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晓亮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大数据模块化网络的布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2132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1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大数据模块化网络的布线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布线盒,所述布线盒的两侧竖直内壁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的两侧外壁均设有梳理分类块,所述梳理分类块的内表面中心位置开设有线孔,所述线孔的前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圈,所述布线盒远离第二隔板的一侧内表面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布线盒的两侧竖直壁内表面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对网线模块化的分类与固定,可快速辨识出各个网线的归属,便于后期检修工作,同时具有良好防尘和防虫鼠的功能,对于网线保护效果好,适合广泛推广与使用。

A wiring device for big data modular networ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大数据模块化网络的布线装置
本技术涉及网络布线装置
,具体为一种用于大数据模块化网络的布线装置。
技术介绍
现在社会计算机网络已深入应用到生产、生活各领域,虽然用户端的无线wifi技术越来越普及,但作为大数据服务器端以及局域网的主体网络还是通过网线实现物理组网。各公共场所如商场、教学楼、办公楼等地方各楼层以及中心机房都布有大量网线。现有专利(公告号:CN206180528U)一种网线用布线固定装置,包括“┓”型结构或“┏”型结构,在“┓”型结构或“┏”型结构上设置有固定网线的线槽和吸盘。所述线槽内交错设置有“┓”型固定架和“┏”型固定架。所述吸盘设置在“┓”型结构或“┏”型结构的开口侧或侧壁上。所述线槽设置在“┓”型结构或“┏”型结构的开口相对的一侧上或侧壁上。在实现本专利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网线虽然得到有效固定,但网线还是以相互被堆积的固定在线槽内,网线堆积不仅会造成梳理的困难,不易辨识每根网线的归属,还会导致后续网线检修的难度大大提高;2.其两端为开口式结构,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大数据模块化网络的布线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布线盒(2),所述布线盒(2)的两侧竖直内壁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第一隔板(3),所述第一隔板(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4),所述第二隔板(4)的两侧外壁均设有梳理分类块(5),所述梳理分类块(5)的内表面中心位置开设有线孔(6),所述线孔(6)的前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圈(7),所述布线盒(2)远离第二隔板(4)的一侧内表面开设有第一螺纹孔(14),所述布线盒(2)的两侧竖直壁内表面开设有第二螺纹孔(15),且第一螺纹孔(14)与第二螺纹孔(15)之间螺纹连接有同一个紧固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大数据模块化网络的布线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布线盒(2),所述布线盒(2)的两侧竖直内壁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第一隔板(3),所述第一隔板(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4),所述第二隔板(4)的两侧外壁均设有梳理分类块(5),所述梳理分类块(5)的内表面中心位置开设有线孔(6),所述线孔(6)的前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圈(7),所述布线盒(2)远离第二隔板(4)的一侧内表面开设有第一螺纹孔(14),所述布线盒(2)的两侧竖直壁内表面开设有第二螺纹孔(15),且第一螺纹孔(14)与第二螺纹孔(15)之间螺纹连接有同一个紧固螺钉(8),所述布线盒(2)的前侧外壁开设有第一扣槽(9),所述第一隔板(3)的前侧外壁开设有第二扣槽(10),所述梳理分类块(5)的前侧外壁固定粘接有网线标签(11),所述底座(1)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安装片(12),所述安装片(12)的内表面开设有安装孔(17),所述梳理分类块(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万寿
申请(专利权)人:刘晓亮张建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