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程沛武专利>正文

一种水利工程灌溉用并联式管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08220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水利工程灌溉用并联式管道结构,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的底端安装有支架,所述过滤器的一侧插接有第一管道,且第一管道上连接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管道的末端套接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上套接有第一三通管,所述第一三通管上套接有第一副管,所述过滤器的另一侧插接有第二管道,且第二管道上连接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管道的末端套接有第二连接件。本方案将灌溉管道设计成并联管道,每个导管都可以独立运行,互不影响,即使有一处管道破裂损坏,其他管道仍然可以继续进行灌溉,同时通过阀门可以将损坏处的管道水路密封,从而对破损管道进行修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灌溉用并联式管道结构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
,具体是一种水利工程灌溉用并联式管道结构。
技术介绍
为地补充作物所需水分的技术措施。为了保证作物正常生长,获取高产稳产,必须供给作物以充足的水分。在自然条件下,往往因降水量不足或分布的不均匀,不能满足作物对水分要求,因此,必须人为地进行灌溉,以补天然降雨之不足。现有的灌溉用管道通常使用串联的方式,水路只有一条路径,任何一处出现破损都会影响后面的管道的输出,而且需要停水才能进行修补,十分耽误灌溉时间。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灌溉用并联式管道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灌溉用并联式管道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灌溉用并联式管道结构,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的底端安装有支架,所述过滤器的一侧插接有第一管道,且第一管道上连接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管道的末端套接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上套接有第一三通管,所述第一三通管上套接有第一副管,所述过滤器的另一侧插接有第二管道,且第二管道上连接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管道的末端套接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套接有第二三通管,且第二三通管上套接有第二副管。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副管和第二副管的一端相互套接,且第一副管和第二副管的连接处连接有第三阀门。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下端套接有抵触盘,且抵触盘的直径大于第二管道的外径,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上端外表面刻蚀有外螺纹。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内部且位于抵触盘的位置上端有固定块,且固定块为中空结构。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连接件内且位于固定块的一端设置有塞球,所述塞球的一端设置有弹簧,且弹簧的末端抵触在第二连接件的端口内。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器的内部偏离中心处设置有溢流板,且过滤器靠近溢流板一侧的外壁贯穿设置有进水管。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器的内部且位于溢流板的一侧设置有压水框,且压水框的中心处焊接有螺杆,且螺杆位于过滤器顶部处套接有螺母,所述压水框的底部放置有滤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方案将灌溉管道设计成并联管道,每个导管都可以独立运行,互不影响,即使有一处管道破裂损坏,其他管道仍然可以继续进行灌溉,同时通过阀门可以将损坏处的管道水路密封,从而对破损管道进行修补,而且各个管道之间也是互相联通的,一处破损后水路可以改道,防止管道内水压过大,冲破管道,多个管道可以进行大面积灌溉,减少了灌溉时间,提高了灌溉效率。2、同时灌溉用水有时会就地取材,采用池塘或者湖泊水,这些水中含有大量的杂质,为了防止杂质堵塞管道,造成阀门不能完全闭合,在水路的输入端设置有过滤器,过滤器首先采用溢流板,通过溢流法可以使水中的泥沙沉淀,随后水流进入滤材,通过滤材可以阻拦水中的其他有害杂质,如油膜等,防止对种植物的生长产生影响,最后通过压水框,防止滤材浮头堵塞管道。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水利工程灌溉用并联式管道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水利工程灌溉用并联式管道结构中的连接件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水利工程灌溉用并联式管道结构中过滤器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连接件;2、第一阀门;3、过滤器;4、支架;5、第二阀门;6、第二管道;7、第二连接件;8、第二三通管;9、第二副管;10、第三阀门;11、第一副管;12、第一管道;13、第一三通管;14、抵触盘;15、外螺纹;16、环槽;17、弹簧;18、塞球;19、固定块;20、螺母;21、溢流板;22、进水管;23、螺杆;24、压水框;25、滤材。