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脱模剂废水再回收前处理装置,包括箱体、一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过滤装置,所述一级沉淀池和二级沉淀池置于箱体内,所述一级沉淀池与二级沉淀池通过中间水平底板相连,且所述箱体由中间溢流板将箱体的内部分隔为一级沉淀池和二级沉淀池两部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脱模剂废液再回收前处理装置,对脱模剂废液进行带式刮油机去除废液浮油、臭氧发生群管杀菌除臭、过滤器去除切削碎渣等杂物,且该回收处理装置运行节能可靠,有效减小后续设备处理的压力,提升脱模剂回收工艺的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上使用整体式结构,不占用空间,且依靠重力进行脱模剂废液自流,节省污水处理费用。
A pre-treatment device for recycling mold release agent waste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脱模剂废水再回收前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脱模剂前处理工艺,尤其涉及到一种对脱模剂废液进行浮油分离和收集,显著降低废液的碎屑固状物参杂,有效杀菌并去除气味,起到第一步预处理的前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切削加工中脱模剂废水携带了大量碎屑等杂物,而且脱模剂废水的含油浓度高,导致向设备所携带的杂质总量大,增加了后续设备工续的压力、增多过滤带的更换频次以及造成沉淀斜板的堵塞,对废液设备处理设备和检测装置的稳定性带来妨害,既无法有效改善脱模剂质量,又不能获得很高的回收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模剂废水再回收前处理装置,能够分离和回收切削加工过程中喷涂机械上的油脂类,并抑菌去除臭脱模剂废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脱模剂废水再回收前处理装置,包括箱体、一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过滤装置,所述一级沉淀池和二级沉淀池置于箱体内,所述一级沉淀池与二级沉淀池通过中间水平底板相连,且所述箱体由中间溢流板将箱体的内部分隔为一级沉淀池和二级沉淀池两部分,所述一级沉淀池背离二级沉淀池的一端设有进口溢流板,所述一级沉淀池和二级沉淀池下端分别设置有一级沉淀池污泥斗和二级沉淀池污泥斗,且一级沉淀池污泥斗和二级沉淀池污泥斗贯穿中间水平底板分别与一级沉淀池和二级沉淀池相贯通,所述一级沉淀池背离二级沉淀池的一端上方固定安装有设置在箱体上端的过滤装置,所述一级沉淀池污泥斗前端上方设有一级沉淀池进液口,所述一级沉淀池污泥斗后端上方设有设置在一级沉淀池内部的沉淀斜板,所述沉淀斜板两侧边分别与所述箱体两侧内壁相连,所述沉淀斜板由多组具有相同几何形状的波纹板粘连而成蜂窝体结构,其相邻两板的波纹呈交叉状,多组沉淀斜板背斜向脱模剂的流动方向设置,且与中间水平底板逆时针角度大于90度,最佳角度为120度,改变工作流体的流向和速度大小,碎屑污泥和流体的分离效果好,流体流经此部分时,作向上和向下运动,有助于分散相的浮升或沉降,大大提高了处理能力和分离效率,多组沉淀斜板上端设置有沉淀斜板出液口,所述二级沉淀池污泥斗后端上方设有固定安装在二级沉淀池内的上半隔板和下半隔板,所述上半隔板和下半隔板的两侧边分别与箱体两侧面相连,且上半隔板和下半隔板与箱体壁面之间形成前处理液区,所述前处理液区的上方设有固定安装在箱体上端的前处理液出口,且前处理液出口上插接有前处理液出口管,所述前处理液出口管伸入到下半隔板的中部,且位于下半隔板与箱体壁面的前处理液区内腔,所述二级沉淀池上部设有安装在箱体上端的带式刮油机,且所述带式刮油机位于中间折流板与上半隔板之间,所述二级沉淀池上部设有液位计,且液位计下端位于二级沉淀池底部。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过滤装置内部各侧壁面及下壁面设有一体式圆形冲孔过滤网,过滤网上方设有安装在箱体上端的脱模剂废液进口,所述脱模剂废液进口与排放废液的管道相连通,过滤网下方设有方形漏斗外壁过滤网废液出口。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一级沉淀池进液口设置在过滤装置正下方,且置于一级沉淀池背离二级沉淀池的一端下方,所述一级沉淀池进液口处固定安装有臭氧发生群管。