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地板客车后悬架横向稳定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43105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7:05
一种低地板客车后悬架横向稳定杆装置,用于低地板客车后悬架设计布置。稳定杆支架通过四个螺栓三固定在C型臂上;横向稳定杆总成上套橡胶衬套,橡胶衬套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稳定杆支架和下盖板扣住,稳定杆支架和下盖板之间通过两个螺栓一进行连接紧固;吊杆的一端与横向稳定杆总成之间通过螺栓二进行连接,利用厚六角螺母、锁紧螺母进行紧固,并采用双螺母结构进行防松,另一端与整车车架连接;所述横向稳定杆总成的开档朝向整车后方,直杆段通过稳定杆支架与后桥连接,摆臂段通过吊杆与整车车架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供足够的整车侧倾刚度,方便拆卸更换及整车空间布置,能够满足低地板和宽通道、最小离地间隙性能要求。

Stabilizer bar device for rear suspension of low floor bu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地板客车后悬架横向稳定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底盘
,具体是一种低地板客车后悬架横向稳定杆装置。
技术介绍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老年人、残疾人出行服务的实施意见》中明确了推进交通运输无障碍出行服务的行动纲领,鼓励具备条件的城市新增公交车辆优先选择低地板公交车,到2020年,500万人口以上城市新增公交车辆全部实现低地板化。横向稳定杆装置结构布置是低地板客车后悬架设计的重要一环。横向稳定杆装置能够提高整车侧倾刚度,客车在大转弯行驶时侧倾角小于6°,可保证整车行驶安全性。对于低地板纯电动客车而言,后悬架横向稳定杆装置布置,既要考虑整车电池空间布置满足要求,又要保证宽通道、最小离地间隙。有的整车制造商的电池布置在后桥后方,如果横向稳定杆开口朝前布置,而为了避开电池空间,横向稳定杆的杆部位置必须偏上布置,导致整车地板抬高,无法实现低地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地板客车后悬架横向稳定杆装置,以提高低地板客车的整体性能。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稳定杆支架通过四个螺栓三固定在C型臂上;横向稳定杆总成上套橡胶衬套,橡胶衬套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稳定杆支架和下盖板扣住,稳定杆支架和下盖板之间通过两个螺栓一进行连接紧固;吊杆的一端与横向稳定杆总成之间通过螺栓二进行连接,利用厚六角螺母、锁紧螺母进行紧固,并采用双螺母结构进行防松,另一端与整车车架连接;所述横向稳定杆总成的开档朝向整车后方,直杆段通过稳定杆支架与后桥连接,摆臂段通过吊杆与整车车架连接。所述横向稳定杆总成包括横向稳定杆和复合衬套总成,其中横向稳定杆采用U形结构,直径40~50mm,摆臂长度400~460mm;复合衬套总成与横向稳定杆为小间隙配合,利用专用压床压入横向稳定杆的安装孔内,相对横向稳定杆中心线对称,复合衬套总成的端面高出横向稳定杆的安装孔端面2~4mm。所述横向稳定杆总成布置在整车后方,后桥的后方;所述横向稳定杆总成布置低于桥壳的水平面;横向稳定杆总成与C型臂之间的间隙量不小于15mm。所述稳定杆支架的外形不超过电机总成的垂直平面,不超过桥壳的水平面。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提供足够的整车侧倾刚度,方便拆卸更换及整车空间布置,能够满足低地板和宽通道、最小离地间隙性能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主视图。图2为图1的横向稳定杆总成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后悬架横向稳定杆装置的总体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后悬架横向稳定杆装置的局部定向视图。图中:1.C型臂;2.电机总成;3.稳定杆支架;4.桥壳;5.横向稳定杆总成;51.横向稳定杆;52.复合衬套总成;6.螺栓一;7.下盖板;8.螺栓二;9.吊杆;10.厚六角螺母;11.锁紧螺母;12.螺栓三;13.橡胶衬套。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稳定杆支架3通过四个螺栓三12固定在车桥总成的C型臂1上;横向稳定杆总成5上套橡胶衬套13,上、下两端分别通过稳定杆支架3和下盖板7扣住,稳定杆支架3和下盖板7之间通过两个螺栓一6进行连接紧固;吊杆9的一端与横向稳定杆总成5连接,另一端与整车车架连接;吊杆9与横向稳定杆总成5之间通过螺栓二8进行连接,利用厚六角螺母10、锁紧螺母11进行紧固,并采用双螺母结构进行防松。如图2所示,所述横向稳定杆总成5包括横向稳定杆51和复合衬套总成52,其中横向稳定杆51采用了U形结构,直径40~50mm,摆臂长度400~460mm,既可提供足够的整车侧倾刚度,又不会与车架发生空间布置干涉。复合衬套总成52与横向稳定杆51为小间隙配合,利用专用压床压入横向稳定杆51的安装孔内,相对横向稳定杆51中心线对称,复合衬套总成52的端面高出横向稳定杆51的安装孔端面2~4mm。如图3所示,所述横向稳定杆总成5布置在整车后方,后桥的后方;横向稳定杆总成5的开档朝向整车后方;横向稳定杆总成5低于桥壳4的水平面;横向稳定杆总成5与C型臂1之间的间隙量不小于15mm。稳定杆支架3的外形不超过电机总成2的垂直平面,不超过桥壳4的水平面,保证了整车的横向过道宽度。如图4所示,所述横向稳定杆总成5通过稳定杆支架3和下盖板7的之间上下方向扣住,并用螺栓一6紧固的方式连接。此结构可方便横向稳定杆总成5的拆卸、更换,方便整车维护保养。而且稳定杆支架3、下盖板7与横向稳定杆51之间采用橡胶衬套13进行缓冲变形,有利于改善稳定杆支架3的受力。吊杆9与横向稳定杆51之间采用复合衬套总成52进行缓冲变形,有利于改善吊杆9与横向稳定杆51的受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地板客车后悬架横向稳定杆装置,其特征在于:稳定杆支架(3)通过四个螺栓三(12)固定在C型臂(1)上;横向稳定杆总成(5)上套橡胶衬套(13),橡胶衬套(13)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稳定杆支架(3)和下盖板(7)扣住,稳定杆支架(3)和下盖板(7)之间通过两个螺栓一(6)进行连接紧固;吊杆(9)的一端与横向稳定杆总成(5)之间通过螺栓二(8)进行连接,利用厚六角螺母(10)、锁紧螺母(11)进行紧固,并采用双螺母结构进行防松,另一端与整车车架连接;所述横向稳定杆总成(5)的开档朝向整车后方,直杆段通过稳定杆支架(3)与后桥连接,摆臂段通过吊杆(9)与整车车架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地板客车后悬架横向稳定杆装置,其特征在于:稳定杆支架(3)通过四个螺栓三(12)固定在C型臂(1)上;横向稳定杆总成(5)上套橡胶衬套(13),橡胶衬套(13)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稳定杆支架(3)和下盖板(7)扣住,稳定杆支架(3)和下盖板(7)之间通过两个螺栓一(6)进行连接紧固;吊杆(9)的一端与横向稳定杆总成(5)之间通过螺栓二(8)进行连接,利用厚六角螺母(10)、锁紧螺母(11)进行紧固,并采用双螺母结构进行防松,另一端与整车车架连接;所述横向稳定杆总成(5)的开档朝向整车后方,直杆段通过稳定杆支架(3)与后桥连接,摆臂段通过吊杆(9)与整车车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地板客车后悬架横向稳定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稳定杆总成(5)包括横向稳定杆(51)和复合衬套总成(52),其中横向稳定杆(51)采用U形结构,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炫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德纳车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