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缓冲装置的模具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6291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缓冲装置的模具,其包括上模、下模、热嘴和脱模机构,所述上模安装在所述下模上,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通过合模形成模腔,所述热嘴位于所述上模内,所述热嘴与所述模腔相连通,所述脱模机构包括可升降的底板、多个顶针和多个用于顶出产品的推块,所述底板位于所述下模下方,所述顶针的底端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顶针穿过所述下模,所述顶针的顶部与所述推块相连接,所述推块伸入所述模腔内,所述下模上设有多个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盲孔和弹簧,所述盲孔位于所述下模的顶部,所述弹簧安装在所述盲孔内,所述下模的上表面还嵌有弹性块,所述上模抵接于所述缓冲结构和所述弹性块。组装更并稳,减少组装产生的磨损。

A mould with buffer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缓冲装置的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缓冲装置的模具。
技术介绍
工厂在生产塑料产品时,一般都需要用到模具进行注塑成型,而模具通常都由一个上模和一个下模组装形成模腔,在模腔内注塑形成产品,其中上模和下模组装时会产生相互作用的力,导致上模和下模会同时产生磨损,久而久之则需要对模具进行修理,而模具的损坏直接影响了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缓冲装置的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缓冲装置的模具,其包括上模、下模、热嘴和脱模机构,所述上模安装在所述下模上,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通过合模形成模腔,所述热嘴位于所述上模内,所述热嘴与所述模腔相连通,所述脱模机构包括可升降的底板、多个顶针和多个用于顶出产品的推块,所述底板位于所述下模下方,所述顶针的底端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顶针穿过所述下模,所述顶针的顶部与所述推块相连接,所述推块伸入所述模腔内,所述下模上设有多个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盲孔和弹簧,所述盲孔位于所述下模的顶部,所述弹簧安装在所述盲孔内,所述下模的上表面还嵌有弹性块,所述上模抵接于所述缓冲结构和所述弹性块。进一步地,所述缓冲结构还包括环套,所述环套为圆筒状,所述环套位于盲孔内,所述弹簧位于所述环套内,所述弹簧的底部与所述盲孔的底部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缓冲结构还包括顶盖,所述顶盖盖在所述弹簧上,所述顶盖的底端与所述上模相接触,所述顶盖在所述环套中间。进一步地,所述上模的底部设有多个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槽口朝下,所述顶盖伸入所述限位槽内。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块为橡胶块或硅胶块。进一步地,所述上模上端设有注塑嘴,所述上模内还设有热流道板,所述注塑嘴与所述热流道板相连通,所述热流道板与所述热嘴相连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所述缓冲结构和所述弹性块,使得在组装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时,所述缓冲结构和所述弹性块可以对上模进行缓冲,组装过程更加平稳,有效降低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使用时产生的磨损。附图说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剖视图;图3为缓冲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上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上模芯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下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5中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缓冲装置的模具,其包括上模1、下模2、热嘴3和脱模机构4。所述上模1安装在所述下模2上,所述上模1和所述下模2通过合模形成模腔,所述下模2的底部设有下模芯21,所述上模1的顶部设有上模芯13,所述模腔位于所述上模芯13和所述下模芯21之间。