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炼钢用钢包综合砌筑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76972 阅读:3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炼钢用钢包综合砌筑方法,该方法在砌筑渣线时每块砖全部采用卧式砌筑法,且保证施工后每层砖都要达到正圆形效果。有效地避免了渣线部位环砖缝隙的出现,节省了大量喷补耐火材料,同时使钢包的使用寿命明显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目前在国内多数钢铁企业砌筑的钢包渣线,砌筑方法沿用历史上广泛使用的立式砌砖 法,该方法虽然在施工过程中相对容易一些,暴露在外耐火砖的缝隙相对少一些,但是这 种方法具有不可弥补的缺点,就是在钢包的高温、多次热震及各种浸蚀作用下,渣线砖沿 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膨胀程度严重不均,垂直方向的膨胀远大于水平方向,最终导致钢包 使用次数不多时就会出现环砖缝隙,如果检査不到位或发现后喷补效果不好,极易引发钢 包漏钢事故。此时为防止漏钢事故就必须进行渣线喷补,不仅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又 使钢包整备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该方法在砌筑渣线时每块砖全部 采用卧式砌筑法,有效地避免了渣线部位环砖缝隙的出现,节省了大量喷补耐火材料,同 时使钢包的使用寿命明显提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其特征在于在砌筑渣线时每块砖全部采用卧式砌筑 法,且保证施工后每层砖都要达到正圆形效果。 该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① 拆罐后将钢包包壳的永久层上附着的耐火残留物彻底清净,紧贴永久层涂抹一层隔 缝料;② 耐火砖与隔缝料之间缝隙用胶泥填充后紧密结合;③ 采用立板焊在罐口上,封好罐沿,用浇注料埋好立板,最后一环渣线砖顶砌在立板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隔缝料层与永久层和砌筑渣线时用的胶泥粘结性良好,高温烧结后拆罐时使永久层和耐火砖易脱离,最终保证不破坏永久层,并提高渣线砖砌筑时的精密性。2、 在砌筑渣线时全部采用卧式砌筑法,避免了渣线部位环砖缝隙的出现,节省了大量喷补耐火材料,同时使钢包的使用寿命明显提高。3、 采用立板焊在罐口上,用浇注料埋好立板,保证最后一环渣线砖顶砌在立板下, 由于罐沿采用耐火材料封成,受热后不会被顶起,保证了大罐内不出现环缝。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炼钢用钢包综合砌筑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钢包包壳2-永久层3-耐火砖4-隔缝料5-立板具体实施方式该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① 拆罐后将钢包包壳1的永久层2上附着的耐火残留物彻底清净,紧贴永久层2涂抹 一层5毫米左右的隔缝料4,该料层与永久层和砌筑渣线时用的胶泥粘结性良好,高温烧 结后拆罐时使永久层2和耐火砖3易脱离,保证不破坏永久层,并提高渣线砖砌筑时的精 密性。② 在砌筑渣线时每块砖全部采用卧式砌筑法,施工时要求由下向上逐层砌筑,每层砌 筑高度为一块砖厚度方向的高度,且每一层采用两种砖型紧密配合,保证施工后每层砖都 要达到正圆形效果,砖与砖之间缝隙小于0.5毫米,耐火砖与隔缝料之间缝隙用胶泥填充 后紧密结合;(D为彻底防止使用后出现环缝,封好罐沿,采用立板5焊在罐口上,用浇注料埋好立 板,最后一环渣线砖顶砌在立板下。由于罐沿是耐火材料封的,受热后不会被顶起,就能 保证大罐内不出现环缝。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在砌筑渣线时每块砖全部采用卧式砌筑法,且保证施工后每层砖都要达到正圆形效果。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 操作步骤如下① 拆罐后将钢包包壳的永久层上附着的耐火残留物彻底清净,紧贴永久层涂抹一层隔 缝料;② 耐火砖与隔缝料之间缝隙用胶泥填充后紧密结合;③ 采用立板焊在罐口上,封好罐沿,用浇注料埋好立板,最后一环渣线砖顶砌在立板下。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该方法在砌筑渣线时每块砖全部采用卧式砌筑法,且保证施工后每层砖都要达到正圆形效果。有效地避免了渣线部位环砖缝隙的出现,节省了大量喷补耐火材料,同时使钢包的使用寿命明显提高。文档编号F27B14/00GK101125365SQ20071015745公开日2008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16日专利技术者鹏 白, 邢贵彬, 都青山 申请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炼钢用钢包综合砌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砌筑渣线时每块砖全部采用卧式砌筑法,且保证施工后每层砖都要达到正圆形效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贵彬都青山白鹏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