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膜张紧机构及具有该膜张紧机构的封口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2271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膜张紧机构,涉及塑料瓶封口领域,包括托架,托架上设有膜张紧杆组件,膜张紧杆组件包括接近开关、偏心轮A、偏心轮B、连杆及张紧杆,所述的偏心轮A与偏心轮B均通过转轴与托架连接且偏心轮A与偏心轮B分别位于托架的两侧,偏心轮A与接近开关接触,接触开关设在托架上,偏心轮A通过连杆与张紧杆的一端连接,张紧杆的另一端通过连杆与偏心轮B连接。该膜张紧机构及具有该膜张紧机构的封口机在使用时,可以使封口膜具有一个理想的张紧效果,提高封口机的性能,改善封口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膜张紧机构及具有该膜张紧机构的封口机
本技术涉及塑料瓶封口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膜张紧机构及具有该膜张紧机构的封口机。
技术介绍
封口机每次封口都要进行一次收膜的操作,同时封口膜具要作一次上下运动。当收膜操作完成时,膜是张紧的,但由于放膜膜卷有一定的转动惯性,膜仍有一点松动,这时膜具下压会再次拉动放膜膜卷放出一段长度的膜,其长度等于膜具下压的距离,封口完成后膜具上升回到原位,这样原本张紧的膜就会多了一段长度,不再张紧了,这样生产的后果是:影响下一次收膜的精度,可能会把膜拉断,可能会使下一次封口产生皱纹。目前采用的方法是在放膜膜卷旁安装一条压膜杆,通过杆的自身重力下垂将膜拉紧,但由于收膜和膜具下压时速度的突变,使压膜杆产生一跳一跳的现象,且放膜膜卷也被拉动,最终对膜的张紧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中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膜张紧机构,包括托架,托架上设有膜张紧杆组件,膜张紧杆组件包括接近开关、偏心轮A、偏心轮B、连杆及张紧杆,所述的偏心轮A与偏心轮B均通过转轴与托架连接且偏心轮A与偏心轮B分别位于托架的两侧,偏心轮A与接近开关接触,接近开关设在托架上,偏心轮A通过连杆与张紧杆的一端连接,张紧杆的另一端通过连杆与偏心轮B连接。所述托架上设有放膜卷轴及放膜限长机构,放膜限长机构位于膜张紧杆组件上方。所述放膜限长机构包括夹膜辊A、刹车块、刹车气缸、刹车轮、安装座、辅助导膜辊及夹膜辊B,所述安装座设在托架上,安装座上设有刹车气缸,刹车气缸的自由端与刹车块固定连接,刹车块与刹车轮接触,刹车轮的输出端与夹膜辊A固定连接,夹膜辊A通过轴承与安装座连接,夹膜辊A与夹膜辊B相互平行设置,夹膜辊B通过轴承与安装座连接,安装座上设有辅助导膜辊,辅助导膜辊位于夹膜辊B的下方。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膜张紧机构的封口机,包括固定架,固定架上设有膜张紧机构,膜张紧机构是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膜张紧机构,所述固定架上设有封口机构、收膜刹车机构及收膜卷轴,收膜刹车机构位于收膜卷轴与封口机构之间,收膜刹车机构与膜张紧机构分别位于封口机构的两侧。所述收膜刹车机构包括夹膜辊A、刹车块、刹车气缸、刹车轮、安装座、辅助导膜辊及夹膜辊B,所述安装座设在固定架上,安装座上设有刹车气缸,刹车气缸的自由端与刹车块固定连接,刹车块与刹车轮接触,刹车轮的输出端与夹膜辊A固定连接,夹膜辊A通过轴承与安装座连接,夹膜辊A与夹膜辊B相互平行设置,夹膜辊B通过轴承与安装座连接,安装座上设有辅助导膜辊,辅助导膜辊位于夹膜辊B的下方。所述的夹膜辊A与夹膜辊B之间的间距与封口膜的厚度相适配。所述收膜卷轴上套有收膜膜卷。所述固定架上设有导向轮,导向轮的数量不少于两个。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膜张紧机构及具有该膜张紧机构的封口机在使用时,可以使封口膜具有一个理想的张紧效果,提高封口机的性能,改善封口质量。封口膜的张紧是在封口膜的长度不变的情况下张紧,模具上下移动所生产的膜长变动由膜张紧杆的上下摆动来补偿,模具下压时膜张紧杆向上摆,模具上升时膜张紧杆下摆,整个过程膜的总长不变,这样封口的封口膜具有理想的张紧效果。附图说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膜张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实施例提供的膜张紧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具有膜张紧机构的封口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实施例提供的收膜刹车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本技术不仅限于以下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实施例一:参照图1及图2,一种膜张紧机构,包括托架11,托架11上设有膜张紧杆组件7,膜张紧杆组件7包括接近开关4、偏心轮A701、偏心轮B702、连杆704及张紧杆703,所述的偏心轮A701与偏心轮B702均通过转轴与托架11连接且偏心轮A701与偏心轮B702分别位于托架11的两侧,偏心轮A701与接近开关4接触,接近开关4设在托架11上,偏心轮A701通过连杆704与张紧杆703的一端连接,张紧杆703的另一端通过连杆704与偏心轮B702连接。