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水供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42132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14:14
提供一种热水供暖系统,能够判定循环单元与膨胀吸收单元的位置关系不适当。热水供暖系统(1),包括:热水供暖装置(2)、供暖终端(3)、将它们加以连接的供暖循环回路(4)、设置于供暖循环回路(4)的循环单元(5)、为了吸收由温度上升所引起的供暖热媒的体积膨胀而设置于供暖循环回路(4)的膨胀吸收单元(6),并且热水供暖装置(2)包括:连接于供暖循环回路(4)的供暖通道(10)、供暖通道(10)内的供暖热媒的加热单元(11)、检测供暖通道(10)的内压的压力检测单元(14)、连接于供暖通道(10)的补给通道(15)、补给通道(15)的开关单元(16)、当压力检测单元(14)检测到供暖通道(10)的内压小于基准值时将开关单元(16)打开而补给供暖热媒的控制单元(17);在循环单元(5)的驱动开始时,压力检测单元(14)的检测压力低于其驱动前的检测压力的情况下,此控制单元(17)判定为循环单元(5)与膨胀吸收单元(6)的位置关系不适当。

Hot water heat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热水供暖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水供暖系统,利用由热水供暖装置所加热的供暖热媒的热来供暖。
技术介绍
以前,将由热水供暖装置所加热的热水作为供暖热媒而供给至供暖终端来进行供暖的热水供暖系统被广泛使用。此种热水供暖系统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示构成为,在供暖运转时,将由热水供暖装置的加热部所加热的供暖热媒供给至供暖终端,并将从供暖终端返回而来的供暖热媒再次由加热部进行加热。此热水供暖装置通过供暖循环回路而连接于供暖终端,包括使供暖热媒在供暖循环回路中循环的泵、以及用以吸收供暖热媒的由温度上升所引起的体积膨胀的膨胀箱。另外,热水供暖装置具备利用加热部将供给热水进行加热来供给热水的供给热水功能。此外,在供暖终端存在多个的情况或热水供暖装置与供暖终端的距离远的情况下,供暖循环回路的通道长度变长。在此种情况下,热水供暖装置的泵的负荷增大,因此在热水供暖装置的外部设置外部泵,所述外部泵可与热水供暖装置的泵连动而使供暖热媒循环。另外,由于供暖循环回路的通道长度变得越长,所循环的供暖热媒的量越增加,故而供暖热媒的体积膨胀量也增加,因此在热水供暖装置的膨胀箱的容量不足的情况下,有时在热水供暖装置的外部设置膨胀箱。进而,也有以在外部设置膨胀箱为前提,而最初不包括膨胀箱的热水供暖装置。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5-22213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热水供暖装置的外部设置膨胀箱及外部泵来构成热水供暖系统的情况下,在将热水供暖装置与供暖终端连接的供暖循环回路,配设膨胀箱及外部泵。此时,若膨胀箱与外部泵的位置关系不适当,则当外部泵的驱动开始时,在热水供暖装置内,供暖热媒的流通道的内压比驱动前下降,因此热水供暖装置判定为供暖热媒减少,从而自动补给供暖热媒,或者进行报告来促使所述补给。但,其内压下降的原因并非供暖热媒的减少,因此即便补给供暖热媒,内压下降也不会消除。因此,存在热水供暖装置作出供暖热媒泄漏的错误判定,而报告泄漏发生,并且使供暖运转停止的顾虑。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提供一种热水供暖系统,能判定为循环单元与膨胀吸收单元的位置关系不适当。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技术方案1的专利技术为一种热水供暖系统,包括:热水供暖装置、供暖终端、将它们加以连接的供暖循环回路、设置于所述供暖循环回路的循环单元、为了吸收由温度上升所引起的供暖热媒的体积膨胀而设置于所述供暖循环回路的膨胀吸收单元,并且所述热水供暖装置包括:供暖通道,连接于所述供暖循环回路;加热单元,对所述供暖通道内的供暖热媒进行加热;压力检测单元,对所述供暖通道的内压进行检测;补给通道,连接于所述供暖通道;开关单元,用以将所述补给通道进行开关;以及控制单元,当所述压力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供暖通道的内压小于预先设定的基准值时,将所述开关单元打开来补给供暖热媒,且在所述循环单元的驱动开始时,所述压力检测单元的检测压力比所述循环单元的驱动前的检测压力还要低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判定为所述循环单元与所述膨胀吸收单元的位置关系不适当。根据所述构成,热水供暖系统在供暖运转时,利用循环单元,使由热水供暖装置所加热的供暖热媒在供暖循环回路中循环。设置于供暖循环回路的膨胀吸收单元吸收由温度上升所引起的供暖热媒的体积膨胀,防止由供暖循环回路或供暖通道的内压的上升所引起的破损或泄漏。供暖通道的内压是由热水供暖装置的压力检测单元来检测,当供暖热媒的量减少,供暖通道的内压小于基准值时,控制单元补给供暖热媒。而且,在循环单元的驱动开始时,供暖通道的内压比驱动前的内压还要低的情况下,控制单元判定为循环单元与膨胀吸收单元的位置关系不适当。因此,在热水供暖系统的施工时进行的试运转中,能够判定在循环单元的驱动开始时,循环单元与膨胀吸收单元以不适当的位置关系来连接,因此能将这些单元重新连接为适当的位置关系。