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向移动的底盘、全向移动的底盘系统及机器人系统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机器人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向移动的底盘、全向移动的底盘系统及机器人系统。
技术介绍
机器人市场存在巨大的需求和潜力。以换电机器人为例,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增加,新能源车电能需求也持续增长,2018年纯电动汽车保有量达到221万台,预计到2025年底将达到0.35亿辆,2020年电动汽车的年用电量将达400亿kWh,预计到2025年电动汽车的年用电量将超过2800亿kWh,这将带来约1700亿元的市场规模。作为解决电动汽车自动换电的核心装备,换电机器人的应用前景潜力巨大。专利技术人发现相关技术中的包括换电机器人在内的机器人存在底盘的移动控制精度差、驱动控制算法复杂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向移动的底盘、全向移动的底盘系统及机器人系统,使得底盘可以快速且准确地移动,提高全向移动底盘的移动的精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全向移动的底盘,包括:底盘框架、第一驱动轮组和第二驱动轮组,第一驱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向移动的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框架、第一驱动轮组和第二驱动轮组,所述第一驱动轮组和所述第二驱动轮组均设置在所述底盘框架下方;/n所述第一驱动轮组沿第一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一驱动轮组的驱动方向与第二方向一致,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n所述第二驱动轮组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二驱动轮组的驱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一致;/n其中,所述第一驱动轮组的中轴线和所述第二驱动轮组的中轴线形成T字形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向移动的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框架、第一驱动轮组和第二驱动轮组,所述第一驱动轮组和所述第二驱动轮组均设置在所述底盘框架下方;
所述第一驱动轮组沿第一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一驱动轮组的驱动方向与第二方向一致,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所述第二驱动轮组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二驱动轮组的驱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一致;
其中,所述第一驱动轮组的中轴线和所述第二驱动轮组的中轴线形成T字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向移动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轮组包括:两个第一驱动轮,以及分别用于驱动所述两个第一驱动轮的两个第一驱动电机,每个所述第一驱动轮与各自对应的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刚性连接,每个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均与控制模块通信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每个所述第一驱动电机;
其中,每个所述第一驱动轮以及各自对应的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均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在所述底盘框架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向移动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向移动的底盘还包括:由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构成的第一从动轮组;
所述第一从动轮和所述第二从动轮均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在所述底盘框架下方,且所述第一从动轮和一个所述第一驱动轮对称设置,所述第二从动轮与另一个所述第一驱动轮对称设置;
所述第一从动轮组的中轴线、所述第一驱动轮组的中轴线以及所述第二驱动轮组的中轴线形成工字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向移动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轮组包括:两个第二驱动轮,以及分别用于驱动所述两个第二驱动轮的两个第二驱动电机,每个所述第二驱动轮与各自对应的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刚性连接,每个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均与控制模块通信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每个所述第二驱动电机;
其中,每个所述第二驱动轮以及各自对应的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均沿所述第二方向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宇,
申请(专利权)人:达闼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