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能互补供热系统及供热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75190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8: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能互补供热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1)、加热装置(2)、循环泵(3)、第一阀门(4)和第二阀门(5),热网回水管路与第一阀门(4)的入液口连接,所述第一阀门(4)的第一出液口与循环泵(3)的入液口连接,所述循环泵(3)的出液口与太阳能集热器(1)的入液口连接,所述太阳能集热器(1)的出液口与加热装置(2)的入液口连接,所述加热装置(2)的出液口与第二阀门(5)的入液口连接,所述第二阀门(5)的第一出液口与热网供水管路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得能够利用完全清洁的补热能互补太阳能供暖。

A multi energy complementary heating system and heat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能互补供热系统及供热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供热
,具体的涉及一种多能互补供热系统及供热方法。
技术介绍
开发利用各类低品位可再生性清洁能源作为热泵热源为建筑物供冷供暖,对建筑节能与环保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性清洁能源,太阳能热水系统已被广泛使用。利用太阳能进行建筑供暖目前实施案例还较少,主要原因是太阳能单独供热热源不足以满足建筑采暖需求。因此出现了部分地下水源热泵耦合太阳能供暖的系统,但水源热泵投资巨大,而且对地下水源会产生破坏和污染。因此如何利用清洁能源对太阳能供暖进行补热,成为很多研究者研究的课题。例如,国内专利201510979953.1公开了一种多能互补供热系统,采用了热管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耦合蒸汽压缩制热循环系统和燃气锅炉。但该系统由于采用燃气锅炉,必然产生烟气排放污染问题。因此,如何解决利用完全清洁的补热能互补太阳能供暖成为本专利技术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能互补供热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能互补供热系统及供热方法,使得能够利用完全清洁的补热能互补太阳能供暖。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多能互补供热系统,所述供热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1)、加热装置(2)、循环泵(3)、阀门、连接管路和热网供液及回液管路,所述回液管路经过循环泵(3)增压连接太阳能集热器(1),所述太阳能集热器(1)出液口连接所述加热装置(2),所述加热装置(2)出液口连接热网供液管路,所述加热装置(2)为热泵和/或电锅炉。较佳的,所述阀门包括第一阀门(4)和第二阀门(5),热网回水管路与第一阀门(4)的入液口连接,所述第一阀门(4)的第一出液口与循环泵(3)的入液口连接,所述循环泵(3)的出液口与太阳能集热器(1)的入液口连接,所述太阳能集热器(1)的出液口与加热装置(2)的入液口连接,所述加热装置(2)的出液口与第二阀门(5)的入液口连接,所述第二阀门(5)的第一出液口与热网供水管路连接;在所述循环泵(3)的出液口与太阳能集热器(1)的入液口之间,还连接第一单向阀(11);在所述太阳能集热器(1)的出液口与加热装置(2)的入液口之间连接第二单向阀(21),在所述加热装置(2)的出液口与第二阀门(5)的入液口之间连接第三单向阀(22)。较佳的,所述太阳能集热器(1)的出液口直接与第二阀门(5)的入液口连接,使得经过太阳能集热器(1)加热后的载热液体直接通过第二阀门(5)流入热网供水管路。较佳的,在所述太阳能集热器(1)的出液口直接与第二阀门(5)的入液口之间连接第四单向阀(12)。较佳的,所述多能互补供热系统还包括储热罐(6),所述第一阀门(4)和第二阀门(5)均为三通阀,所述第一阀门(4)的第二出液口与储热罐(6)的第一液口连接,所述所述第二阀门(5)的第二出液口与储热罐(6)的第二液口连接。较佳的,所述多能互补供热系统还包括电锅炉(7),所述太阳能集热器(1)的出液口还与电锅炉(7)的入液口连接,所述电锅炉(7)的出液口与第二阀门(5)的入液口连接。较佳的,在所述太阳能集热器(1)的出液口还与电锅炉(7)的入液口之间连接第五单向阀(71),在所述电锅炉(7)的出液口与第二阀门(5)的入液口之间连接第六单向阀(72)。较佳的,所述加热装置(2)为燃气燃烧型热泵、空气源热泵或者电压缩热泵;所述电锅炉(7)为电热管锅炉、电磁加热炉、电极锅炉或者固体蓄热电锅炉。一种多能互补供热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判断太阳能集热器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是,执行S1,若否,执行S3;S1:利用太阳能集热器对载热液体进行加热;S2:判断载热液体温度是否达标,若是,则执行S4,若否,则执行S3;S3:执行补热操作,之后执行S2;S4:将载热液体直接输入到热网中,或者将载热液体输入储热罐中。