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磷酸吡哆醛的精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74633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7: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磷酸吡哆醛的精制方法,包括将磷酸吡哆醛酶反应液进行超滤分离得到磷酸吡哆醛超滤液,采用大孔树脂吸附磷酸吡哆醛超滤液得到磷酸吡哆醛溶液,浓缩脱水后得到浓缩液,将浓缩液进行降温结晶、固液分离并干燥后即可得到磷酸吡哆醛。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膜分离技术、树脂靶向吸附技术及降温结晶技术等耦合形成磷酸吡哆醛的精制工艺,该工艺流程短,过程简洁,不使用危化品及有机溶剂,废水排放量少,环境友好,能耗低,所得磷酸吡哆醛收率高,纯度高,不含有机溶媒,对人体无副作用,可用于医药产品,适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磷酸吡哆醛的精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化学
中一种辅酶的精制方法,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磷酸吡哆醛的精制方法。
技术介绍
磷酸吡哆醛(PLP),白色结晶粉末,是维生素B6的一种衍生物,磷酸吡哆醛是氨基酸代谢中的转氨酶及脱羧酶的辅酶,可生成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用来预防老年痴呆症和帕金森病,更为重要的磷酸吡哆醛还具有抗癌作用,磷酸吡哆醛除了参与转氨反应外,还参与人体内糖和内脂的代谢,能够调控人体内的基因表达。目前磷酸吡哆醛均采用化学法进行生产,是将吡哆胺二盐酸盐与无水磷酸反应成吡哆胺磷酸酯,后者再经二氧化锰氧化制得。在对磷酸吡哆醛进行精制时,一方面,溶液中磷酸吡哆醛的产品浓度较低,为提高其浓度,通常采用蒸发脱水进行浓缩,耗时长,能耗高,且浓缩时温度过高会影响所得磷酸吡哆醛的有效成分及质量;另一方面,工艺流程长,需消耗大量危险化学品,产生大量废水,产品收率低,生产成本高。同时,磷酸吡哆醛可用于工业、兽药或人类医药保健用品等领域,不同用途对所得磷酸吡哆醛的质量要求不同,特别是用于人类医药保健品等领域时,产品中残留溶媒或杂质需控制在规定限度内。因此,如何开发环保安全且简单有效的磷酸吡哆醛的精制方法,以得到残留溶媒少、纯度高的磷酸吡哆醛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努力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磷酸吡哆醛的精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方法流程复杂,环境不友好,能耗高,收率低且所得产品难以满足高标准要求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磷酸吡哆醛的精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超滤分离将磷酸吡哆醛酶反应液采用超滤膜进行分离,得到酶溶液和磷酸吡哆醛超滤液;(b)吸附除杂将步骤(a)所得磷酸吡哆醛超滤液采用大孔树脂进行靶向吸附,其中,磷酸吡哆醛被大孔树脂进行吸附,之后,用水解吸,得到磷酸吡哆醛溶液;(c)浓缩脱水将步骤(b)得到的磷酸吡哆醛溶液采用反渗透膜进行浓缩脱水,得到浓缩液;(d)降温结晶将步骤(c)得到的浓缩液进行降温结晶,得到结晶液;(e)固液分离将步骤(d)所得结晶液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母液和磷酸吡哆醛晶体;(f)干燥将步骤(e)得到的磷酸吡哆醛晶体进行干燥,即可得到磷酸吡哆醛产品。步骤(a)中,所述磷酸吡哆醛酶反应液是磷酸吡哆醇在酶的作用下进行酶催化反应得到的,其中,磷酸吡哆醛的质量浓度为1wt%~5wt%。酶催化反应中的酶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所述超滤膜为截留分子量为6000或10000道尔顿的有机膜或陶瓷膜。所述磷酸吡哆醛酶反应液在超滤分离过程中的温度为25~35℃,压力为0.6~0.9MPa。当超滤膜分离过程中膜前压力和膜后压力差超过0.15~0.2MPa时,连续不断加入水进行透析,将磷酸吡哆醛酶反应液中的磷酸吡哆醛充分渗透,以提高磷酸吡哆醛终产品的收率,相较未加水透析,收率提高20%左右。磷酸吡哆醛酶反应液经超滤分离后所得的酶溶液可循环至下一批次的酶催化反应过程中。步骤(b)中,所述大孔树脂的粒径范围为0.3~1.25mm;可选地,其型号为D101、H-103或CAD-30等。大孔树脂吸附磷酸吡哆醛超滤液时的温度为25~35℃,吸附流速为3~5BV/h,pH值为3~5。优选地,采用温水进行解析,所述温水的温度为25~35℃。大孔树脂吸附磷酸吡哆醛超滤液后的剩余溶液可送至环保单元,进行生化处理后达标排放。步骤(c)中,反渗透浓缩脱水的温度为25~35℃,压力为2.5~4.0MPa。浓缩脱水后所得的水可用于步骤(a)中超滤分离过程中的透析用水,或者循环至步骤(b)中用于解吸大孔树脂上的磷酸吡哆醛。步骤(d)中,降温结晶的初始温度为26~30℃,降温速率为4~7℃/h,最后降温至0~5℃。可选地,降温结晶时进行搅拌,搅拌转速为40~80rpm。步骤(e)中,所述固液分离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方法,如离心分离等。固液分离后所得母液可返回至下一批次的磷酸吡哆醛酶反应液中套用。