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气耗余热吸附式干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5190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8:18
本申请公开了零气耗余热吸附式干燥机,包括第一吸附塔、第二吸附塔、进气管及出气管,所述第一吸附塔及第二吸附塔的出气口各自直接或间接与出气管相接,还包括引流装置,所述引流装置上设置有进气端口、出气端口及侧接端口,所述引流装置的进气端口与进气管相接,所述引流装置的进气端口与进气管相接,所述引流装置的的出气端口与第一吸附塔的进气口及第二吸附塔的进气口相接,所述引流装置的侧接端口分别跟第一吸附塔的出气口及第二吸附塔的出气口相接;所述第一吸附塔及第二吸附塔与出气管之间分别设置有阀门,所述第一吸附塔的进气口及第二吸附塔的进气口与引流装置之间分别设置有阀门。

Zero gas consumption waste heat adsorption dry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零气耗余热吸附式干燥机
本技术涉及气体干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零气耗余热吸附式干燥机。
技术介绍
附图1展示了目前的TSA余热吸附式干燥装置,这种装置包括第一吸附塔(101)、第二吸附塔(102)、阀门(2)、冷却器(3)、汽水分离器(4)及消音器(5)这几个组要部件,这种装置主要存在一个问题,即大概有3%的气体在吸附干燥的过程中会排放到大气环境中,造成极大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零气耗余热吸附式干燥机。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零气耗余热吸附式干燥机,包括第一吸附塔、第二吸附塔、进气管及出气管,所述第一吸附塔及第二吸附塔的出气口各自直接或间接与出气管相接,还包括引流装置,所述引流装置上设置有进气端口、出气端口及侧接端口,所述引流装置的进气端口与进气管相接,所述引流装置的出气端口与第一吸附塔的进气口及第二吸附塔的进气口相接,所述引流装置的侧接端口分别跟第一吸附塔的出气口及第二吸附塔的出气口相接;所述第一吸附塔及第二吸附塔与出气管之间分别设置有阀门,所述第一吸附塔的进气口及第二吸附塔的进气口与引流装置之间分别设置有阀门,所述第一吸附塔的出气口及第二吸附塔的出气口与引流装置之间分别设置有阀门。引流装置的具体结构在专利CN2018215557596中所示,引流装置在该专利文献中附图标记序号为9,引流装置的进气端口在该专利文献中附图标记序号为901,引流装置的出气端口在该专利文献中附图标记序号为902,侧接端口在该专利文献中附图标记序号为903。因为引流装置的出气端口与进气端口之间会行程一股主气流,会吸附从侧接端口的侧气流,因为在吸附干燥再生的过程中,会有部分气体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造成较大的浪费,而本装置通过引流装置的作用,将这部分原来要排放掉的气体接入引流装置的侧接端口,利用引流装置的侧吸特性,将原本要排放掉的气体重新吸入主气流中,进一步利用。本装置通过通过引流装置的侧吸作用,将原本要排放掉的气体进一步回收利用,确保气体零排放。可选的,还包括第一冷却器、第二冷却器、第一汽水分离器及第二汽水分离器,所述第一吸附塔的进气口及第二吸附塔的进气口通过管道、所述第一冷却器及所述第一汽水分离器与进气管相接,且所述第一吸附塔的进气口及第二吸附塔的进气口与所述第一汽水分离器之间分别设置有阀门;所述第一吸附塔的进气口及第二吸附塔的进气口通过所述第二冷却器及第二汽水分离器与所述引流装置的出气端口相接,所述第一吸附塔的进气口与所述第二汽水分离器之间设置有阀门,所述第二吸附塔的进气口与所述第二汽水分离器之间设置有阀门。因为高温气体在降低温度的时候会有水析出,而这些析出的水如果留在第一吸附塔或第二吸附塔内会对第一吸附塔或第二吸附塔造成影响,所以通过外设置第一冷却器、第二冷却器、第一汽水分离器及第二汽水分离器,提前将高温气体冷却降温析出水,并将水分离收集,避免对第一吸附塔及第二吸附塔造成影响。可选的,还包括直通管,所述直通管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吸附塔的进气口及第二吸附塔的进气口相接,直通管与所述第一吸附塔的进气口之间设置有阀门,直通管与所述第二吸附塔的进气口之间设置有阀门,直通管另一端分别与引流装置及进气管相联通,且所述直通管与进气管之间设置有阀门。可选的,还包括过渡管,所述过渡管一端与进气管相接,所述过渡管另一端与第一吸附塔的出气口、第二吸附塔的出气口及引流装置的侧接端口相通,所述过渡管上安装有阀门,所述第一吸附塔的出气口与过渡管之间安装有阀门,所述第二吸附塔的出气口与过渡管之间设置有阀门,所述过渡管与引流装置的侧接端口之间设置有阀门。本装置有多个阀门,为便于清晰第描述各个阀门,对阀门做简要的编号,第一吸附塔的出气口与出气管之间为第一阀门,第二吸附塔的出气口与出气管之间为第二阀门,过渡管上的阀门为第三阀门,过渡管与第一吸附塔出气口之间的为第四阀门,过渡管与第二吸附塔出气口之间的为第五阀门,直通管与第一吸附塔进气口之间的为第六阀门,直通管与第二吸附塔的进气口之间的为第七阀门,第一汽水分离器与第一吸附塔的进气口之间设置有第八阀门,第一汽水分离器与第二吸附塔的进气口之间设置有第九阀门,第二汽水分离器与第一吸附塔的进气口之间的为第十阀门,第二汽水分离器与第二吸附塔的进气口之间的为第十一阀门,直通管与进气管之间的为第十二阀门,过渡管与引流装置进气端口之间的为第十三阀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通过引流装置的侧吸作用,将原本要排放掉的气体进一步回收利用,确保气体零排放。