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州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横隔板式的动态可调节新型鱼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7173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鱼道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横隔板式的动态可调节新型鱼道,包括鱼道主体、拉动机构、推动机构、动力组件和支撑组件;所述鱼道主体的材质为亚克力板,所述鱼道主体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两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组成的内腔为鱼道,所述第一侧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挡水板,所述固定挡水板的数量不小于四个,所述第二侧板的内侧活动连接有移动挡水板。该基于横隔板式的动态可调节新型鱼道,通过动力组件带动推动机构转动,进而带动拉动机构发生位移,通过拉动结构带动移动挡水板发生角度变化,进而使鱼道的内部形态发生变化,有利于不同的鱼类从鱼道中洄游。

Dynamic adjustable fishway based on diaphragm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横隔板式的动态可调节新型鱼道
本技术涉及鱼道
,具体为基于横隔板式的动态可调节新型鱼道。
技术介绍
随着生物多样性的日益减少,人们已经意识到要保护生态,维持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保护濒危物种。然而就当前传统鱼道来看,每年在鱼道溯游上因不适应流速而死去的珍稀鱼类数不胜数。因此改进鱼道已迫在眉睫。鱼道对于减缓大坝的阻隔影响,帮助恢复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在河流中自由洄游具有重要意义。但对现有设施的调研表明,我国大部分鱼道运行情况并不理想。于是提高鱼道的设计水平,加强过鱼有效性,对于保护河流生态、促进水利水电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鱼道通常是固定的,不能根据不同的鱼类的特点,调节其所需的水流速度,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基于横隔板式的动态可调节新型鱼道,通过动力组件依次带动推动机构、拉动结构的运动,并最终带动移动挡水板移动,进而调节鱼道的内部结构,有利于鱼的洄游,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横隔板式的动态可调节新型鱼道,其特征在于:包括鱼道主体(1)、拉动机构(2)、推动机构(3)、动力组件(4)和支撑组件(5);/n所述鱼道主体(1)的材质为亚克力板,所述鱼道主体(1)包括底板(101),所述底板(101)的两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板(102)和第二侧板(103),所述底板(101)、第一侧板(102)和第二侧板(103)组成的内腔为鱼道,所述第一侧板(10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挡水板(104),所述固定挡水板(104)的数量不小于四个,所述第二侧板(103)的内侧活动连接有移动挡水板(105),所述移动挡水板(105)的数量与固定挡水板(104)的数量相同,所述移动挡...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横隔板式的动态可调节新型鱼道,其特征在于:包括鱼道主体(1)、拉动机构(2)、推动机构(3)、动力组件(4)和支撑组件(5);
所述鱼道主体(1)的材质为亚克力板,所述鱼道主体(1)包括底板(101),所述底板(101)的两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板(102)和第二侧板(103),所述底板(101)、第一侧板(102)和第二侧板(103)组成的内腔为鱼道,所述第一侧板(10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挡水板(104),所述固定挡水板(104)的数量不小于四个,所述第二侧板(103)的内侧活动连接有移动挡水板(105),所述移动挡水板(105)的数量与固定挡水板(104)的数量相同,所述移动挡水板(105)通过合页(106)与第二侧板(103)活动连接,所述移动挡水板(105)远离第二侧板(1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柱(107),所述连接柱(107)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限位孔(108)的方向与底板(101)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横隔板式的动态可调节新型鱼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动机构(2)包括第一限位柱(201),所述第一限位柱(201)的数量与第一限位孔(108)的数量相同,且所述第一限位柱(201)分别插接于与之相对应的第一限位孔(108)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横隔板式的动态可调节新型鱼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柱(2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柱(2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世龙李妍吕剑超霍璐阳钟林江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