实施例二:参照图1,一种膜张紧机构,包括托架11,托架11上设有膜张紧杆组件7,膜张紧杆组件7包括接近开关4、偏心轮A701、偏心轮B702、连杆704及张紧杆703,所述的偏心轮A701与偏心轮B702均通过转轴与托架11连接且偏心轮A701与偏心轮B702分别位于托架11的两侧,偏心轮A701与接近开关4接触,接近开关4设在托架11上,偏心轮A701通过连杆704与张紧杆703的一端连接,张紧杆703的另一端通过连杆704与偏心轮B702连接。所述托架11上设有放膜卷轴12及放膜限长机构5,放膜限长机构5位于膜张紧杆组件7上方。所述放膜限长机构5包括夹膜辊A201、刹车块202、刹车气缸203、刹车轮204、安装座205、辅助导膜辊206及夹膜辊B207,所述安装座205设在托架11上,安装座205上设有刹车气缸203,刹车气缸203的自由端与刹车块202固定连接,刹车块202与刹车轮204接触,刹车轮204的输出端与夹膜辊A201固定连接,夹膜辊A201通过轴承与安装座205连接,夹膜辊A201与夹膜辊B207相互平行设置,夹膜辊B207通过轴承与安装座205连接,安装座205上设有辅助导膜辊206,辅助导膜辊206位于夹膜辊B207的下方。膜张紧机构主要由放膜限长机构5、膜张紧杆组件7和接近开关4组成,放膜限长机构5与收膜卷轴1联动每次放出的膜长一致,放膜卷轴12与收膜卷轴1的启动停止由接近开关4检测膜张紧杆组件7上的偏心轮提供的信号控制,用膜张紧杆组件7的摆动来补偿模具下压时所需要的膜长。图1为放膜限长装置的结构图,夹膜辊A201和夹膜辊B207外包硅橡胶,膜从两辊之间穿过,封口膜8移动时带动两辊对滚,膜与夹膜辊A201和夹膜辊B207之间无相对滑动。其中夹膜辊A201的一端装有刹车轮204,当刹车气缸203推动刹车块202压紧刹车轮204时,夹膜辊A201就被限制了转动,这时的封口膜8也不能移动。如图2所示是膜张紧杆组件7的结构图,偏心轮A701与偏心轮B702通过转轴偏心安装在放膜托架11上,膜张紧杆703通过两根连杆704固定在偏心轮A701和偏心轮B702上,当膜张紧杆703摆动时带动连杆704并通过连杆704带动偏心轮A701与偏心轮B702摆动,偏心轮A701与偏心轮B702的转动半径是在变化的,即偏心轮A701与偏心轮B702的圆柱面相对于接近开关4的距离是变化的,如图2所示,由大变小或由小变大,从而接近开关4获得检测信号并用于控制刹车气缸203的动作。该装置控制可以采用PLC控制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膜张紧机构,包括托架,其特征在于:托架上设有膜张紧杆组件,膜张紧杆组件包括接近开关、偏心轮A、偏心轮B、连杆及张紧杆,所述的偏心轮A与偏心轮B均通过转轴与托架连接且偏心轮A与偏心轮B分别位于托架的两侧,偏心轮A与接近开关接触,接近开关设在托架上,偏心轮A通过连杆与张紧杆的一端连接,张紧杆的另一端通过连杆与偏心轮B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膜张紧机构,包括托架,其特征在于:托架上设有膜张紧杆组件,膜张紧杆组件包括接近开关、偏心轮A、偏心轮B、连杆及张紧杆,所述的偏心轮A与偏心轮B均通过转轴与托架连接且偏心轮A与偏心轮B分别位于托架的两侧,偏心轮A与接近开关接触,接近开关设在托架上,偏心轮A通过连杆与张紧杆的一端连接,张紧杆的另一端通过连杆与偏心轮B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张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上设有放膜卷轴及放膜限长机构,放膜限长机构位于膜张紧杆组件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膜张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膜限长机构包括夹膜辊A、刹车块、刹车气缸、刹车轮、安装座、辅助导膜辊及夹膜辊B,所述安装座设在托架上,安装座上设有刹车气缸,刹车气缸的自由端与刹车块固定连接,刹车块与刹车轮接触,刹车轮的输出端与夹膜辊A固定连接,夹膜辊A通过轴承与安装座连接,夹膜辊A与夹膜辊B相互平行设置,夹膜辊B通过轴承与安装座连接,安装座上设有辅助导膜辊,辅助导膜辊位于夹膜辊B的下方。


4.一种具有膜张紧机构的封口机,包括固定架,其特征在于:固定架上设有膜张紧机构,膜张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文宝苏光忠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大川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