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脱模的汽车注塑件模具
本技术涉及汽车部件注塑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脱模的汽车注塑件模具。
技术介绍
汽车轻量化已经成为当下塑料工业与汽车工业的共同热点,塑料迎合汽车轻量化是大势所趋,在节能环保理念的推动下,安全、舒适、轻量、节能成为汽车工业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塑料以其重量轻、设计空间大、制造成本低、性能优异、功能广泛等优点,成为二十一世纪汽车工业最好的材料选择。现有汽车注塑件的脱模过程采用一般的塑料件模具的顶针脱模方式,脱模过程中,各级模板的各个部位难以保证受力均匀,并且顶针脱模速度过快,注模腔体的温度与环境空气温度差距较大,温度聚变造成成型品变形,从而造成良品率降低,如若使注模腔体空冷到室温范围,其降温过程又太长,故而现有技术不予采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于脱模的汽车注塑件模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脱模的汽车注塑件模具,自上而下依次包括上盖模、第一中间腔模、第二中间腔模及下托模,下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脱模的汽车注塑件模具,自上而下依次包括上盖模(1)、第一中间腔模(2)、第二中间腔模(3)及下托模(4),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托模(4)的正下方设置有升降台(5),所述升降台(5)的底部通过第一液压杆(6)支撑起来,所述升降台(5)的中心位置穿接有第二液压杆(7),所述第一液压杆(6)及第二液压杆(7)的液压缸体的底面均固定在地面上;/n所述第二液压杆(7)的顶面焊接在下托模(4)底面的中心位置,所述升降台(5)的上表面对称设置有第一顶针杆(8),所述第一顶针杆(8)的底端设有轴肩凸块,而所述升降台(5)的上表面设置有与轴肩凸块活动卡接的内深凹槽,所述第一顶针杆(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脱模的汽车注塑件模具,自上而下依次包括上盖模(1)、第一中间腔模(2)、第二中间腔模(3)及下托模(4),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托模(4)的正下方设置有升降台(5),所述升降台(5)的底部通过第一液压杆(6)支撑起来,所述升降台(5)的中心位置穿接有第二液压杆(7),所述第一液压杆(6)及第二液压杆(7)的液压缸体的底面均固定在地面上;
所述第二液压杆(7)的顶面焊接在下托模(4)底面的中心位置,所述升降台(5)的上表面对称设置有第一顶针杆(8),所述第一顶针杆(8)的底端设有轴肩凸块,而所述升降台(5)的上表面设置有与轴肩凸块活动卡接的内深凹槽,所述第一顶针杆(8)的顶端依次穿过下托模(4)和第二中间腔模(3),所述第一顶针杆(8)的顶端设有顶针帽,所述第二中间腔模(3)的上表面设有与第一顶针杆(8)顶针帽对应的槽口;
所述下托模(4)上表面的中心位置也开设有内深凹槽,所述下托模(4)上表面的中心位置卡接有下定型块(9),所述第二中间腔模(3)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与下定型块(9)对应的通孔,所述下托模(4)的两侧壁对称设置有第一水平杆(10),所述第一水平杆(10)远离下托模(4)的一端为斜面切口;
所述第一中间腔模(2)的两侧壁对称设置有第二水平杆(11),所述第二水平杆(11)通过铆钉铆接有弧形挂钩杆(12),所述弧形挂钩杆(12)的底端为挂钩结构,所述下托模(4)通过所述第一水平杆(10)悬挂在两个所述弧形挂钩杆(12)的底端上,所述弧形挂钩杆(12)的中部还通过弹簧(13)连接在第一中间腔模(2)的侧壁上,所述弹簧(13)水平放置且位于所述第二水平杆(11)的上方位置,所述第一中间腔模(2)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弹簧(13)对应的槽口;
所述第一中间腔模(2)的上表面对称设置有第二顶针杆(14),所述第二顶针杆(14)的底端通过轴肩凸块与内深凹槽配合卡接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业峰,卢兵,卞磊,王传江,
申请(专利权)人:宣城恒皓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