附图说明:图1是目前的TSA余热吸附式干燥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零气耗余热吸附式干燥机连接示意简图;图3是第一吸附塔吸附、第二吸附塔加热再生气流示意图;图4是第一吸附塔吸附、第二吸附塔吹冷再生气流示意图;图5是第二吸附塔吸附、第一吸附塔加热再生气流示意图;图6是第二吸附塔吸附、第一吸附塔吹冷再生气流示意图。图中各附图标记为:101、第一吸附塔,102、第二吸附塔,2、阀门,3、冷却器,301、第一冷却器,302、第二冷却器,4、汽水分离器,401、第一汽水分离器,402、第二汽水分离器,5、消声器,601、第一控制阀,602、第二控制阀,603、第三控制阀,604、第四控制阀,605、第五控制阀,606、第六控制阀,607、第七控制阀,608、第八控制阀,609、第九控制阀,6010、第十控制阀,6011、第十一控制阀,6012、第十二控制阀,6013、第十三控制阀,7、进气管,8、出气管,9、过渡管,10、引流装置,11、直通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描述。一种零气耗余热吸附式干燥机,如附图2所示,包括第一吸附塔101、第二吸附塔102、引流装置10、第一冷却器301、第二冷却器302、第一汽水分离器401、第二汽水分离器402、进气管7及出气管8,第一吸附塔101的出气口与出气管8相接,第二吸附塔102的出气口与出气管8相接,第一吸附塔101与出气管8之间设置有第一阀门,第二吸附塔102与出气管8之间设置有第二阀门602,进气管7通过过渡管9分别与第一吸附塔101的出气口及第二吸附塔102的出气口相接,过渡管9上安装有第三阀门603,过渡管9与第一吸附塔101的进气口之间设置有第四阀门604,过渡管9与第二吸附塔102的进气口之间设置有第五阀门605。第一吸附塔101及第二吸附塔102的进气口通过直通管11分别与进气管7相接,进气管7与直通管11之间设置有第十二阀门,直通管11与第一吸附塔101的进气口之间设置有第六阀门606,直通管11与第二吸附塔102的进气口之间设置有第七阀门607,直通管11与进气管7之间设置有第十二阀门6012。第一吸附塔101的进气口及第二吸附塔102的进气口通过第一冷却器301及第一汽水分离器401与进气管7相接,第一吸附塔101的进气口与第一汽水分离器401之间设置有第八阀门608,第二吸附塔102的进气口与第一汽水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零气耗余热吸附式干燥机,包括第一吸附塔、第二吸附塔、进气管及出气管,所述第一吸附塔及第二吸附塔的出气口各自直接或间接与出气管相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引流装置,所述引流装置上设置有进气端口、出气端口及侧接端口,所述引流装置的进气端口与进气管相接,所述引流装置的出气端口与第一吸附塔的进气口及第二吸附塔的进气口相接,所述引流装置的侧接端口分别跟第一吸附塔的出气口及第二吸附塔的出气口相接;所述第一吸附塔及第二吸附塔与出气管之间分别设置有阀门,所述第一吸附塔的进气口及第二吸附塔的进气口与引流装置之间分别设置有阀门,所述第一吸附塔的出气口及第二吸附塔的出气口与引流装置之间分别设置有阀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零气耗余热吸附式干燥机,包括第一吸附塔、第二吸附塔、进气管及出气管,所述第一吸附塔及第二吸附塔的出气口各自直接或间接与出气管相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引流装置,所述引流装置上设置有进气端口、出气端口及侧接端口,所述引流装置的进气端口与进气管相接,所述引流装置的出气端口与第一吸附塔的进气口及第二吸附塔的进气口相接,所述引流装置的侧接端口分别跟第一吸附塔的出气口及第二吸附塔的出气口相接;所述第一吸附塔及第二吸附塔与出气管之间分别设置有阀门,所述第一吸附塔的进气口及第二吸附塔的进气口与引流装置之间分别设置有阀门,所述第一吸附塔的出气口及第二吸附塔的出气口与引流装置之间分别设置有阀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气耗余热吸附式干燥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冷却器、第二冷却器、第一汽水分离器及第二汽水分离器,所述第一吸附塔的进气口及第二吸附塔的进气口通过管道、所述第一冷却器及所述第一汽水分离器与进气管相接,且所述第一吸附塔的进气口及第二吸附塔的进气口与所述第一汽水分离器之间分别设置有阀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香李召陆伟成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溢达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