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轮椅后轮转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48352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7: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轮椅后轮转向结构,包括底盘,所述第一横梁、第二横梁与第二纵梁之间设置有第二转向后轮,所述第一转向后轮上设置有第一转动带轮,所述第二转向后轮上设置有第二转动带轮,所述第一转动带轮与第二转动带轮之间套设有传动带,所述第一转动带轮或第二转动带轮上设置有驱动其转动的同步电机。同步电机带动固定轴转动,然后带动第一转动带轮或第二转动带轮转动,第一转动带轮或第二转动带轮通过传动带带动另一固定轴转动,实现了两个转动后轮之间的同步转动,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起到了支撑第一转向后轮和第二转向后轮的作用,结构强度更高。

Rear wheel steering structure of intelligent wheelchai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轮椅后轮转向结构
本技术涉及轮椅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智能轮椅后轮转向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特别是残疾人愈来愈需要运用现代高新技术来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自由度。因为各种交通事故、天灾人祸和种种疾病,每年均有成千上万的人丧失一种或多种能力(如行走、动手能力等)。因此,对用于帮助残障人行走的机器人轮椅的研究已逐渐成为热点。现有技术中,轮椅的后轮通常通过独立的电机进行转向,但是程序控制的左右后轮转向容易发生误差,轮椅的使用人群情况较为复杂,应避免发生意外情况,因此需要一种结构强度高、同步转向的后轮转向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轮椅后轮转向结构,具有结构强度高,通过传动带实现转向同步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智能轮椅后轮转向结构,包括底盘,所述底盘的后端设置有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所述第一纵梁设置在第一横梁与第二横梁之间,所述第二纵梁设置在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之间,所述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和第一纵梁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轮椅后轮转向结构,包括底盘(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2)的后端设置有第一横梁(311)、第二横梁(312)、第一纵梁(313)和第二纵梁(314),所述第一纵梁(313)设置在第一横梁(311)与第二横梁(312)之间,所述第二纵梁(314)设置在第一横梁(311)和第二横梁(312)之间,所述第一横梁(311)、第二横梁(312)和第一纵梁(313)之间设置有第一转向后轮(32),所述第一横梁(311)、第二横梁(312)与第二纵梁(314)之间设置有第二转向后轮(33),所述第一转向后轮(32)上设置有第一转动带轮(34),所述第二转向后轮(33)上设置有第二转动带轮(3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轮椅后轮转向结构,包括底盘(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2)的后端设置有第一横梁(311)、第二横梁(312)、第一纵梁(313)和第二纵梁(314),所述第一纵梁(313)设置在第一横梁(311)与第二横梁(312)之间,所述第二纵梁(314)设置在第一横梁(311)和第二横梁(312)之间,所述第一横梁(311)、第二横梁(312)和第一纵梁(313)之间设置有第一转向后轮(32),所述第一横梁(311)、第二横梁(312)与第二纵梁(314)之间设置有第二转向后轮(33),所述第一转向后轮(32)上设置有第一转动带轮(34),所述第二转向后轮(33)上设置有第二转动带轮(35),所述第一转动带轮(34)与第二转动带轮(35)之间套设有传动带(351),所述第一转动带轮(34)或第二转动带轮(35)上设置有驱动其转动的同步电机(35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轮椅后轮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向后轮(32)和第二转向后轮(33)上均设置有竖直固定架(353),所述第一横梁(311)与第二横梁(312)之间设置有水平固定架(354),所述固定架的顶部连接有固定轴(355),所述水平固定架(354)与固定轴(355)转动连接,所述固定轴(355)的中部与第一转动带轮(34)或第二转动带轮(35)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叶舟龙霖叶红柳江
申请(专利权)人:溧阳三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