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具及偏航底架翻转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6946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吊具及偏航底架翻转组件,涉及工程吊装技术领域,所述吊具包括吊板本体,所述吊板本体上设置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一条形孔和第二条形孔,所述第一条形孔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第二条形孔的延伸方向垂直。使用时,使用螺栓组件分别穿过第一条形孔和第二条形孔后,将所述吊板本体和吊装件连接,螺栓组件能够沿所述第一长形孔和第二条形孔的延伸方向滑动,从而调节螺栓组件在其内部的位置,以使所述吊具能够适用于不同规格偏航底架上的不同间距的螺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吊具,通用性强,能够减少吊具的使用数量,从而降制造成本和维护保养费用。

Spreader and yaw underframe turnover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吊具及偏航底架翻转组件
本技术涉及工程吊装
,尤其是涉及一种吊具及偏航底架翻转组件。
技术介绍
目前,风力发电机偏航工位装配的偏航底架重量较大,其装配过程中的翻转需要使用专用的吊具,然而随着偏航底架的型号逐渐增多,需要的专用配套吊具的尺寸规格也越来越多。现有的吊具通常为四孔,且呈矩形分布在吊板上,其孔距和孔径是固定不变的,额定吊装重量也是配套偏航底架的重量,针对不同型号的偏航底架需要设计和制造多个不同的吊具,吊具的通用性差,制造成本高,且维护保养也耗费更多的资源。为解决此类问题,需要一种兼容型吊具,能够匹配多种机型的偏航底架,包括能够匹配不同的偏航底架重量,不同的孔径和孔距,并且能够安全高效地完成偏航底架的翻转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吊具及偏航底架翻转组件,以解决现有吊具的孔距和孔径是固定不变的,额定吊装重量也是配套偏航底架的重量,针对不同型号的偏航底架需要设计和制造多个不同的吊具,吊具的通用性差,制造成本高,且维护保养也耗费更多的资源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吊具,所述吊具包括吊板本体,所述吊板本体上设置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一条形孔和第二条形孔,所述第一条形孔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第二条形孔的延伸方向垂直。进一步的,所述吊板本体上设置贯穿其上下表面的圆孔,所述圆孔位于所述第一条形孔和所述第二条形孔的延伸方向的相交处。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条形孔延伸至越过所述第二条形孔的延长线的位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条形孔和所述第二条形孔为腰形孔。r>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条形孔和所述第二条形孔的宽度相同。进一步的,所述吊具包括设置在所述吊板本体侧面的把手。进一步的,所述把手的数量为两个,且设置在所述吊板本体相对的两个侧面上。进一步的,所述吊具包括吊耳,所述吊耳设置在所述吊板本体的上表面,且与所述吊板本体的上表面垂直;或者所述吊耳设置在所述吊板本体的侧面,且与所述吊板本体的侧面垂直。本技术提供的偏航底架翻转组件,包括转接套和四个所述的吊具;其中,两个所述吊具的吊耳设置在所述吊板本体的上表面,两个所述吊具的吊耳设置在所述吊板本体的侧面;所述转接套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插装在所述圆孔或者所述第一条形孔或者所述第二条形孔内,以使所述吊具能够通过不同尺寸的螺栓组件与偏航底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的长度小于所述吊板本体的厚度;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连接段的直径;所述转接套上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的通孔。本技术提供的吊具,所述吊具包括吊板本体,所述吊板本体上设置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一条形孔和第二条形孔,所述第一条形孔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第二条形孔的延伸方向垂直。使用时,使用螺栓组件分别穿过第一条形孔和第二条形孔后,将所述吊板本体和吊装件连接,螺栓组件能够沿所述第一长形孔和第二条形孔的延伸方向滑动,从而调节螺栓组件在其内部的位置,以使所述吊具能够适用于不同规格偏航底架上的不同间距的螺孔,本技术提供的所述吊具的通用性强,能够减少吊具的使用数量,从而降制造成本和维护保养费用。本技术提供的偏航底架翻转组件,包括转接套和四个所述的吊具。其中,两个所述吊具的吊耳设置在所述吊板本体的上表面,两个所述吊具的吊耳设置在所述吊板本体的侧面。所述转接套能够插装在所述圆孔或者所述第一条形孔或者所述第二条形孔内,使用时根据实际吊装的偏航底架上的螺孔大小,嵌套相应的转接套,使螺栓能够稳定固定住吊具与底架。通过转接套实现各种粗细螺栓组件的兼容使用,可兼容偏航底架上不同螺孔。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吊具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吊具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吊具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3提供的吊具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3提供的吊具的左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偏航底架翻转组件的后部吊具装配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偏航底架翻转组件的前部吊具装配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转接套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0-吊板本体;110-第一条形孔;120-第二条形孔;130-圆孔;200-吊耳;300-把手;400-转接套;410-第二连接段;420-第一连接段;430-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吊具,吊具包括吊板本体100,吊板本体100上设置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一条形孔110和第二条形孔120,第一条形孔110的延伸方向和第二条形孔120的延伸方向垂直。使用时,使用螺栓组件分别穿过第一条形孔110和第二条形孔120后,将吊板本体100和吊装件连接,螺栓组件能够沿第一长形孔和第二条形孔120的延伸方向滑动,从而调节螺栓组件在其内部的位置,以使吊具能够适用于不同规格偏航底架上的不同间距的螺孔,吊具的通用性强,能够减少吊具的使用数量,从而降制造成本和维护保养费用。优选地,吊板本体100上设置贯穿其上下表面的圆孔130,圆孔130位于第一条形孔110和第二条形孔120的延伸方向的相交处。具体地,第一条形孔110和第二长形孔的延伸方向垂直,且两者不相连通,在其延伸方向的延伸线的相交处设置有圆孔130,圆孔130的贯穿吊板本体10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以使螺栓或螺钉能够穿过圆孔130后与待吊装件上设置的螺孔连接。优选地,第一条形孔110和第二条形孔120为腰形孔。优选地,第一条形孔110和第二条形孔120的宽度相同。具体地,第一条形和第二条形孔120的宽度相同,方便加工制造。需要说明的是,圆孔130的直径尺寸也可以与第一条形孔110和第二条形孔120的宽度尺寸相同,使用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实际加工圆孔130、第一条形孔110和第二条形孔120时,需要收集各机型偏航底架的重量、孔位、孔径等参数,分析对比确定最大兼容重量、最小和最大孔位、最小和最大孔径参数,并进行多组应力计算验证吊具各处各种姿势状态的安全性。圆孔130直径、以及第一条形孔110和第二条形孔120的宽度以适用机型中最大孔径为标准制作,使用时根据实际吊装的底架的螺孔大小,在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具包括吊板本体(100),所述吊板本体(100)上设置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一条形孔(110)和第二条形孔(120),所述第一条形孔(110)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第二条形孔(120)的延伸方向垂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具包括吊板本体(100),所述吊板本体(100)上设置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一条形孔(110)和第二条形孔(120),所述第一条形孔(110)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第二条形孔(120)的延伸方向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板本体(100)上设置贯穿其上下表面的圆孔(130),所述圆孔(130)位于所述第一条形孔(110)和所述第二条形孔(120)的延伸方向的相交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形孔(110)延伸至越过所述第二条形孔(120)的延长线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形孔(110)和所述第二条形孔(120)为腰形孔。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形孔(110)和所述第二条形孔(120)的宽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具包括设置在所述吊板本体(100)侧面的把手(30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300)的数量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峰张东张兰彬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重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