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料板料座水煮粘贴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42404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7: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料板料座水煮粘贴生产线,包括依次设置的水煮装置、冷却装置和粘贴装置,粘贴装置包括点胶模块、料板上料模块和第一配重搬运模块,料板上料模块和第一配重搬运模块设于点胶模块的下游。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料板料座水煮粘贴生产线,自动化程度高,料板料座分离粘贴的多个过程在生产线上连续机械运行,无需配备大量专人人工操作,失误率低,分离粘贴效率高,产品合格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料板料座水煮粘贴生产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硅片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料板料座水煮粘贴生产线。
技术介绍
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能的主要方式之一,太阳能光伏发电因其清洁、安全、高效等特点,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与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硅片是光伏发电的主要原料。硅片生产时,需要将料座、料板和硅棒从下至上依次粘接,粘接后的硅棒经线切工艺切割成硅片,经脱胶工艺后硅片与料座和料板分离,硅片单独进行后续的清洗,但是料座与料板仍处于粘接状态,料座经过处理后还可以进行重复利用,需要对粘接的料板料座分离,将料座与新的料板粘接用于后续的硅棒粘接加工,此生产流程涉及多种作业流程,生产自动化程度低,极大的依赖人工,生产效率低,人工作业失误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料板料座水煮粘贴生产线。一种料板料座水煮粘贴生产线,包括依次设置的水煮装置、冷却装置和粘贴装置,所述粘贴装置包括点胶模块、料板上料模块和第一配重搬运模块,所述料板上料模块和所述第一配重搬运模块设于所述点胶模块的下游。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水煮装置包括水煮上料模块、水煮模块和第一搬运模块,所述水煮上料模块设于所述水煮模块的上游,所述第一搬运模块设于所述水煮模块的上方。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模块、第二搬运模块和热交换模块,所述第二搬运模块设于所述冷却模块的上方,所述热交换模块与所述冷却模块连接,所述热交换模块与所述冷却模块进行热交换。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粘贴装置还包括第二配重搬运模块,所述第二配重搬运模块设于所述第一配重搬运模块的下游。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粘贴装置还包括料板料仓,所述料板料仓设于所述料板上料模块的一侧。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料板料仓中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料板料仓分隔成多个分料仓,所述料板料仓的底部设有往复移动机构,所述分料仓内设有抬升机构。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冷却装置与所述粘贴装置之间设有料座干燥装置。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料座干燥装置为风刀。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料板料座水煮粘贴生产线,自动化程度高,料板料座分离粘贴的多个过程在生产线上连续机械运行,无需配备大量专人人工操作,失误率低,分离粘贴效率高,产品合格率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料座的加工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水煮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料座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水槽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水煮上料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第一搬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冷却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冷却池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热交换模块的连接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点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第五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料板上料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第一配重搬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7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料板料仓的结构示意图;图18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配重回流线的结构示意图;图19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料座干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0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旋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水煮装置,2.冷却装置,3.料座干燥装置,4.粘贴装置,5.人工刮胶工位,6.输送线,7.人工刮胶工位,8.旋转机构,11.水煮上料模块,12.水煮模块,13.第一搬运模块,111.第二支架,121.第一支架,122.水槽,123.螺母,1221.加热管,1222.料座支架,1223.液位计,1224.温控计,1225.进水口,1226.盖帽,1227.过滤网,1228.安装槽,1229.过滤网取出口,12221.连接部,12222.支撑部,131.第三支架,132.连杆,133.升降抓取装置,1311.齿条,1321.轴承座,1322.转轴,1323.齿轮,1331.气缸,1332.第一连接板,1333.抓手,13321.导套,13331.导柱,21.冷却模块,22.热交换模块,23.第二搬运模块,211.第四支架,212.冷却池,2121.料座支架,2122.液位计,2123.温控计,2124.过滤网,2125.安装槽,2126.过滤网取出口,2127.盖帽,21211.连接部,21212.支撑部,221.换热器,222.第一阀门,223.第二阀门,2211.第一分管,2212.第二分管,2213.第三分管,2214.第四分管,2215.排水管,2216.进水管,41.点胶模块,42.料板上料模块,43.第一配重搬运模块,44.第二配重搬运模块,46.第五支架,47.第六支架,48.料板,49.料板料仓,411.第一上下移动机构,412.第一左右移动机构,413.第一前后移动机构,421.第二前后移动机构,422.第一气缸,423.第三连接板,424.第一抓手,4231.第一导套,4241.第一导柱,4242.吸盘,431.第二气缸,432.第四连接板,433.第二抓手,4321.第二导套,4331.第二导柱,61.配重回流线,461.第一安装板,462.第二连接板,463.第二安装板,464.第三安装板,465.第四安装板,466.第一固定板,491.隔板,492.往复移动机构,493.抬升机构,494.光电传感器,495.气缸,4921.第七支架。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硅片的生产过程中,粘接后的硅棒经线切、脱胶工艺后,需将粘接硅棒所用的料座和料板进行水煮分离,生产中料板多为树脂板或玻璃板,分离后需对料座进行残胶清理,清理后的料座会重复利用,重新粘接新的料板、硅棒,用于后续的硅棒切割。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料板料座水煮粘贴生产线,如图2、3所示,包括依次设置的水煮装置1、冷却装置2、料座干燥装置3和粘贴装置4,水煮装置与冷却装置间设有人工刮胶工位5,各个装置工位间均设有输送线6进行输送,输送线可以采用带传动或链传动,本实施例采用现有的倍速输送线传动,倍速输送线属于现有生产线技术中常用的输送结构,为滚子输送链条,因此对于其结构不做赘述。水煮装置采1用高温水煮,使料板料座间的粘接胶失效,使料座与料板分离;人工刮胶工位5用于人工拆卸料板,对料座上的残胶进行清除;由于经过水煮,料座温度较高,采用室温自然冷却料座的方式耗费时间太长,因此清除残胶后将料座送至冷却装置2内冷却;冷却后送至料座干燥装置3进行干燥,使料座上的水干燥;后送至粘贴装置4进行料座与新的料板的粘贴。粘贴装置下游再设置一个人工刮胶工位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料板料座水煮粘贴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水煮装置、冷却装置和粘贴装置,所述粘贴装置包括点胶模块、料板上料模块和第一配重搬运模块,所述料板上料模块和所述第一配重搬运模块设于所述点胶模块的下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料板料座水煮粘贴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水煮装置、冷却装置和粘贴装置,所述粘贴装置包括点胶模块、料板上料模块和第一配重搬运模块,所述料板上料模块和所述第一配重搬运模块设于所述点胶模块的下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板料座水煮粘贴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煮装置包括水煮上料模块、水煮模块和第一搬运模块,所述水煮上料模块设于所述水煮模块的上游,所述第一搬运模块设于所述水煮模块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料板料座水煮粘贴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模块、第二搬运模块和热交换模块,所述第二搬运模块设于所述冷却模块的上方,所述热交换模块与所述冷却模块连接,所述热交换模块与所述冷却模块进行热交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超张猛毕鹏帆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环欧半导体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