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栓加工热处理余热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2378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热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螺栓加工热处理余热利用装置,包括蓄热池、淬火冷却装置和热换器,所述淬火冷却装置与所述蓄热池通过热水注入管连接,所述蓄热池与所述热换器通过热水输出管连接,所述热换器冷却后的液体经循环管返回淬火冷却装置,所述热换器热换后的热水经输送管送至需用热水的工位,工作时,淬火冷却装置排出滚烫的液体经热水注入管进入蓄热池沉淀,沉淀后的液体经热水输出管进入热换器,热换冷却后的液体经循环管返回淬火冷却装置,热换器加热后的热水经输送管送至需用热水的工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充分利用生产螺栓时淬火产生的热量为生产或生活提供所需热水,对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意义重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螺栓加工热处理余热利用装置
本技术属于热处理
,具体涉及螺栓加工热处理余热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中小热处理厂或中大型机械厂的热处理车间,由于螺栓淬火的温度多数都要在800℃左右,有的甚至高达1000℃以上,因此在淬火冷却中,水槽中的冷却液(如水)或油槽中冷却液(如油)跟螺栓进行热交换后温度很快就会上升,冷却液温度的升高会对螺栓淬火的冷却速度造成影响,从而影响到螺栓内部的组织转变和淬透深层;因此在水槽或油槽等冷却槽中都设有循环装置或者定时排出一些热水,补充一些冷水,对于油槽在达到一定温度后则要更换槽中高温的油或停止使用,这样不仅浪费能源,而且还会影响到生产进度和产品的质量,而另一方面,在整个机械加工生产过程中,很多工序,如电镀工序需要热水进行清洗,所需的热水有时高达90℃,这些热水很多都要用电加热,生产成本很高。另外在热处理车间工作的工人,因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出汗较多,多数车间都设置有洗澡间让工人干完活后能洗上一个舒适的温水澡;而洗澡间的热水器通常也是单独使用电加热;综上所述,一方面淬火冷却的热量白白地浪费,而一方面其它生产或生活所需的热水要单独用电加热;若将淬火冷却的热量转化为加热其它生产或生活所需的热水的能量,对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意义重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螺栓加工热处理余热利用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使用方便,温度稳定性高,实用性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螺栓加工热处理余热利用装置,包括蓄热池、设于蓄热池一侧的淬火冷却装置和设于蓄热池另一侧的热换器,所述淬火冷却装置与所述蓄热池通过热水注入管连接,所述蓄热池与所述热换器通过热水输出管连接,所述热换器冷却后的液体经循环管返回淬火冷却装置,所述热换器热换后的热水经输送管送至需用热水的工位。进一步,所述热换器包括热换芯、套设于热换芯上的外壳、设于热换芯左右两侧的热水槽和冷水槽,所述热水槽上设有第一入水口,冷水槽上设有第一出水口,所述热换芯内左右两端上设有第二入水口和第二出水口。进一步,所述热换芯内设有多个连通热水槽和冷水槽的分水管,所述分水管间设有水流挡板。进一步,伸入所述蓄热池中的热水注入管上装有可拆换的过滤网。进一步,所述蓄热池包括池体和盖设于池体上的池盖,所述池体由上而下分为蓄水层、活性炭层和磁铁层。进一步,所述蓄热池包括池体和盖设于池体上的池盖。进一步,所述热水注入管、热水输出管及循环管上均装有单向阀。进一步,所述循环管连接带单向阀的注水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工作时,淬火冷却装置排出滚烫的液体经热水注入管进入蓄热池沉淀,沉淀后的液体经热水输出管进入热换器,热换冷却后的液体经循环管返回淬火冷却装置,热换器加热后的热水经输送管送至需用热水的工位;本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充分利用生产螺栓时淬火产生的热量为生产或生活提供所需热水,对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意义重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热换器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蓄热池1;池体11;池盖12;蓄水层111;活性炭层112;磁铁层113;淬火冷却装置2;热换器3;热换芯31;第二入水口311;第二出水口312;分水管313;水流挡板314;外壳32;热水槽33;第一入水口331;冷水槽34;第一出水口341;热水注入管4;过滤网41;热水输出管5;循环管6;输送管7;注水管8。