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除尘干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5155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业除尘干燥装置,包括干燥箱、泵前导向漏斗、气泵、泵后导向漏斗、除尘箱和除尘布袋;还包括两组干燥剂格栅、换料口门和合页,两组干燥剂格栅均纵向安装在干燥腔内的内部,完全将干燥箱的干燥腔隔离出来;还包括总支架、气泵支架、四组滚轮和四组底座,总支架上端右侧与干燥箱的底端连接,总支架上端左侧与除尘箱的底端连接,总支架上端中侧连接有气泵支架,气泵支架上端与气泵底端相连接,总支架底端设置有四组转向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干燥剂的接触面积,方便更换,提高了使用可靠性、便利性和稳定性。

An industrial dust removal and dry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除尘干燥装置
本技术涉及环保机械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工业除尘干燥装置。
技术介绍
工业除尘干燥装置是一种用于空气除尘及干燥的辅助装置,其在用于空气除尘及干燥的辅助装置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一种工业除尘干燥装置包括干燥箱、泵前导向漏斗、气泵、泵后导向漏斗、除尘箱和除尘布袋,干燥箱的内部设置有干燥腔,干燥箱的右端设置有第一进气口,干燥箱的左端设置有第一出气口,并且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均与干燥腔相通,干燥腔的内部放置有干燥剂,第一出气口与泵前导向漏斗的输入端连通,泵前导向漏斗输出端与气泵的输入端连通,气泵上设置有气泵电机,气泵的输出端与泵后导向漏斗输入端连通,除尘箱的内部设置有处理室,除尘箱的右端设置有多组第二进气口,除尘箱的左端设置有第二出气口,并且多组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均与处理室相通,泵后导向漏斗输出端与多组第二进气口连通,除尘布袋横向安装在处理室的内部,除尘布袋的左部输出端与第二出气口连通;现有的一种工业除尘干燥装置使用时,首先启动气泵电机带动气泵工作,空气从干燥箱的第一进气口进入,途径干燥箱内干燥剂进行干燥,在气泵作用下流动至除尘箱,经除尘布袋吸附灰尘后从除尘布袋的输出端流出即可;现有的工业除尘干燥装置使用中发现,干燥箱内干燥剂储放不规律,干燥效果差,且干燥剂置换麻烦,导致使用可靠性较差;整个装置缺乏整体性且不方便移动,导致使用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业除尘干燥装置,能够提高干燥剂的接触面积,方便更换,提高使用可靠性、便利性和稳定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工业除尘干燥装置,包括干燥箱、泵前导向漏斗、气泵、泵后导向漏斗、除尘箱和除尘布袋,干燥箱的内部设置有干燥腔,干燥箱的右端设置有第一进气口,干燥箱的左端设置有第一出气口,并且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均与干燥腔相通,干燥腔的内部放置有干燥剂,第一出气口与泵前导向漏斗的输入端连通,泵前导向漏斗输出端与气泵的输入端连通,气泵上设置有气泵电机,气泵的输出端与泵后导向漏斗输入端连通,除尘箱的内部设置有处理室,除尘箱的右端设置有多组第二进气口,除尘箱的左端设置有第二出气口,并且多组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均与处理室相通,泵后导向漏斗输出端与多组第二进气口连通,除尘布袋横向安装在处理室的内部,除尘布袋的左部输出端与第二出气口连通;还包括两组干燥剂格栅、换料口门和合页,两组干燥剂格栅均纵向安装在干燥腔内的内部,完全将干燥箱的干燥腔隔离出来,干燥剂填充在两组干燥剂格栅之间,干燥箱上端设置有换料口,并且换料口与干燥腔相通,换料口门通过合页与干燥箱的顶端可转动连接,并且换料口门对换料口进行密封,换料口门的顶端设置有把手;还包括总支架、气泵支架、四组滚轮和四组底座,总支架上端右侧与干燥箱的底端连接,总支架上端左侧与除尘箱的底端连接,总支架上端中侧连接有气泵支架,气泵支架上端与气泵底端相连接,总支架底端设置有四组转向轴,并且四组转向轴对总支架进行支撑,四组转向轴的轴底分别与四组滚轮的支架上端相连接,总支架底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右后侧设置有四组气缸底座,四组气缸底座支杆底端分别与四组底座上端相连接。