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教仪集成模块机器人示教设备,包括机柜,所述机柜上端中部固定安装有模块平台,所述模块平台顶部固定安装有轨迹模块,所述轨迹模块一侧设置有涂胶模块,所述涂胶模块一侧设置有安装模块,所述安装模块一侧设置有搬运模块,所述搬运模块一侧设置有码垛模块,设计模块化应用,一套机器人可对应多套模块示教,相对一套机器人带一种模块的应用更加节约成本,提高使用率;模块设计更加复杂化,轨迹描画中添加了螺旋图形,坡度功能等,更优化了空间难度来提升教学品质;模块设计高度更适合调试人员的调试姿势;减少视觉阻挡等;模块无需安装切换平台,直接集成一体更高的满足了机器人的使用率,减少劳动切换。
Teaching instrument integrated module robot teach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教仪集成模块机器人示教设备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示教
,具体是教仪集成模块机器人示教设备。
技术介绍
示教再现是一种可重复再现通过示教编程存储起来的作业程序的机器人。“示教编程”指通过下述方式完成程序的编制:由人工导引机器人末端执行器(安装于机器人关节结构末端的夹持器、工具、焊枪、喷枪等),或由人工操作导引机械模拟装置,或用示教盒(与控制系统相连接的一种手持装置,用以对机器人进行编程或使之运动)来使机器人完成预期的动作;“作业程序”(任务程序)为一组运动及辅助功能指令,用以确定机器人特定的预期作业,这类程序通常由用户编制。由于此类机器人的编程通过实时在线示教程序来实现,而机器人本身凭记忆操作,故能不断重复再现。同类机器人教仪设备一般都功能比较单一,机器人与工作台面基本一体。模块也比较单一,包括:轨迹、搬运、安装等,相对教学内容少,功能操作简单,部分多功能的模块机器人示教设备功能块有所增加,但换装麻烦,模块体积较大、较重,人工更换难度高,因为机器人二次定位精度要求高,部分模块定位安装难度也高,极大的要求了更换工位人员的能力和体力,部分设备由于模块工作内容设计简单对模块拓展性也相对有所限制,造成了拓展教学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教仪集成模块机器人示教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教仪集成模块机器人示教设备,包括机柜,所述机柜上端中部固定安装有模块平台,所述模块平台顶部固定安装有轨迹模块,所述轨迹模块一侧设置有涂胶模块,所述涂胶模块一侧设置有安装模块,所述安装模块一侧设置有搬运模块,所述搬运模块一侧设置有码垛模块,所述码垛模块一侧设置有分拣模块,所述模块平台内侧设置有机器人台面,所述机器人台面顶部固定安装有机器人抓手,所述机柜上端一侧固定安装有操作箱,所述操作箱表面固定安装有触摸屏。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柜底部外侧四角均固定安装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共有四个。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模块平台由金属台面、金属支架与金属底架组成,所述金属台面下端与金属支架固定连接,所述金属支架底部与金属底架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柜底部内侧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共有四个。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器人抓手为90度换位设计,所述机器人抓手包括气缸、连接件与夹头组成。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触摸屏分别与机器人抓手、模块平台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设计模块化应用,一套机器人可对应多套模块示教,相对一套机器人带一种模块的应用更加节约成本,提高使用率;2、模块设计更加复杂化,轨迹描画中添加了螺旋图形,坡度功能等,更优化了空间难度来提升教学品质;3、模块设计高度更适合调试人员的调试姿势;减少视觉阻挡等;4、模块无需安装切换平台,直接集成一体更高的满足了机器人的使用率,减少劳动切换;5、设计多功能夹装直接使得一夹多用。