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循环式柴油机环保型尾气净化装置,包括螺旋管,所述螺旋管的外壁上连通有入气管,且螺旋管的中间位置处连通有出气管,所述螺旋管的内部一侧嵌设有第一催化剂,另一侧嵌设有第二催化剂,且第一催化剂和第二催化剂均呈多段式结构,且每段均嵌设于螺旋管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当尾气通过入气管进入螺旋管中时,在螺旋管中进行沿螺旋管内径的运动,尾气在螺旋管中先经过第一催化剂进行第一步的处理,随后经过第二催化剂进行第二步的处理,在绕螺旋管一圈后,尾气再次通过第一催化剂进行第二次的催化处理,以此循环,尾气在螺旋管中多次通过第一催化剂和第二催化剂,从而提升装置对于尾气的处理程度,以此提升装置的工作效率。
A kind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xhaust gas purification device for diesel eng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式柴油机环保型尾气净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尾气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循环式柴油机环保型尾气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尾气多指汽车尾气,即汽车从排气管排出的废气。汽车尾气是空气污染的另一重大因素,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氧化氮以及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的其他一些固体颗粒,尤其是含铅汽油,对人体的危害更大。不同的车也有着不同的气味。汽修专家提示,正常尾气应是无色、无怪味的,而不同颜色不同味道的汽车尾气很可能表明车辆本身正面临一些故障。然而现有的尾气处理装置大多呈圆筒状,尾气从圆筒一端进入,从另一端直接流出,由于所经历的运动路程较短,导致尾气存在处理不够完全的情况,从而降低了为期处理装置的效果;并且现有的圆筒状尾气处理器不仅体积较大,且内部催化剂的更换存在一定不便,导致长时间使用后,装置失去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尾气处理装置处理效果不理想及催化剂更换不便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循环式柴油机环保型尾气净化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循环式柴油机环保型尾气净化装置,包括螺旋管,所述螺旋管的外壁上连通有入气管,且螺旋管的中间位置处连通有出气管,所述螺旋管的内部一侧嵌设有第一催化剂,另一侧嵌设有第二催化剂,且第一催化剂和第二催化剂均呈多段式结构,且每段均嵌设于螺旋管的内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螺旋管的顶部中线位置处开设有凹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凹槽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密封圈,并且橡胶密封圈与螺旋管顶部贴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出气管位于螺旋管的下方。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固定板的底部焊接有两个连接板,且两个连接板关于固定板的中线对称设置,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均焊接有凸块,且两个连接板的中心位置处弹性连接有挤压弹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两个凸块关于固定板的中线对称设置,且两个凸块的侧视面呈直角梯形结构,并且两个凸块的斜边远离挤压弹簧的一侧。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当尾气通过入气管进入螺旋管中时,在螺旋管中进行沿螺旋管内径的运动,尾气在螺旋管中先经过第一催化剂进行第一步的处理,随后经过第二催化剂进行第二步的处理,在绕螺旋管一圈后,尾气再次通过第一催化剂进行第二次的催化处理,以此循环,尾气在螺旋管中多次通过第一催化剂和第二催化剂,从而提升装置对于尾气的处理程度,以此提升装置的工作效率。2、本技术中,将两个凸块向挤压弹簧的一侧进行推挤,从而使得凸块失去对于螺旋管底部的卡接作用,将固定板向上进行拉动,从而将固定板底部固定连接的第一催化剂和第二催化剂取出,在更换新的催化剂后,将其放入原本的位置,将固定板向下按压,在凸块划过内壁到达螺旋管的底部时,凸块对螺旋管进行卡接,通过橡胶密封圈的相互配合从而保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保证对尾气的催化正常进行,以此实现对于催化剂的便捷更换,提升装置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水平剖视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侧视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纵剖图;图例说明:1、螺旋管;2、入气管;3、出气管;4、第一催化剂;5、第二催化剂;6、固定板;7、橡胶密封圈;8、凹槽;9、连接板;10、凸块;11、挤压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循环式柴油机环保型尾气净化装置,包括螺旋管1,螺旋管1俯视面呈键槽状,通过扁平设置的螺旋管1减小净化装置的体积,螺旋管1的外壁上连通有入气管2,且螺旋管1的中间位置处连通有出气管3,出气管3位于螺旋管1的下方,螺旋管1的内部一侧嵌设有第一催化剂4,另一侧嵌设有第二催化剂5,且第一催化剂4和第二催化剂5均呈多段式结构,且每段均嵌设于螺旋管1的内部。具体的,如图2所示,螺旋管1的顶部中线位置处开设有凹槽8,凹槽8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板6,且固定板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密封圈7,并且橡胶密封圈7与螺旋管1顶部贴合,通过橡胶密封圈7保持装置内部气密性良好。具体的,如图2和图3所示,固定板6的底部焊接有两个连接板9,两个连接板9的长度与凹槽8底部到螺旋管1底部距离相等,且两个连接板9关于固定板6的中线对称设置,连接板9的底部均焊接有凸块10,且两个连接板9的中心位置处弹性连接有挤压弹簧11,两个凸块10关于固定板6的中线对称设置,且两个凸块10的侧视面呈直角梯形结构,并且两个凸块10的斜边远离挤压弹簧11的一侧,且凸块10底边较小的一侧位于较长一侧下方,使得凸块10在螺旋管1中向下运动时更加便捷。工作原理:使用时,当尾气通过入气管2进入螺旋管1中时,在螺旋管1中进行沿螺旋管1内径的运动,尾气在螺旋管1中先经过第一催化剂4进行第一步的处理,随后经过第二催化剂5进行第二步的处理,在绕螺旋管1一圈后,尾气再次通过第一催化剂4进行第二次的催化处理,以此循环,尾气在螺旋管1中多次通过第一催化剂4和第二催化剂5,从而提升装置对于尾气的处理程度,以此提升装置的工作效率;在需要进行催化剂的更换时,将两个凸块10向挤压弹簧11的一侧进行推挤,从而使得凸块10失去对于螺旋管1底部的卡接作用,将固定板6向上进行拉动,从而将固定板6底部固定连接的第一催化剂4和第二催化剂5取出,在更换新的催化剂后,将其放入原本的位置,将固定板6向下按压,在凸块10划过内壁到达螺旋管1的底部时,凸块10对螺旋管1进行卡接,通过橡胶密封圈7的相互配合从而保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保证对尾气的催化正常进行,以此实现对于催化剂的便捷更换,提升装置实用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循环式柴油机环保型尾气净化装置,包括螺旋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管(1)的外壁上连通有入气管(2),且螺旋管(1)的中间位置处连通有出气管(3),所述螺旋管(1)的内部一侧嵌设有第一催化剂(4),另一侧嵌设有第二催化剂(5),且第一催化剂(4)和第二催化剂(5)均呈多段式结构,且每段均嵌设于螺旋管(1)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式柴油机环保型尾气净化装置,包括螺旋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管(1)的外壁上连通有入气管(2),且螺旋管(1)的中间位置处连通有出气管(3),所述螺旋管(1)的内部一侧嵌设有第一催化剂(4),另一侧嵌设有第二催化剂(5),且第一催化剂(4)和第二催化剂(5)均呈多段式结构,且每段均嵌设于螺旋管(1)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式柴油机环保型尾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管(1)的顶部中线位置处开设有凹槽(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循环式柴油机环保型尾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8)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板(6),且固定板(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密封圈(7),并且橡胶密封圈(7)与螺旋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林峰,许玲玲,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依柯卡特排放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