步骤(f)中,所得磷酸吡哆醛产品的含量在99%以上。本专利技术采用膜分离技术、树脂靶向吸附技术、降温结晶技术等耦合形成磷酸吡哆醛的精制工艺,该工艺流程短,过程简洁,避免使用危化品和有机溶剂,废水排放量少,环境友好,相比现有精制方法,能耗降低60%以上,解决了现有工艺中工艺流程长、精制纯化困难、环境不友好、能耗高等问题;整个工艺过程的温度控制在35℃以下,保持低温环境,控制晶体的生长速度,保证磷酸吡哆醛的药效及成品的质量,所得磷酸吡哆醛纯度高,不含有机溶媒,对人体无副作用,可用于医药产品;在超滤过程中根据膜前膜后压差加水透析,大幅提高反应收率(相较未加水透析过程,收率提高20%左右),适于推广应用,可引领和推动医药化工产品的快速发展。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阐述,下述实施例仅作为说明,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在下述实施例中未详细描述的过程和方法是本领域公知的常规方法,实施例中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或化学纯,且均可市购或通过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制备。下述实施例均实现了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实施例1(a)超滤分离将酶催化反应得到磷酸吡哆醛含量为1wt%的磷酸吡哆醛酶反应液采用截留分子量为6000道尔顿的有机超滤膜进行分离,超滤分离过程中的温度控制为25~35℃,压力控制为0.6~0.9MPa;在分离过程中当膜前压力和膜后压力差超过0.15~0.2MPa时,连续不断加入水进行透析,将磷酸吡哆醛酶反应液中的磷酸吡哆醛充分渗透得到磷酸吡哆醛超滤液,磷酸吡哆醛酶反应液中的催化剂酶被截留在浓缩液中得到酶溶液,所得酶溶液循环至下一批次的酶催化反应过程中;其中,透析过程中,水的加入总量为磷酸吡哆醛酶反应液质量的30%;(b)吸附除杂将步骤(a)得到的磷酸吡哆醛超滤液采用型号为D101的大孔树脂进行靶向吸附,吸附时的温度控制为25~35℃,吸附流速控制为3BV/h,pH值控制为4~4.5,其中磷酸吡哆醛被大孔树脂进行吸附,后采用温水进行解吸得到磷酸吡哆醛溶液,吸附后的剩余溶液送至环保单元进行生化处理后达标排放;(c)浓缩脱水将步骤(b)得到的磷酸吡哆醛溶液采用反渗透膜进行浓缩脱水得到水和浓缩液,浓缩脱水时的温度控制为25~35℃,压力控制为2.5~3.0MPa,其中所得的水用作步骤(a)中超滤分离过程中的透析水;(d)降温结晶将步骤(c)得到的浓缩液进行降温结晶,降温结晶时的初始温度控制为30℃,降温速率为6℃/h,最后降温至5℃,降温过程中搅拌转速为40rpm,降温结束后得到结晶液;(e)离心分离将步骤(d)所得结晶液进行离心分离,得到离心母液和磷酸吡哆醛晶体,离心母液返回至下一批次的磷酸吡哆醛酶反应液中套用;(f)干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磷酸吡哆醛的精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a)超滤分离/n将磷酸吡哆醛酶反应液采用超滤膜进行分离,得到酶溶液和磷酸吡哆醛超滤液;/n(b)吸附除杂/n将步骤(a)所得磷酸吡哆醛超滤液采用大孔树脂进行靶向吸附,其中,磷酸吡哆醛被大孔树脂进行吸附,之后,用水解吸,得到磷酸吡哆醛溶液;/n(c)浓缩脱水/n将步骤(b)得到的磷酸吡哆醛溶液采用反渗透膜进行浓缩脱水,得到浓缩液;/n(d)降温结晶/n将步骤(c)得到的浓缩液进行降温结晶,得到结晶液;/n(e)固液分离/n将步骤(d)所得结晶液进行固液分离,得到磷酸吡哆醛晶体;/n(f)干燥/n将步骤(e)得到的磷酸吡哆醛晶体进行干燥,即可得到磷酸吡哆醛产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磷酸吡哆醛的精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超滤分离
将磷酸吡哆醛酶反应液采用超滤膜进行分离,得到酶溶液和磷酸吡哆醛超滤液;
(b)吸附除杂
将步骤(a)所得磷酸吡哆醛超滤液采用大孔树脂进行靶向吸附,其中,磷酸吡哆醛被大孔树脂进行吸附,之后,用水解吸,得到磷酸吡哆醛溶液;
(c)浓缩脱水
将步骤(b)得到的磷酸吡哆醛溶液采用反渗透膜进行浓缩脱水,得到浓缩液;
(d)降温结晶
将步骤(c)得到的浓缩液进行降温结晶,得到结晶液;
(e)固液分离
将步骤(d)所得结晶液进行固液分离,得到磷酸吡哆醛晶体;
(f)干燥
将步骤(e)得到的磷酸吡哆醛晶体进行干燥,即可得到磷酸吡哆醛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吡哆醛的精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超滤膜分离过程中,当膜前压力和膜后压力差超过0.15~0.2MPa时,加入水进行透析,将磷酸吡哆醛酶反应液中的磷酸吡哆醛充分渗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吡哆醛的精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超滤分离过程的温度为25~35℃,压力为0.6~0.9MPa。


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东闫利军卢远峰魏朝帅王素霞李彦欣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美邦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