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生态流量下泄功能的低水头坝鱼道
本专利技术属于河流连通性修复工程
,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生态流量下泄功能的低水头坝鱼道。
技术介绍
在绿色水电、生态水电的大环境下,采取一定的生态补偿措施来缓解水电工程建设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已成为当下水电工程建设的标配。为了恢复河道连通性,鱼道工程被广泛采用。目前,大型水电所带来的生态负面影响备受关注,鱼道工程被优先应用在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型水电站上。这类水电站基本不是引水式电站,大坝下游具有稳定的下泄水流,足以保证河道流量充沛,鱼类往往能够较为容易地上溯,抵达坝址处,因此在鱼道工程的设计过程中只需考虑过鱼建筑物即可。随着生态水电建设的稳步推进,小型水电站所带来的生态影响已开始被关注。为进一步恢复原有的鱼类栖息地生态系统,针对山区溪流性小型水电站的连通性恢复工程被提上了日程。与大型水电站不同,小型水电站通常是引水式电站,上游来流基本用于电站发电,坝址处生态流量下泄严重不足或者根本没有生态流量下泄方式,拦河坝与引水式电站尾水之间存在长距离的减水河段,对上溯鱼类造成了新的阻碍。在这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生态流量下泄功能的低水头坝鱼道,设置在远离引水闸(41)的一侧,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游进水口段(1)、鱼道(2)和补水通道(3),所述鱼道(2)和补水通道(3)在上游和下游处并排设置,/n所述上游进水口段(1)在上游处与所述鱼道(2)、补水通道(3)相连接,其中活动连接有导鱼栅(13);/n所述鱼道(2)为斜坡段,其中依次设有第一上游闸门(21)、多个隔板(23)和第一下游闸门(22);/n所述补水通道(3)为斜坡段,其在下游处与所述鱼道(2)之间设有多根补水管(33),所述补水管(33)中设有补水管闸门(332);所述补水通道(3)中依次设有第二上游闸门(31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具有生态流量下泄功能的低水头坝鱼道,设置在远离引水闸(41)的一侧,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游进水口段(1)、鱼道(2)和补水通道(3),所述鱼道(2)和补水通道(3)在上游和下游处并排设置,
所述上游进水口段(1)在上游处与所述鱼道(2)、补水通道(3)相连接,其中活动连接有导鱼栅(13);
所述鱼道(2)为斜坡段,其中依次设有第一上游闸门(21)、多个隔板(23)和第一下游闸门(22);
所述补水通道(3)为斜坡段,其在下游处与所述鱼道(2)之间设有多根补水管(33),所述补水管(33)中设有补水管闸门(332);所述补水通道(3)中依次设有第二上游闸门(31)、补水管闸门控制机构(331)、拦鱼堰(34)和第二下游闸门(32),所述补水管闸门控制机构(331)用于控制所述补水管闸门(332)的开度。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敏,王小明,朱冬舟,杨少荣,成必新,刘欢,叶智峰,卿杰,严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