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车头的自动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动力车头的自动连接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动力车头的自动连接结构,属于动力车头的自动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轮椅结构单一,车头不可拆卸,安装拆卸操作繁杂,未为轮椅设置动力车头难以保证使用者出行效率,长时间使用容易导致使用者臂部酸痛的问题,拆装不便,功能少且舒适度低,不具备泛用性,难以实现小空间内转弯,不实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动力车头的自动连接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动力车头的自动连接结构,包括把手、电池舱、动力车头支撑杆、滚轮、前端连接槽、固定轴、上曲杆连接槽以及下曲杆所述把手下方连接动力车头支撑杆,所述动力车头支撑杆底部安装有滚轮,所述动力车头支撑杆内部一侧固定连接前端连接槽,所述前端连接槽一侧上方连接上曲杆,所述上曲杆下方的前端连接槽上安装有下曲杆,所述上曲杆和下曲杆之间安装有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一端连接于下曲杆上一侧的上曲杆连接槽上,所述液压伸缩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车头的自动连接结构,包括把手(1)、电池舱(2)、动力车头支撑杆(3)、滚轮(4)、前端连接槽(5)、固定轴(6)、上曲杆连接槽(7)以及下曲杆(8),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下方连接动力车头支撑杆(3),所述动力车头支撑杆(3)底部安装有滚轮(4),所述动力车头支撑杆(3)内部一侧固定连接前端连接槽(5),所述前端连接槽(5)一侧上方连接上曲杆(16),所述上曲杆(16)下方的前端连接槽(5)上安装有下曲杆(8),所述上曲杆(16)和下曲杆(8)之间安装有液压伸缩杆(17),所述液压伸缩杆(17)一端连接于下曲杆(8)上一侧的上曲杆连接槽(7)上,所述液压伸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车头的自动连接结构,包括把手(1)、电池舱(2)、动力车头支撑杆(3)、滚轮(4)、前端连接槽(5)、固定轴(6)、上曲杆连接槽(7)以及下曲杆(8),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下方连接动力车头支撑杆(3),所述动力车头支撑杆(3)底部安装有滚轮(4),所述动力车头支撑杆(3)内部一侧固定连接前端连接槽(5),所述前端连接槽(5)一侧上方连接上曲杆(16),所述上曲杆(16)下方的前端连接槽(5)上安装有下曲杆(8),所述上曲杆(16)和下曲杆(8)之间安装有液压伸缩杆(17),所述液压伸缩杆(17)一端连接于下曲杆(8)上一侧的上曲杆连接槽(7)上,所述液压伸缩杆(17)另一端连接于上曲杆(16)下方另一侧的下曲杆连接槽(15)上,所述下曲杆(8)和上曲杆(16)的另一侧均连接于末端连接槽(11)上,所述末端连接槽(11)一侧连接动力接头连接杆(12),所述末端连接槽(11)通过动力接头连接杆(12)与轮椅连接套管架(1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车头的自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曲杆(16)和下曲杆(8)与前端连接槽(5)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孟军,赵玉龙,曾连斌,郑春祥,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市伊凯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