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伟专利>正文

一种自身压力为动力的上行助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6101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上行助推器领域,具体涉及自身压力为动力的上行助推器,底板通过弹性元件连接至踏板,踏板铰接第一立杆一端,第一立杆另一端铰接第二立杆一端,第二立杆另一端铰接腰部固定件,踏板转动连接第一齿轮,底板固定连接第一齿条,第一齿条连接至踏板,第一齿条啮合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同步转动,第二齿轮啮合第二齿条,第二齿条固定连接动力臂一端,动力臂另一端铰接第二传导臂一端,第二传导臂另一端铰接固定件一端,固定件另一端固定在第二立杆上,第一传导臂一端铰接于第二传导臂与动力臂连接位置,第一传导臂另一端同轴铰接于第一立杆与第二立杆连接位置。其结构简单,无需外动力,易于操作,方便携带,而且价格低廉。

A self pressure driven upward boos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身压力为动力的上行助推器
本技术涉及上行助推器
,具体涉及一种自身压力为动力的上行助推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山区生活的群众,在劳动、出行等过程中都需要负重上行,体力消耗非常大。另外,随着人口老龄化时代到来,居住楼房的老人数量逐渐增多,而城市中仍然存在大量未安装电梯的楼房。对于这部分住房,老人上楼比较困难。由此,研制一种上行助力装置是非常必要的。但是,除了市场中有一种直线推进器(直线电机)以外,其他外骨骼类上推助力产品,都需要蓄电池等外动力,还要有传感器或电脑操控,这样就造成了结构复杂,重量增加、价格昂贵,上行助推工作全部依赖外动力,这是一个明显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总结和分析了现有上行助推器的经验和教训,另辟蹊径,研发一种依靠自身压力为推力的上行助推器,其特点是利用特殊的机械传导结构,将使用者的上行压力转变为上行推力,形成一种特殊而有效的助推力学构型。其结构简单,无需外动力,易于操作,方便携带,而且价格低廉。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为一种自身压力为动力的上行助推器,其包括腰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身压力为动力的上行助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腰部固定件及一个或两个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踏板、弹性元件、底板、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齿条、第二齿条、动力臂、第一立杆、第二立杆、第一传导臂、第二传导臂及固定件;底板通过弹性元件连接至踏板,踏板铰接第一立杆一端,第一立杆另一端铰接第二立杆一端,第二立杆另一端铰接腰部固定件,踏板转动连接第一齿轮,底板固定连接第一齿条,第一齿条滑动连接至踏板,第一齿条啮合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同步转动,第二齿轮啮合第二齿条,第二齿条固定连接动力臂一端,动力臂另一端铰接第二传导臂一端,第二传导臂另一端铰接固定件一端,所述固定件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立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身压力为动力的上行助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腰部固定件及一个或两个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踏板、弹性元件、底板、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齿条、第二齿条、动力臂、第一立杆、第二立杆、第一传导臂、第二传导臂及固定件;底板通过弹性元件连接至踏板,踏板铰接第一立杆一端,第一立杆另一端铰接第二立杆一端,第二立杆另一端铰接腰部固定件,踏板转动连接第一齿轮,底板固定连接第一齿条,第一齿条滑动连接至踏板,第一齿条啮合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同步转动,第二齿轮啮合第二齿条,第二齿条固定连接动力臂一端,动力臂另一端铰接第二传导臂一端,第二传导臂另一端铰接固定件一端,所述固定件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立杆上,所述第一传导臂一端铰接于第二传导臂与动力臂连接位置,第一传导臂另一端同轴铰接于第一立杆与第二立杆连接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身压力为动力的上行助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两个,分别安装于腰部固定件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自身压力为动力的上行助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部固定件包括腰部固定板,腰部固定板两侧连接横梁,横梁垂直固定第三立杆,所述第二立杆另一端铰接第三立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自身压力为动力的上行助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的齿轮比为1:2-1:4。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
申请(专利权)人:刘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