较佳的,多能互补供热总量满足下面的计算公式:Q总=Q太阳+Q加热装置+Q电锅炉=F总*(T2-T1)*Cp+F加热装置*(T4-T3)*Cp+F电锅炉*(T6-T5)*Cp其中:Q总为多能互补供热系统总供热量;Cp为载热液体的比热容;Q太阳为太阳能集热器收集热量;Q太阳=F总*(T2-T1)*Cp;Q加热装置为加热装置补热热量;Q加热装置=F加热装置*(T4-T3)*Cp;Q电锅炉为电锅补热热量;Q电锅炉=F电锅炉*(T6-T5)*Cp;F总为供热系统供热水循环流量;F总=F热泵+F电锅炉;F加热装置为加热装置供热系统供热水循环流量;F电锅炉为电锅炉供热系统供热水循环流量;T1为太阳能集热器入液口的液温;T2为太阳能集热器出液口的液温;T3为加热装置入液口的液温;T4为加热装置出液口的液温;T5为电锅炉入液口的液温;T6为电锅炉出液口的液温。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得能够利用完全清洁的补热能互补太阳能供暖。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多能互补供热系统第一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多能互补供热系统第二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多能互补供热系统第三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为进一步清楚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和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给出了以下附图标记,并加以说明。太阳能集热器1;第一单向阀11;第四单向阀12;加热装置2;固体蓄热电锅炉23;第二单向阀21;第三单向阀22;循环泵3;第一阀门4;第二阀门5;储热罐6;电锅炉7;第五单向阀71;第六单向阀72。通过上述附图标记说明,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以更加清楚的理解和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专利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在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应当理解,尽管在本专利技术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能互补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1)、加热装置(2)、循环泵(3)、阀门、连接管路和热网供液及回液管路,所述回液管路经过循环泵(3)增压连接太阳能集热器(1),所述太阳能集热器(1)出液口连接所述加热装置(2),所述加热装置(2)出液口连接热网供液管路,所述加热装置(2)为热泵和/或电锅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能互补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1)、加热装置(2)、循环泵(3)、阀门、连接管路和热网供液及回液管路,所述回液管路经过循环泵(3)增压连接太阳能集热器(1),所述太阳能集热器(1)出液口连接所述加热装置(2),所述加热装置(2)出液口连接热网供液管路,所述加热装置(2)为热泵和/或电锅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能互补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包括第一阀门(4)和第二阀门(5),热网回水管路与第一阀门(4)的入液口连接,所述第一阀门(4)的第一出液口与循环泵(3)的入液口连接,所述循环泵(3)的出液口与太阳能集热器(1)的入液口连接,所述太阳能集热器(1)的出液口与加热装置(2)的入液口连接,所述加热装置(2)的出液口与第二阀门(5)的入液口连接,所述第二阀门(5)的第一出液口与热网供水管路连接;在所述循环泵(3)的出液口与太阳能集热器(1)的入液口之间,还连接第一单向阀(11);在所述太阳能集热器(1)的出液口与加热装置(2)的入液口之间连接第二单向阀(21),在所述加热装置(2)的出液口与第二阀门(5)的入液口之间连接第三单向阀(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能互补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1)的出液口直接与第二阀门(5)的入液口连接,使得经过太阳能集热器(1)加热后的载热液体直接通过第二阀门(5)流入热网供水管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能互补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太阳能集热器(1)的出液口直接与第二阀门(5)的入液口之间连接第四单向阀(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能互补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能互补供热系统还包括储热罐(6),所述第一阀门(4)和第二阀门(5)均为三通阀,所述第一阀门(4)的第二出液口与储热罐(6)的第一液口连接,所述所述第二阀门(5)的第二出液口与储热罐(6)的第二液口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能互补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能互补供热系统还包括电锅炉(7),所述太阳能集热器(1)的出液口还与电锅炉(7)的入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辉杨豫森崔华
申请(专利权)人:赫普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