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螺栓加工热处理余热利用装置包括蓄热池1、设于蓄热池1一侧的淬火冷却装置2和设于蓄热池1另一侧的热换器3,所述淬火冷却装置2与所述蓄热池1通过热水注入管4连接,所述蓄热池1与所述热换器3通过热水输出管5连接,所述热换器3冷却后的液体经循环管6返回淬火冷却装置2,所述热换器3热换后的热水经输送管7送至需用热水的工位。工作时,淬火冷却装置2排出滚烫的液体经热水注入管4进入蓄热池1沉淀,沉淀后的液体经热水输出管5进入热换器3,热换冷却后的液体经循环管7返回淬火冷却装置2,热换器3加热后的热水经输送管7送至需用热水的工位;本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充分利用生产螺栓时淬火产生的热量为生产或生活所需提供热水,对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意义重大。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热换器3包括热换芯31、套设于热换芯31上的外壳32、设于热换芯31左右两侧的热水槽33和冷水槽34,所述热水槽33上设有第一入水口331,冷水槽上设有第一出水口341,所述热换芯31内左右两端设有第二入水口311和第二出水口312。本实施例中,滚烫的热液体通过热水输出管5连接第一入水口331进入热水槽33,经热换芯31从所述冷水槽34上的第一出水口341连接的循环管6返回淬火冷却装置2,所述第二入水口311进入干净冷水后经热换芯31从第二出水口312流出,经与第二出水口312连接的输送管7送至相应的工位。如图2所示,所述热换芯31内设有多个连通热水槽33和冷水槽34的分水管313,所述分水管313间设有水流挡板314;本实施例中,滚烫的热液体从热水槽33经分水管313流向冷水槽34的同时,将液体里的热量传递给分水管管壁,第二入水口311进入的冷水在管壁间流动带走管壁上的热量,经第二出水口312流出实现热量转换;所述水流挡板用于增加冷水在进入热换芯31内的流动距离,延长了冷水与分水管313的接触时间,使液体能量转换效果更好。如图1所示,伸入所述蓄热池1中的热水注入管4上装有可拆换的过滤网41;本实施例中,螺栓热处理的过程会产生大小不一的块状金属杂质产物,过滤网41可过滤掉液体中携带的大块固体杂质,防止大颗粒杂质进入蓄热池1,拆洗更换方便。如图1所示,所述蓄热池1包括池体11和盖设于池体11上的池盖12,所述池体11由上而下分为蓄水层111、活性炭层112和磁铁层113;本实施例中,池盖12可有效防止空气中的灰尘进入蓄热池1引起二次污染;滚烫的液体经过滤网41过滤掉大颗粒杂质后,小颗粒金属将由磁性层113的磁铁吸入池底,加工时空气中夹带的小灰尘杂质将由活性炭层112的活性炭吸附,防止金属水垢进入热换器3堵塞分水管313,延长了热换器3的使用寿命。如图1所示,所述热水注入管4、热水输出管5及循环管6上均装有单向阀;本实施例中,单向阀可防止水管内的液体倒流,形成液体污染。如图1所示,所述循环管6连接带单向阀的注水管8;本实施例中,长期的液体淬火冷却循环会蒸发部分液体,注水管8用于补充循环管6内的液体,单向阀可防止注水管8内水源被污染。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螺栓加工热处理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蓄热池(1)、设于蓄热池(1)一侧的淬火冷却装置(2)和设于蓄热池(1)另一侧的热换器(3),所述淬火冷却装置(2)与所述蓄热池(1)通过热水注入管(4)连接,所述蓄热池(1)与所述热换器(3)通过热水输出管(5)连接,所述热换器(3)冷却后的液体经循环管(6)返回淬火冷却装置(2),所述热换器(3)热换后的热水经输送管(7)送至需用热水的工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螺栓加工热处理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蓄热池(1)、设于蓄热池(1)一侧的淬火冷却装置(2)和设于蓄热池(1)另一侧的热换器(3),所述淬火冷却装置(2)与所述蓄热池(1)通过热水注入管(4)连接,所述蓄热池(1)与所述热换器(3)通过热水输出管(5)连接,所述热换器(3)冷却后的液体经循环管(6)返回淬火冷却装置(2),所述热换器(3)热换后的热水经输送管(7)送至需用热水的工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栓加工热处理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换器(3)包括热换芯(31)、套设于热换芯(31)上的外壳(32)、设于热换芯(31)左右两侧的热水槽(33)和冷水槽(34),所述热水槽(33)上设有第一入水口(331),冷水槽上设有第一出水口(341),所述热换芯(31)内左右两端设有第二入水口(311)和第二出水口(3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栓加工热处理余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亮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强大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