱动从动机械工作;一开始,燃料混合气在汽缸内燃烧,释放出的热能使汽缸内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燃气膨胀推动活塞、再通过曲柄连杆机构或其他机构将机械功输出,从而实现内燃机进气、压缩、做功和排气过程,将燃料的内在化学能转化成机械动能。该种内燃机虽然输出功率较大,但结构复杂,工作时容易产生强烈的振动,因而磨损较为严重。转子内燃机或转子发动机,是直接依靠燃烧产生的高压气体推动转子在气缸内旋转,实现内燃机进气、压缩、做功和排气过程,从而对外输出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磨推式内燃引擎装置及关联系统,包括(1)气缸(chamber);(2)与气缸连接的防回火燃料及氧化剂进气(fuel and oxidant injection, inlet)装置、装置与点火(ignition)装置、排气装置(outlet)、排气过滤(filter)装置和排气净化装置;(3)固定在气缸的中心轴(central axis);(4)上磨盘(upper plate), 圆形,圆心与中心轴滑动贴合、侧面与气缸内壁滑动贴合, 其下盘面具有沟槽状构造并伸入到气缸内,上盘面与挡板连接、且位于气缸外、并与转轴 同步运动, 含运动控制机构;(5)下磨盘(lower plate), 圆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磨推式内燃引擎装置及关联系统,包括(1)气缸(chamber);(2)与气缸连接的防回火燃料及氧化剂进气(fuelandoxidantinjection,inlet)装置、装置与点火(ignition)装置、排气装置(outlet)、排气过滤(filter)装置和排气净化装置;(3)固定在气缸的中心轴(centralaxis);(4)上磨盘(upperplate),圆形,圆心与中心轴滑动贴合、侧面与气缸内壁滑动贴合,其下盘面具有沟槽状构造并伸入到气缸内,上盘面与挡板连接、且位于气缸外、并与转轴同步运动,含运动控制机构;(5)下磨盘(lowerplate),圆形,侧面滑动贴合在气缸内壁、上盘面具有沟槽状构造且通过套环套在转轴上并通过弹性装置与上磨盘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推式内燃引擎装置及关联系统,其特征还包括还包括位于气缸外、且与第一进气通道连通的燃料及氧化剂进气系统,所述转轴上开设有球形槽,所述进气系统通过气管与第一进气通道连通,并且该气管上还设有与球形槽相匹配的球体,所述燃料供气系统上还设有防回火气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推式内燃引擎装置及关联系统,其特征还包括上磨盘上带有沿中心轴转动及螺旋流动的燃料及氧化剂系列流体通道,通道入口设计有隔板多路开关阵列,每次允许一个入口打开,而同时其它入口则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推式内燃引擎装置及关联系统,其特征还包括上磨盘上带有沿中心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志友
申请(专利权)人:汪志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