根据技术方案1,技术方案2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热水供暖装置包括旁路通道,所述旁路通道是为了绕过所述供暖循环回路,而从所述加热单元的下游侧的所述供暖通道分支,与所述加热单元的上游侧的所述供暖通道连接,并且所述旁路通道包括用以进行供暖热媒与供给热水的热交换的热交换器。根据所述构成,能够利用供暖热媒将供给热水进行加热,因此能够构成具备供给热水功能的热水供暖系统。根据技术方案2,技术方案3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所述供暖通道及所述旁路通道的分支部,包括能调整供暖热媒的分配比率的分配阀。根据所述构成,能够将经加热的供暖热媒分配为供暖用途及供给热水用途,因此能够构成可同时进行供暖及供给热水的热水供暖系统。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热水供暖系统,能够判定为循环单元与膨胀吸收单元的位置关系不适当。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实施例的热水供暖系统的整体构成的图。图2是表示实施例的热水供暖装置的构成的图。图3是表示循环泵与膨胀箱配设为不适当的位置关系的热水供给系统。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实施例,对用以实施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实施例首先,基于图1,对热水供暖系统1的整体构成进行说明。热水供暖系统1构成为进行供暖运转,即,将由热水供暖装置2所加热的供暖热媒供给至供暖终端3来供暖。热水供暖系统1包括:热水供暖装置2、供暖终端3、将它们加以连接的供暖循环回路4、设置于供暖循环回路4的外部泵5(循环单元)、以及为了吸收由温度上升所引起的供暖热媒的体积膨胀而设置于供暖循环回路4的密闭式的膨胀箱6(膨胀吸收单元),并且供暖热媒所流通的通道构成为密闭式。作为供暖终端3,例如可使用:吹送由供暖热媒的热来加热的空气的暖风供暖装置、或利用供暖热媒的辐射热及空气的自然对流来供暖的平板加热器或地板供暖装置等,也可将多个这些装置加以连接。供暖循环回路4包括:终端循环回路部4a,通过外部泵5的驱动而将供暖热媒循环供给至供暖终端3;以及加热循环回路部4b,从终端循环回路部4a向热水供暖装置2供给供暖热媒,并且将由热水供暖装置2所加热的供暖热媒供给至终端循环回路部4a。膨胀箱6是以相对于外部泵5而成为适当的位置关系的方式,设置于终端循环回路部4a的外部泵5的上游侧。加热循环回路部4b设置于终端循环回路部4a的膨胀箱6的上游侧。在供暖运转中,由于后述的供给热水运转,即便是在来自热水供暖装置2的供暖热媒的供给暂时中断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在终端循环回路部4a中循环的供暖热媒来继续供暖。其次,基于图2,对热水供暖装置2进行说明。热水供暖装置2在供暖运转时,将供暖热媒加热而供给至供暖循环回路4。另外,具备供给热水功能,即,将利用供暖热媒的热来加热的自来水调整为供给热水设定温度而供给热水。此热水供暖装置2构成为能在供暖运转中也利用供给热水功能。热水供暖装置2包括:连接于供暖循环回路4的供暖通道10、将供暖通道10内的供暖热媒进行加热的加热部11(加热单元)、设置于供暖通道10的内置泵13、检测供暖通道10的内压的压力感测器14(压力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水供暖系统,包括:热水供暖装置、供暖终端、将它们加以连接的供暖循环回路、设置于所述供暖循环回路的循环单元、为了吸收由温度上升所引起的供暖热媒的体积膨胀而设置于所述供暖循环回路的膨胀吸收单元,其特征在于,/n所述热水供暖装置包括:供暖通道,连接于所述供暖循环回路;/n加热单元,对所述供暖通道内的供暖热媒进行加热;/n压力检测单元,对所述供暖通道的内压进行检测;/n补给通道,连接于所述供暖通道;/n开关单元,用以将所述补给通道进行开关;以及/n控制单元,当所述压力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供暖通道的内压小于预先设定的基准值时,将所述开关单元打开来补给供暖热媒,并且/n在所述循环单元的驱动开始时,所述压力检测单元的检测压力比所述循环单元的驱动前的检测压力还要低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判定为所述循环单元与所述膨胀吸收单元的位置关系不适当。/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026 JP 2017-2067501.一种热水供暖系统,包括:热水供暖装置、供暖终端、将它们加以连接的供暖循环回路、设置于所述供暖循环回路的循环单元、为了吸收由温度上升所引起的供暖热媒的体积膨胀而设置于所述供暖循环回路的膨胀吸收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水供暖装置包括:供暖通道,连接于所述供暖循环回路;
加热单元,对所述供暖通道内的供暖热媒进行加热;
压力检测单元,对所述供暖通道的内压进行检测;
补给通道,连接于所述供暖通道;
开关单元,用以将所述补给通道进行开关;以及
控制单元,当所述压力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供暖通道的内压小于预先设定的基准值时,将所述开关单元打开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田康资横山豪人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能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