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量化独立悬架模块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底盘
,具体是一种轻量化独立悬架模块。
技术介绍
独立悬架左右两侧车轮的运动各自独立,能够保证良好的轮胎接地性和工况适应性,提供良好的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随着国内商用车对于乘坐舒适性、轻量化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车型开始匹配独立悬架,特别是大型高档客车。但是,独立悬架的开发成本和试验成本较高,制造商选择开发相关新产品都比较谨慎,特别是已开发的独立悬架,比如联接盘31用法兰螺栓33连接在转向节32上的结构(如图6所示),为了适应不同的制动气室布置角度,需设计多种类的联接盘31与转向节32,不仅增加了产品复杂性和零件数量,而且自重大,均无法达到轻量化和实现模块化。因此,研究一种轻量化独立悬架模块已显得越来越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量化独立悬架模块,采用模块化设计,能同时适配各类车型,并实现轻量化。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一体化转向节与支撑臂一之间通过主销连接,上横臂总成一、下横臂总成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轻量化独立悬架模块,其特征在于:一体化转向节(1)与支撑臂一(2)之间通过主销(12)连接,上横臂总成一(5)、下横臂总成(6)与支撑臂一(2)之间分别通过销轴(17)连接,气囊总成(3)和减振器总成(4)的一端均固定在支撑臂一(2)上,另一端与整车车架连接,转向节臂(9)通过两个带孔联接螺栓(8)固定在一体化转向节(1)上,并用钢丝线穿过带孔联接螺栓(8)头部孔进行打结防松,转向节臂(9)接收来自整车转向机端的动力,带动一体化转向节(1)一起实现转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量化独立悬架模块,其特征在于:一体化转向节(1)与支撑臂一(2)之间通过主销(12)连接,上横臂总成一(5)、下横臂总成(6)与支撑臂一(2)之间分别通过销轴(17)连接,气囊总成(3)和减振器总成(4)的一端均固定在支撑臂一(2)上,另一端与整车车架连接,转向节臂(9)通过两个带孔联接螺栓(8)固定在一体化转向节(1)上,并用钢丝线穿过带孔联接螺栓(8)头部孔进行打结防松,转向节臂(9)接收来自整车转向机端的动力,带动一体化转向节(1)一起实现转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独立悬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一(2)采用整体锻造成型,设有减重孔一A、减重孔二B和减重孔三C,挖孔后的减重孔一A、减重孔二B之间的筋板壁厚不小于12mm,减重孔二B外侧的筋板壁厚不小于18mm,采用正反两面对称挖孔减重,深度20mm;所述上横臂总成一(5)、下横臂总成(6)采用了奥贝球铁铸造成型;转向节臂(9)采用整体锻造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独立悬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体化转向节(1)与支撑臂一(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炫,曾洋洋,骆新军,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德纳车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