本技术的一种工业除尘干燥装置,干燥箱的第一进气口连通设置有进气漏斗。本技术的一种工业除尘干燥装置,还包括干燥室窗口玻璃和干燥室窗口,干燥室窗口后端与干燥箱的前端连通,干燥室窗口玻璃镶嵌在干燥室窗口内。本技术的一种工业除尘干燥装置,还包括除尘室窗口玻璃和除尘室窗口,除尘室窗口后端与除尘箱前端相连通,除尘室窗口玻璃镶嵌在除尘室窗口内。本技术的一种工业除尘干燥装置,除尘布袋的内部安装有支撑弹簧。本技术的一种工业除尘干燥装置,底座底部均设有防滑纹。本技术的一种工业除尘干燥装置,泵前导向漏斗和泵后导向漏斗均为碳钢材质。本技术的一种工业除尘干燥装置,滚轮内设置有刹车片。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取得技术进步如下。本技术通过两组干燥剂格栅隔离出的干燥腔方便约束干燥剂防止其流动至别处,并且通过设置换料口与换料口门方便了对干燥剂进行更换,并且提高干燥剂的接触面积,方便更换,提高使用可靠性;通过总支架和气泵支架固定了除尘干燥装置每个工位的位置,提高结构强度,通过四组滚轮方便对整体进行移动,通过四组底座提高整体的支撑效果,提高了便利性和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剖面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轴视图;附图中标记:1、干燥箱;2、泵前导流漏斗;3、气泵;4、气泵电机;5、泵后倒流漏斗;6、除尘箱;7、除尘布袋;8、干燥剂格栅;9、换料口门;10、合页;11、把手;12、进气漏斗;13、总支架;14、气泵支架;15、滚轮;16、转向轴;17、底座气缸;18、底座;19、干燥室窗口玻璃;20、干燥室窗口;21、除尘室窗口玻璃;22、除尘室窗口;23、支撑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工业除尘干燥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干燥箱1、泵前导向漏斗2、气泵3、泵后导向漏斗5、除尘箱6和除尘布袋7,泵前导向漏斗2和泵后导向漏斗5均为碳钢材质;通气效果好成本低且易于更换。干燥箱1的内部设置有干燥腔,干燥箱1的右端设置有第一进气口,干燥箱1的第一进气口连通设置有进气漏斗12,进气漏斗12与第一进气口相连通;通过设置进气漏斗12,在进气口提高了进气效率,提高了可靠性。干燥箱1的左端设置有第一出气口,并且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均与干燥腔相通;干燥腔的内部放置有干燥剂,第一出气口与泵前导向漏斗2的输入端连通,泵前导向漏斗2输出端与气泵3的输入端连通,气泵3上设置有气泵电机4,气泵3的输出端与泵后导向漏斗5输入端连通,除尘箱6的内部设置有处理室,除尘箱6的右端设置有多组第二进气口,除尘箱6的左端设置有第二出气口,并且多组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均与处理室相通,泵后导向漏斗5输出端与多组第二进气口连通,除尘布袋7横向安装在处理室的内部,除尘布袋7的左部输出端与第二出气口连通。本技术还包括两组干燥剂格栅8、换料口门9和合页10,两组干燥剂格栅8均纵向安装在干燥腔内的内部,完全将干燥箱1的干燥腔隔离出来,干燥剂填充在两组干燥剂格栅8之间,干燥箱1上端设置有换料口,并且换料口与干燥腔相通,换料口门9通过合页10与干燥箱1的顶端可转动连接,并且换料口门9对换料口进行密封,换料口门9的顶端设置有把手11。