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人脸识别的安防监控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监控设备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安防监控终端。
技术介绍
安防工程就是实现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安全防护的过程,在安防工程中,安防工程包括楼宇智能化、视频监控、门禁考勤、防盗报警、停车场管理、智能家居、机房工程等,视频监控是安防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普通的监控设备已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使用需求,人脸识别智能监控设备被很广泛利用,大大提高了安全性。现有的监控设备大多是安装在户外,通常情况下只是简单的在监控设备的上端设置监控设备保护罩,在使用过程中,在遭遇雨雪、冰雹等恶劣的天气时,监控设备保护罩仅仅对监控设备进行防护,但由于监控设备大多都安装在户外的高处,作业人员在安装或检修监控设备时,都需要登高作业,而现有的监控设备在安装检修时非常不便,给监控设备的使用带来了一定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某种或某些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安防监控终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 ...
【技术保护点】
1.基于人脸识别的安防监控终端,包括摄像头本体(100),其特征在于:摄像头本体(100)设于一壳体(110)内,壳体(110)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下底板(210)和上底板(220),下底板(210)和上底板(220)通过一位于后侧处的支撑板(230)相连;下底板(210)和上底板(220)相对的侧面上均沿左右方向设有第一滑槽(211),第一滑槽(211)内沿左右方向设有第一导向柱(212);下底板(210)和上底板(220)之间平行设有2块移动板(120),移动板(120)的端面上设有伸入对应第一滑槽(211)内的滑块(310),滑块(310)上设有供对应第一导向柱(212 ...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人脸识别的安防监控终端,包括摄像头本体(100),其特征在于:摄像头本体(100)设于一壳体(110)内,壳体(110)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下底板(210)和上底板(220),下底板(210)和上底板(220)通过一位于后侧处的支撑板(230)相连;下底板(210)和上底板(220)相对的侧面上均沿左右方向设有第一滑槽(211),第一滑槽(211)内沿左右方向设有第一导向柱(212);下底板(210)和上底板(220)之间平行设有2块移动板(120),移动板(120)的端面上设有伸入对应第一滑槽(211)内的滑块(310),滑块(310)上设有供对应第一导向柱(212)穿过的第一通孔(311),第一导向柱(212)上且位于两端处套设有用于推动移动板(120)相互靠近的第一弹簧(213),移动板(120)之间设有用于固定摄像头本体(100)的夹紧机构(1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的安防监控终端,其特征在于:移动板(120)相对的侧面上均沿前后方向且平行地设有2个移动槽(321),移动槽(321)内均沿上下方向设有第二导向柱(322);夹紧机构(130)包括位于对应移动槽(321)内的升降块(410),升降块(410)上设有供对应第二导向柱(322)穿过的第二通孔(411),第二导向柱(322)上套设有用于推动升降块(410)相互靠近的第二弹簧(323),升降块(410)上均设有位于移动板(120)之间的夹持块(420),夹持块(420)上设有用于卡接固定摄像头本体(100)且截面呈方形的第一卡槽(4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的安防监控终端,其特征在于:移动板(120)相对的侧面上且位于中部处沿前后方向设有第二滑槽(331),第二滑槽(331)内沿前后方向设有第三导向柱(332);第二滑槽(331)处设有用于推动夹紧机构(130)相互分离的调节机构(140),调节机构(140)包括伸入第二滑槽(331)内且能够沿左右方向伸缩的移动块(800),移动块(800)上设有供第三导向柱(332)穿过的第三通孔(811),移动块(800)的上下两侧均铰接有一支撑杆(430),位于同一侧的支撑杆(430)均铰接连接在一连接杆(910)的两端上,连接杆(910)穿过对应的夹持块(420)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的安防监控终端,其特征在于:夹持块(420)上还设有用于卡接固定摄像头本体(100)且截面呈弧形的第二卡槽(424);夹持块(420)与升降块(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合梦天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