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型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1965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护型无人机,包括机身、伸缩机翼、起落装置和尾翼,伸缩机翼设置于机身两侧,尾翼设置于机身尾部,起落装置设置于机身下部,机身下部还设置有第一橡胶层和安全气囊,第一橡胶层中部设置有第一中空部,安全气囊设置于第一中空部内,起落装置包括滚轮、轮叉和支撑杆,滚轮与轮叉活动连接,支撑杆设置于轮叉上部,支撑杆外部设置有套管,套管内设置有限位板,支撑杆的自由端贯穿限位板,限位板和轮叉之间通过弹簧连接,弹簧套接于支撑杆外部,套管顶部设置有电磁铁,电磁铁与无人机的控制器电连接。该无人机可有效解决现有的无人机存在的发生故障跌落后无法进行自我防护的问题以及跌落到水面后下沉,造成设备损伤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护型无人机
本技术属于无人机
,具体涉及到一种防护型无人机。
技术介绍
无人机技术近些年在民用领域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随着无人机的发展,无人机的多功能性和实用性显得尤为重要;无人机在空中可实现配备如摄像机的空中拍摄工作,在陆地上可以被当作为小型无人汽车进行一些侦察等机动性工作。侦察性无人机上一般配备摄像机、照明灯和机械臂等装置,能提供实时视频。但是,现有的无人机在空中发生故障跌落过程中,无人机上无缓冲装置,无人机落地时会产生较大的冲击,对无人机造成严重的损伤,而且如果无人机跌落到水面上,在重力作用下便会下沉到水体内,对其携带的设备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自我防护型无人机,该无人机可有效解决现有的无人机存在的发生故障跌落后无法进行自我防护的问题以及跌落到水面后下沉,造成设备损伤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护型无人机,包括机身、伸缩机翼、起落装置和尾翼,伸缩机翼设置于机身两侧,尾翼设置于机身尾部,起落装置设置于机身下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护型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1)、伸缩机翼、起落装置和尾翼(2),所述伸缩机翼设置于所述机身(1)两侧,所述尾翼(2)设置于所述机身(1)尾部,所述起落装置设置于所述机身(1)下部,所述机身(1)下部还设置有第一橡胶层(3)和安全气囊(4),所第一橡胶层(3)中部设置有第一中空部,所述安全气囊(4)设置于所述第一中空部内并与所述第一橡胶层(3)固定连接,所述起落装置包括滚轮(5)、轮叉(6)和支撑杆(7),所述滚轮(5)与所述轮叉(6)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杆(7)设置于所述轮叉(6)上部,所述支撑杆(7)外部设置有套管(8),所述套管(8)内设置有限位板(9),所述支撑杆(7)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护型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1)、伸缩机翼、起落装置和尾翼(2),所述伸缩机翼设置于所述机身(1)两侧,所述尾翼(2)设置于所述机身(1)尾部,所述起落装置设置于所述机身(1)下部,所述机身(1)下部还设置有第一橡胶层(3)和安全气囊(4),所第一橡胶层(3)中部设置有第一中空部,所述安全气囊(4)设置于所述第一中空部内并与所述第一橡胶层(3)固定连接,所述起落装置包括滚轮(5)、轮叉(6)和支撑杆(7),所述滚轮(5)与所述轮叉(6)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杆(7)设置于所述轮叉(6)上部,所述支撑杆(7)外部设置有套管(8),所述套管(8)内设置有限位板(9),所述支撑杆(7)的自由端贯穿所述限位板(9),所述限位板(9)和所述轮叉(6)之间通过弹簧(10)连接,所述弹簧(10)套接于所述支撑杆(7)外部,所述套管(8)顶部设置有电磁铁(20),所述电磁铁(20)与无人机的控制器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型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翼包括固定翼(11)和伸缩翼(12),所述固定翼(11)自由端设置有开口(13),所述伸缩翼(12)一端设置于所述固定翼(11)内部,所述固定翼(11)内部还设置有动力装置(14)和伸缩支架(15),所述动力装置(14)与所述固定翼(11)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支架(15)一端与所述动力装置(14)固定连接,另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鑫唐斌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