通过两组干燥剂格栅8隔离出的干燥腔方便约束干燥剂防止其流动至别处,并且通过设置换料口与换料口门9方便了对干燥剂进行更换,并且提高干燥剂的接触面积,方便更换,提高使用可靠性;通过总支架13和气泵支架14固定了除尘干燥装置每个工位的位置,提高结构强度,通过四组滚轮15方便对整体进行移动,通过四组底座18提高整体的支撑效果,提高了便利性和稳定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业除尘干燥装置,包括干燥箱(1)、泵前导向漏斗(2)、气泵(3)、泵后导向漏斗(5)、除尘箱(6)和除尘布袋(7),干燥箱(1)的内部设置有干燥腔,干燥箱(1)的右端设置有第一进气口,干燥箱(1)的左端设置有第一出气口,并且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均与干燥腔相通,干燥腔的内部放置有干燥剂,第一出气口与泵前导向漏斗(2)的输入端连通,泵前导向漏斗(2)输出端与气泵(3)的输入端连通,气泵(3)上设置有气泵电机(4),气泵(3)的输出端与泵后导向漏斗(5)输入端连通,除尘箱(6)的内部设置有处理室,除尘箱(6)的右端设置有多组第二进气口,除尘箱(6)的左端设置有第二出气口,并且多组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均与处理室相通,泵后导向漏斗(5)输出端与多组第二进气口连通,除尘布袋(7)横向安装在处理室的内部,除尘布袋(7)的左部输出端与第二出气口连通;/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干燥剂格栅(8)、换料口门(9)和合页(10),两组干燥剂格栅(8)均纵向安装在干燥腔内的内部,完全将干燥箱(1)的干燥腔隔离出来,干燥剂填充在两组干燥剂格栅(8)之间,干燥箱(1)上端设置有换料口,并且换料口与干燥腔相通,换料口门(9)通过合页(10)与干燥箱(1)的顶端可转动连接,并且换料口门(9)对换料口进行密封,换料口门(9)的顶端设置有把手(11);/n还包括总支架(13)、气泵支架(14)、四组滚轮(15)和四组底座(18),总支架(13)上端右侧与干燥箱(1)的底端连接,总支架(13)上端左侧与除尘箱(6)的底端连接,总支架(13)上端中侧连接有气泵支架(14),气泵支架(14)上端与气泵(3)底端相连接,总支架(13)底端设置有四组转向轴(16),并且四组转向轴(16)对总支架(13)进行支撑,四组转向轴(16)的轴底分别与四组滚轮(15)的支架上端相连接,总支架(13)底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右后侧设置有四组气缸底座(17),四组气缸底座(17)支杆底端分别与四组底座(18)上端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除尘干燥装置,包括干燥箱(1)、泵前导向漏斗(2)、气泵(3)、泵后导向漏斗(5)、除尘箱(6)和除尘布袋(7),干燥箱(1)的内部设置有干燥腔,干燥箱(1)的右端设置有第一进气口,干燥箱(1)的左端设置有第一出气口,并且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均与干燥腔相通,干燥腔的内部放置有干燥剂,第一出气口与泵前导向漏斗(2)的输入端连通,泵前导向漏斗(2)输出端与气泵(3)的输入端连通,气泵(3)上设置有气泵电机(4),气泵(3)的输出端与泵后导向漏斗(5)输入端连通,除尘箱(6)的内部设置有处理室,除尘箱(6)的右端设置有多组第二进气口,除尘箱(6)的左端设置有第二出气口,并且多组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均与处理室相通,泵后导向漏斗(5)输出端与多组第二进气口连通,除尘布袋(7)横向安装在处理室的内部,除尘布袋(7)的左部输出端与第二出气口连通;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干燥剂格栅(8)、换料口门(9)和合页(10),两组干燥剂格栅(8)均纵向安装在干燥腔内的内部,完全将干燥箱(1)的干燥腔隔离出来,干燥剂填充在两组干燥剂格栅(8)之间,干燥箱(1)上端设置有换料口,并且换料口与干燥腔相通,换料口门(9)通过合页(10)与干燥箱(1)的顶端可转动连接,并且换料口门(9)对换料口进行密封,换料口门(9)的顶端设置有把手(11);
还包括总支架(13)、气泵支架(14)、四组滚轮(15)和四组底座(18),总支架(13)上端右侧与干燥箱(1)的底端连接,总支架(13)上端左侧与除尘箱(6)的底端连接,总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岩韩文静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东方工业节能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