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水利工程灌溉用并联式管道结构,过滤器3的底端安装有支架4,包括过滤器3,过滤器3的一侧插接有第一管道12,且第一管道12上连接有第一阀门2,第一管道12的末端套接有第一连接件1,第一连接件1上套接有第一三通管13,第一三通管13上套接有第一副管11,过滤器3的另一侧插接有第二管道6,且第二管道6上连接有第二阀门5,第二管道6的末端套接有第二连接件7,第二连接件7上套接有第二三通管8,且第二三通管8上套接有第二副管9。在图1中,第一副管11和第二副管9的一端相互套接,且第一副管11和第二副管9的连接处连接有第三阀门10,第一副管11和第二副管9作为延伸的水道,其其作用是增加灌溉管道的出水口数量,扩大灌溉的面积,减小灌溉的时间,提高灌溉的效率,同时第一管道12和第二管道6发生破损时可以使水路改到,第三阀门10可以使第一副管11和第二副管9联通或者断开。在图2中,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7的结构相同,第二连接件7的下端套接有抵触盘14,且抵触盘14的直径大于第二管道6的外径,第二连接件7的上端外表面刻蚀有外螺纹15,且第二连接件7的外壁且位于外螺纹15上开设有环槽16,作为连接部件,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7需要控制连接的深度,防止第一管道12和第二管道6容纳过深,导致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7的另一端无法和其他管道对接,因此设置抵触盘14限制连接深度,外螺纹15用于和其他管道对接,环槽16用于安装密封圈。在图3中,第二连接件7的内部且位于抵触盘14的的位置上端有固定块19,且固定块19为中空结构,固定块19的作用是,当塞球18由于弹簧17的弹力和固定块19贴合时可以堵塞水路,这样做的好处是在管道发生破损跟换时可以直接拆卸,不会发生泄漏。在图2中,第二连接件7内且位于固定块19的一端设置有塞球18,塞球18的一端设置有弹簧17,且弹簧17的末端抵触在第二连接件7的端口内,当塞球18由于弹簧17的弹力和固定块19贴合时可以堵塞水路,这样做的好处是在管道发生破损跟换时可以直接拆卸,不会发生泄漏。在图3中,过滤器3的内部偏离中心处设置有溢流板21,且过滤器3靠近溢流板21一侧的外壁贯穿设置有进水管22,通过溢流法可以使水中的泥沙沉淀,当水通过进水管22进入到过滤器3内时,首先被溢流板21阻挡,水中泥沙由于质量大沉淀,水位上升到超过溢流板21时下落。在图3中,过滤器3的内部且位于溢流板21的一侧设置有压水框24,且压水框24的中心处焊接有螺杆23,且螺杆23位于过滤器3顶部处套接有螺母20,压水框24的底部放置有滤材25,通过滤材25可以阻拦水中的其他有害杂质,如油膜等,防止对种植物的生长产生影响,最后通过压水框24,防止滤材25浮头堵塞管道,通过螺杆23和螺母20可以提升压水框24,以便填充更多滤材25。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当水通过进水管22进入到过滤器3内时,首先被溢流板21阻挡,水中泥沙由于质量大沉淀,水位上升到超过溢流板21时下落,通过滤材25可以阻拦水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工程灌溉用并联式管道结构,包括过滤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3)的底端安装有支架(4),所述过滤器(3)的一侧插接有第一管道(12),且第一管道(12)上连接有第一阀门(2),所述第一管道(12)的末端套接有第一连接件(1),所述第一连接件(1)上套接有第一三通管(13),所述第一三通管(13)上套接有第一副管(11),所述过滤器(3)的另一侧插接有第二管道(6),且第二管道(6)上连接有第二阀门(5),所述第二管道(6)的末端套接有第二连接件(7),所述第二连接件(7)上套接有第二三通管(8),且第二三通管(8)上套接有第二副管(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灌溉用并联式管道结构,包括过滤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3)的底端安装有支架(4),所述过滤器(3)的一侧插接有第一管道(12),且第一管道(12)上连接有第一阀门(2),所述第一管道(12)的末端套接有第一连接件(1),所述第一连接件(1)上套接有第一三通管(13),所述第一三通管(13)上套接有第一副管(11),所述过滤器(3)的另一侧插接有第二管道(6),且第二管道(6)上连接有第二阀门(5),所述第二管道(6)的末端套接有第二连接件(7),所述第二连接件(7)上套接有第二三通管(8),且第二三通管(8)上套接有第二副管(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灌溉用并联式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副管(11)和第二副管(9)的一端相互套接,且第一副管(11)和第二副管(9)的连接处连接有第三阀门(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灌溉用并联式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7)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连接件(7)的下端套接有抵触盘(14),且抵触盘(14)的直径大于第二管道(6)的外径,所述第二连接件(7)的上端外表面刻蚀有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沛武
申请(专利权)人:程沛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