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二级沉淀池污泥斗前端上方设有安装在二级沉淀池内部的中间折流板,且中间折流板的两侧边分别与箱体两侧内壁相连,所述中间溢流板和中间折流板之间设置为二级沉淀池废液进口,所述二级沉淀池废液进口下方固定设置有固定安装在二级沉淀池底端的臭氧发生群管。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臭氧发生群管内部设有多孔发泡石,增大臭氧的通入量,有效实现前处理液臭氧除菌。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沉淀斜板位于中间溢流板和进口溢流板之间,且上端低于进口溢流板和中间溢流板的高度,下端平行于或高于中间水平底板。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中间溢流板、一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中间水平底板和进口溢流板两侧边分别与所述箱体两侧内壁相连,所述一级沉淀池污泥斗底部和二级沉淀池污泥斗底部均设置有污泥管。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中间折流板上端低于中间溢流板上端流动水位,且下端高于中间水平底板的流动水位。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进口溢流板和中间溢流板上端均低于箱体高度,且两者上端连线平行于中间水平底板,所述进口溢流板和中间溢流板顶部为三角形锯齿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脱模剂废液再回收前处理装置,对脱模剂废液进行带式刮油机去除废液浮油、臭氧发生群管杀菌除臭、过滤器去除切削碎渣等杂物,且该回收处理装置运行节能可靠,有效减小后续设备处理的压力,提升脱模剂回收工艺的效率;本技术结构上使用整体式结构,不占用空间,且依靠重力进行脱模剂废液自流,节省污水处理费用;本技术处理工艺采用斜管式沉淀池,沉淀效率高,效果较好,通过倾斜设置沉淀斜板,改变工作流体的流向和速度大小,碎屑污泥和流体的分离效果好,提高了分离效果和效率;本技术能够高效地实现脱模剂废水前处理工艺,不仅对与切削加工行业节能减排起到的重要作用,而且对其它多项流体类物质的回收再利用提供指导依据,适宜推广运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前侧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后侧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箱体内腔结构示图。图中:1、箱体;2、中间溢流板;3、一级沉淀池;4、二级沉淀池;5、过滤装置;6、过滤网废液出口;7、一级沉淀池污泥斗;8、一级沉淀池污泥斗前端;9、进口溢流板;10、臭氧发生群管;11、一级沉淀池污泥斗后端;12、沉淀斜板;13、二级沉淀池污泥斗;14、二级沉淀池污泥斗前端;15、中间折流板;16、二级沉淀池污泥斗后端。17、上半隔板;18、下半隔板;19、过滤网;20、脱模剂废液进口;21、一级沉淀池进液口;22、中间水平底板;23、二级沉淀池进液口;24、前处理液区;25、前处理液出口;26、前处理液出口管;27、污泥管;28、带式刮油机;29、液位计;30、沉淀斜板出液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脱模剂废水再回收前处理装置,包括箱体1、一级沉淀池3、二级沉淀池4、过滤装置5,一级沉淀池3和二级沉淀池4置于箱体1内,一级沉淀池3与二级沉淀池4通过中间水平底板22相连,且箱体1由中间溢流板2将箱体1的内部分隔为一级沉淀池3和二级沉淀池4两部分,一级沉淀池3背离二级沉淀池4的一端设有进口溢流板9,一级沉淀池3和二级沉淀池4下端分别设置有一级沉淀池污泥斗7和二级沉淀池污泥斗13,且一级沉淀池污泥斗7和二级沉淀池污泥斗13贯穿中间水平底板22分别与一级沉淀池3和二级沉淀池4相贯通,一级沉淀池3背离二级沉淀池4的一端上方固定安装有设置在箱体1上端的过滤装置5,一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脱模剂废水再回收前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一级沉淀池(3)、二级沉淀池(4)、过滤装置(5),所述一级沉淀池(3)和二级沉淀池(4)置于箱体(1)内,所述一级沉淀池(3)与二级沉淀池(4)通过中间水平底板(22)相连,且所述箱体(1)由中间溢流板(2)将箱体(1)的内部分隔为一级沉淀池(3)和二级沉淀池(4)两部分,所述一