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泥沙含量高水头波动大的低水头坝鱼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0090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泥沙含量高水头波动大的低水头坝鱼道,包括上游进水口段、沉沙池段、仿自然鱼道、常规鱼道和下游出水口段,沉沙池段呈梯形,其长边侧分别与上游进水口段和仿自然鱼道顺直连接,其短边侧与常规鱼道相连接;仿自然鱼道为斜坡段,其中设置有第一上游闸门、多个阻流体和第一下游闸门;下游出水口段分别与仿自然鱼道、常规鱼道汇合连接,且在汇合处设有导鱼栅;常规鱼道与沉沙池段的连接处设有第二上游闸门和挡沙板,与下游出水口段的连接处设有第二下游闸门,内部设有多块隔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实现了降低鱼道的入水泥沙含量、多方式运行保证鱼道长期可靠运行、提高鱼道进口吸引力、兼顾生态流量下泄等目标。

Fishway of low head dam with high sediment content and large head fluctu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泥沙含量高水头波动大的低水头坝鱼道
本专利技术属于河流连通性修复工程
,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泥沙含量高水头波动大的低水头坝鱼道。
技术介绍
鱼类的繁殖、索饵以及越冬等生命活动大多需要经过洄游完成,以找到其在不同阶段最适合的栖息地。鱼类栖息地是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河流中的水工建筑物阻断了河流的连通性,阻止了鱼类的上溯洄游,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鱼类栖息地,造成鱼类资源总量下降。为了缓解水工建筑物的修建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的不利影响,修建过鱼设施逐渐成为恢复河流连通性的重要手段,而鱼道由于其结构简单、技术成熟已经成为我国主要的过鱼设施。目前,鱼道通常建设在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坝上,这类大坝库容具有一定调节能力,库区水位能够保证鱼道运行期有稳定流量,水流泥沙含量少。在设计过程中通常设置多个不同高程的进水口来适应不同季节的库区水位变动,鱼道进口的补水也可直接通过从库区利用压力管道引水来实现。此外,这类大坝在建设过程中通常较为周全地考虑了生态流量保证方案,为鱼道设计提供了较为理想的基础保障。随着生态保护建设的深入,泥沙含量高、水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泥沙含量高水头波动大的低水头坝鱼道,设置在远离引水闸(7)的一侧,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游进水口段(1)、沉沙池段(2)、仿自然鱼道(3)、常规鱼道(4)和下游出水口段(5),/n所述上游进水口段(1)中由外向内依次设有进水口闸门(11)和用于改变水流方向的水流导向装置(12);/n所述沉沙池段(2)位于所述上游进水口段(1)和仿自然鱼道(3)之间,呈梯形,其长边侧分别与所述上游进水口段(1)和仿自然鱼道(3)顺直连接,其短边侧与所述常规鱼道(4)相连接;/n所述仿自然鱼道(3)为斜坡段,其中依次设置有第一上游闸门(31)、多个阻流体(33)和第一下游闸门(32),所述多个阻流体(3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泥沙含量高水头波动大的低水头坝鱼道,设置在远离引水闸(7)的一侧,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游进水口段(1)、沉沙池段(2)、仿自然鱼道(3)、常规鱼道(4)和下游出水口段(5),
所述上游进水口段(1)中由外向内依次设有进水口闸门(11)和用于改变水流方向的水流导向装置(12);
所述沉沙池段(2)位于所述上游进水口段(1)和仿自然鱼道(3)之间,呈梯形,其长边侧分别与所述上游进水口段(1)和仿自然鱼道(3)顺直连接,其短边侧与所述常规鱼道(4)相连接;
所述仿自然鱼道(3)为斜坡段,其中依次设置有第一上游闸门(31)、多个阻流体(33)和第一下游闸门(32),所述多个阻流体(33)交错布置;
所述下游出水口段(5)分别与仿自然鱼道(3)、常规鱼道(4)汇合连接,且在汇合处设有导鱼栅(51);
所述常规鱼道(4)为斜坡段,与沉沙池段(2)的连接处设有第二上游闸门(41)和挡沙板(44),与所述下游出水口段(5)的连接处设有第二下游闸门(42),且内部设有多块隔板(43)。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敏成必新杨少荣叶智峰刘欢朱冬舟王小明卿杰严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