如图1-5中所示,所述热嘴3位于所述上模1内,所述热嘴3与所述模腔相连通,所述上模1上端设有注塑嘴11,所述上模1内还设有热流道板12,所述注塑嘴11与所述热流道板12相连通,所述热流道板12与所述热嘴3相连通。当注塑时,先从所述注塑嘴11倒入塑料原料,塑料原料落入所述热流道板12内,所述热流道板12持续加热,使塑料原料保持液体状态,塑料原料再从所述热流道板12流入所述热嘴3内,接着液态塑料原料从所述热嘴3进入到所述模腔内,并根据所述上模芯13和所述下模芯21的形状注塑成设定好的造型。所述脱模机构4包括可升降的底板41、多个顶针42和多个用于顶出产品的推块43,所述底板41位于所述下模2下方,所述底板41由外部电机或者油缸驱动进行升降,所述顶针42的底端固定在所述底板41上,所述顶针42穿过所述下模2,所述顶针42的顶部与所述推块43相连接,所述推块43伸入所述模腔内。当产品注塑成型后,分离所述上模1和所述下模2,将所述底板41往上升,所述顶针42随之往上升,所述顶针42带动所述推块43往上升,所述推块43把注塑成型后产品推出从而完成脱模,然后再将所述上模1和所述下模2合在一起,重复进行注塑。如图2-6中所示,所述下模2上设有多个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盲孔22和弹簧23,所述盲孔22位于所述下模2的顶部,所述弹簧23安装在所述盲孔22内,所述下模2的上表面还嵌有弹性块24,所述弹性块24为耐高温的橡胶块或耐高温的硅胶块,所述上模1的底部对应所述弹性块24设有对接槽,当所述上模1和所述下模2组装在一起时,所述弹性块24的顶部伸入所述对接槽内并受到所述对接槽挤压。当所述上模1和所述下模2组装在一起时,所述上模1抵接于所述缓冲结构。通过设置所述缓冲结构和所述弹性块24,使得在组装所述上模1和所述下模2时,所述缓冲结构和所述弹性块24可以对上模1进行缓冲,组装过程更加平稳,有效降低所述上模1与所述下模2使用时产生的磨损。如图2-5中所示,所述缓冲结构还包括环套25,所述环套25为圆筒状,所述环套25位于盲孔22内,所述弹簧23位于所述环套25内,所述弹簧23的底部与所述盲孔22的底部相连接,所述环套25可以有效保护所述弹簧23。所述缓冲结构还包括顶盖26,所述顶盖26盖在所述弹簧23上,所述顶盖26为圆杯状,所述顶盖26在所述环套25中间,所述顶盖26顶面的直径小于所述环套25的内直径,所述环套25可以对所述顶盖26进行限位。所述顶盖26的内表面与所述弹簧23相固定。所述上模1的底部设有多个限位槽14,所述限位槽14的槽口朝下,所述顶盖26伸入所述限位槽14内。当所述上模1和所述下模2组装在一起时,所述顶盖26的顶面与所述限位槽14的槽底相接触,且所述弹簧23受所述限位槽14挤压,所述限位槽14可以对所述弹簧23进行限位,避免所述弹簧23倾斜。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缓冲装置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下模、热嘴和脱模机构,所述上模安装在所述下模上,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通过合模形成模腔,所述热嘴位于所述上模内,所述热嘴与所述模腔相连通,所述脱模机构包括可升降的底板、多个顶针和多个用于顶出产品的推块,所述底板位于所述下模下方,所述顶针的底端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顶针穿过所述下模,所述顶针的顶部与所述推块相连接,所述推块伸入所述模腔内,所述下模上设有多个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盲孔和弹簧,所述盲孔位于所述下模的顶部,所述弹簧安装在所述盲孔内,所述下模的上表面还嵌有弹性块,所述上模抵接于所述缓冲结构和所述弹性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缓冲装置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下模、热嘴和脱模机构,所述上模安装在所述下模上,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通过合模形成模腔,所述热嘴位于所述上模内,所述热嘴与所述模腔相连通,所述脱模机构包括可升降的底板、多个顶针和多个用于顶出产品的推块,所述底板位于所述下模下方,所述顶针的底端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顶针穿过所述下模,所述顶针的顶部与所述推块相连接,所述推块伸入所述模腔内,所述下模上设有多个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盲孔和弹簧,所述盲孔位于所述下模的顶部,所述弹簧安装在所述盲孔内,所述下模的上表面还嵌有弹性块,所述上模抵接于所述缓冲结构和所述弹性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缓冲装置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结构还包括环套,所述环套为圆筒状,所述环套位于盲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铭宁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优信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