级沉淀池(3)背离二级沉淀池(4)的一端设有进口溢流板(9),所述一级沉淀池(3)和二级沉淀池(4)下端分别设置有一级沉淀池污泥斗(7)和二级沉淀池污泥斗(13),且一级沉淀池污泥斗(7)和二级沉淀池污泥斗(13)贯穿中间水平底板(22)分别与一级沉淀池(3)和二级沉淀池(4)相贯通,所述一级沉淀池(3)背离二级沉淀池(4)的一端上方固定安装有设置在箱体(1)上端的过滤装置(5),一级沉淀池污泥斗前端(8)上方设有一级沉淀池进液口(21),一级沉淀池污泥斗后端(11)上方设有设置在一级沉淀池(3)内部的沉淀斜板(12),所述沉淀斜板(12)两侧边分别与所述箱体(1)两侧内壁相连,所述沉淀斜板(12)由多组具有相同几何形状的波纹板粘连而成蜂窝体结构,其相邻两板的波纹呈交叉状,多组沉淀斜板(12)背斜向脱模剂的流动方向设置,且与中间水平底板(22)逆时针角度大于90度,多组沉淀斜板(12)上端设置有沉淀斜板出液口(30),二级沉淀池污泥斗后端(16)上方设有固定安装在二级沉淀池(4)内的上半隔板(17)和下半隔板(18),所述上半隔板(17)和下半隔板(18)的两侧边分别与箱体(1)两侧面相连,且上半隔板(17)和下半隔板(18)与箱体(1)壁面之间形成前处理液区(24),所述前处理液区(24)的上方设有固定安装在箱体(1)上端的前处理液出口(25),且前处理液出口(25)上插接有前处理液出口管(26),所述前处理液出口管(26)伸入到下半隔板(18)的中部,且位于下半隔板(18)与箱体(1)壁面的前处理液区(24)内腔,所述二级沉淀池(4)上部设有安装在箱体(1)上端的带式刮油机(28),且所述带式刮油机(28)位于中间折流板(15)与上半隔板(17)之间,所述二级沉淀池(4)上部设有液位计(29),且液位计(29)下端位于二级沉淀池(4)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模剂废水再回收前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一级沉淀池(3)、二级沉淀池(4)、过滤装置(5),所述一级沉淀池(3)和二级沉淀池(4)置于箱体(1)内,所述一级沉淀池(3)与二级沉淀池(4)通过中间水平底板(22)相连,且所述箱体(1)由中间溢流板(2)将箱体(1)的内部分隔为一级沉淀池(3)和二级沉淀池(4)两部分,所述一级沉淀池(3)背离二级沉淀池(4)的一端设有进口溢流板(9),所述一级沉淀池(3)和二级沉淀池(4)下端分别设置有一级沉淀池污泥斗(7)和二级沉淀池污泥斗(13),且一级沉淀池污泥斗(7)和二级沉淀池污泥斗(13)贯穿中间水平底板(22)分别与一级沉淀池(3)和二级沉淀池(4)相贯通,所述一级沉淀池(3)背离二级沉淀池(4)的一端上方固定安装有设置在箱体(1)上端的过滤装置(5),一级沉淀池污泥斗前端(8)上方设有一级沉淀池进液口(21),一级沉淀池污泥斗后端(11)上方设有设置在一级沉淀池(3)内部的沉淀斜板(12),所述沉淀斜板(12)两侧边分别与所述箱体(1)两侧内壁相连,所述沉淀斜板(12)由多组具有相同几何形状的波纹板粘连而成蜂窝体结构,其相邻两板的波纹呈交叉状,多组沉淀斜板(12)背斜向脱模剂的流动方向设置,且与中间水平底板(22)逆时针角度大于90度,多组沉淀斜板(12)上端设置有沉淀斜板出液口(30),二级沉淀池污泥斗后端(16)上方设有固定安装在二级沉淀池(4)内的上半隔板(17)和下半隔板(18),所述上半隔板(17)和下半隔板(18)的两侧边分别与箱体(1)两侧面相连,且上半隔板(17)和下半隔板(18)与箱体(1)壁面之间形成前处理液区(24),所述前处理液区(24)的上方设有固定安装在箱体(1)上端的前处理液出口(25),且前处理液出口(25)上插接有前处理液出口管(26),所述前处理液出口管(26)伸入到下半隔板(18)的中部,且位于下半隔板(18)与箱体(1)壁面的前处理液区(24)内腔,所述二级沉淀池(4)上部设有安装在箱体(1)上端的带式刮油机(28),且所述带式刮油机(28)位于中间折流板(15)与上半隔板(17)之间,所述二级沉淀池(4)上部设有液位计(29),且液位计(29)下端位于二级沉淀池(4)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模剂废水再回收前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5)内部各侧壁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坤,吕明新,郝立群,方志杰,董震,莫尚定,王津堂,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苏州研究院,苏州润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