附图说明图1为教仪集成模块机器人示教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教仪集成模块机器人示教设备的主视图;图3为教仪集成模块机器人示教设备的侧视图;图中:1、机柜;2、操作箱;3、触摸屏;4、支撑脚;5、滚轮;6、模块平台;7、金属台面;8、金属支架;9、金属底架;10、机器人台面;11、机器人抓手;12、轨迹模块;13、搬运模块;14、码垛模块;15、分拣模块;16、安装模块;17、涂胶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教仪集成模块机器人示教设备,包括机柜1,机柜1上端中部固定安装有模块平台6,模块平台6顶部固定安装有轨迹模块12,轨迹模块12提供九种图形模块进行分段示教,可按照A-G使用,也可穿插难易使用;轨迹模块12一侧设置有涂胶模块17,涂胶模块17提供仿真胶枪和真实玩具,通过机器人取出玩具玻璃进行涂胶安装的示教,涂胶模块17一侧设置有安装模块16,安装模块16提供三个零件产品的复合安装,安装配有安装台面和零件存放台面;安装模块16一侧设置有搬运模块13,搬运模块13提供两侧区域进行来回取放,提供五种图形进行偏移示教;搬运模块13一侧设置有码垛模块14,码垛模块14提供两侧区域进行来回取放,提供堆垛、拆垛、自由方式堆放等示教;码垛模块14一侧设置有分拣模块15,分拣模块15提供仓储区、检测区、分拣料台三个区域进行产品的分拣摆放;模块平台6内侧设置有机器人台面10,机器人台面10顶部固定安装有机器人抓手11,机器人抓手11采用90度换位设计,通过方向的装换实现夹具切换,夹具设计主要以气缸为主体部分,配合定制连接件以及定制夹头实现对不同产品的夹抓,机柜1上端一侧固定安装有操作箱2,操作箱2表面固定安装有触摸屏3,通过触摸屏3对模块平台6上的各个模块进行操作。机柜1底部外侧四角均固定安装有支撑脚4,支撑脚4共有四个,模块平台6由金属台面7、金属支架8与金属底架9组成,金属台面7下端与金属支架8固定连接,金属支架8底部与金属底架9固定连接,机柜1底部内侧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滚轮5,滚轮5共有四个,机器人抓手11为90度换位设计,机器人抓手11包括气缸、连接件与夹头组成,触摸屏3分别与机器人抓手11、模块平台6电性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通过触摸屏3对模块平台6上的各个模块进行操作,轨迹模块12提供九种图形模块进行分段示教,可按照A-G使用,也可穿插难易使用;搬运模块13提供两侧区域进行来回取放,提供五种图形进行偏移示教;码垛模块14提供两侧区域进行来回取放,提供堆垛、拆垛、自由方式堆放等示教;分拣模块15提供仓储区、检测区、分拣料台三个区域进行产品的分拣摆放;安装模块16提供三个零件产品的复合安装,安装配有安装台面和零件存放台面;涂胶模块17提供仿真胶枪和真实玩具,通过机器人取出玩具玻璃进行涂胶安装的示教,机器人抓手11采用90度换位设计,通过方向的装换实现夹具切换,夹具设计主要以气缸为主体部分,配合定制连接件以及定制夹头实现对不同产品的夹抓。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教仪集成模块机器人示教设备,包括机柜(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柜(1)上端中部固定安装有模块平台(6),所述模块平台(6)顶部固定安装有轨迹模块(12),所述轨迹模块(12)一侧设置有涂胶模块(17),所述涂胶模块(17)一侧设置有安装模块(16),所述安装模块(16)一侧设置有搬运模块(13),所述搬运模块(13)一侧设置有码垛模块(14),所述码垛模块(14)一侧设置有分拣模块(15),所述模块平台(6)内侧设置有机器人台面(10),所述机器人台面(10)顶部固定安装有机器人抓手(11),所述机柜(1)上端一侧固定安装有操作箱(2),所述操作箱(2)表面固定安装有触摸屏(3)。/n
【技术特征摘要】
1.教仪集成模块机器人示教设备,包括机柜(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柜(1)上端中部固定安装有模块平台(6),所述模块平台(6)顶部固定安装有轨迹模块(12),所述轨迹模块(12)一侧设置有涂胶模块(17),所述涂胶模块(17)一侧设置有安装模块(16),所述安装模块(16)一侧设置有搬运模块(13),所述搬运模块(13)一侧设置有码垛模块(14),所述码垛模块(14)一侧设置有分拣模块(15),所述模块平台(6)内侧设置有机器人台面(10),所述机器人台面(10)顶部固定安装有机器人抓手(11),所述机柜(1)上端一侧固定安装有操作箱(2),所述操作箱(2)表面固定安装有触摸屏(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教仪集成模块机器人示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柜(1)底部外侧四角均固定安装有支撑脚(4),所述支撑脚(4)共有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健,朱回胜,李涛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君睿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